​巴西总统大选进入第二轮

作者:蒲实

(文 / 蒲实)

​巴西总统大选进入第二轮0( 现任总统卢拉支持的候选人罗塞夫在首轮选举中获胜,但因得票率未能超过半数无法直接当选 )

10月3日,巴西2010年总统大选举行投票。选前民调有望首轮获胜的执政党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获得约46.9%的选票,未能过半数。根据巴西宪法,她将与获得32.6%选票、得票第二的社会民主党候选人若泽·塞拉进入第二轮对决。

“3个月前,还没有人知道迪尔玛·罗塞夫是谁,现任总统卢拉的支持使得她在一瞬间成为许多巴西人心中毫无悬念的下一任总统。”巴西圣保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贾尼纳·欧努吉(Janina Onuki)教授告诉本刊记者。6月,当卢拉的劳工党正式宣布罗塞夫为总统候选人时,对于巴西民众来说还很面生的她才从幕后走到前台,而站在她身后的“拉拉队长”就是人气超高、执掌巴西8年的“巴西最伟大的总统”卢拉。罗塞夫宣言:“在这位伟大的男人之后,巴西将由一位女人来治理,这个女人将延续卢拉的巴西。”巴西政治咨询协会主席卡洛斯·曼哈内里(Carlos Manhanelli)曾在首轮大选前评论道:“劳工党让大选成为‘如果你喜欢卢拉,那就支持罗塞夫’的投票,她现在就可以让裁缝去准备总统就职仪式的礼服了。”

作为经济学家的罗塞夫2003年出任卢拉政府的能源部长,不久后被任命为总统府办公厅主任,参与卢拉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被卢拉称为“巴西经济加速增长计划之母”。她被称为“铁娘子”,其强硬的作风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装反抗巴西军事独裁的岁月,作为游击队员的罗塞夫曾因此入狱3年,其间饱受折磨。与有多年执政经验的竞争对手、圣保罗州州长塞拉相比,她2001年才加入卢拉的劳工党,也从未参加过竞选。她不善言辞,也不具备卢拉那样的明星气质和个人魅力,却在巴西政界迅速攀升。人们希望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和对低收入家庭援助扩大的现状,而罗塞夫无疑代表着卢拉传统和成功政策的延续。

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巴西问题专家奥里弗·施敦克尔(Oliver Stuenkel)对本刊记者说:“至9月中旬,罗塞夫的支持率一直领先于塞拉,且优势不断拉大,大部分分析都预测罗塞夫会在第一轮胜出。但随后媒体曝出罗塞夫的竞选助手埃雷妮丝·格拉(Erenice Guerra)的政治丑闻,罗塞夫的支持率停止了攀升。格拉女士当时接任了总统府办公厅主任,她的家人被指控从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未公开招标的公共工程合同中受贿。”丑闻成为对手塞拉竞选宣传的主打内容,宣传片播放格拉和罗塞夫在一起的画面,以强调两人长时间的工作关系。圣保罗大学经济史教授米里安姆·多尔尼科夫(Miriam Dolhnikoff)亦向本刊表示:“劳工党领袖认为,罗塞夫未能首轮胜出,是因为有报道称,她支持放开严厉的堕胎禁令计划(罗塞夫对此否认),导致一部分福音基督教选民转向虔诚的绿党基督教候选人玛丽娜·席瓦尔。但我认为,席尔瓦分流的这部分选民,并非出于宗教原因而改变立场,而是反对政府腐败。”

“若泽·塞拉是一位很有能力的行政管理人员。”施敦克尔说,“在任巴西卫生部部长期间,他所采取的应对艾滋病政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范本。他的支持者来源于他的巴西人口最多的圣保罗州,还包括高收入人群和很多对罗塞夫增强国家在巴西经济中角色的计划持批判立场的商人。塞拉最大的问题是,他是一位技术官僚,缺乏鼓动人心和动员民众的个人魅力。如果他获胜,他也会延续卢拉的大部分政策,但很可能会减少政府开支的规模。”多尔尼科夫则认为:“如果塞拉当选,我不认为他会改变卢拉的政策:卢拉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延续了他的前任、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总统的政策,而这位为巴西经济成功奠基的卡多佐总统就来自于塞拉所属的社会民主党。”

在10月30日大选前的这些天里,首轮投票中排名第三的绿党候选人玛丽娜将做出何种决定,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谜底。施敦克尔说:“她拥有19%的支持者,这部分人支持塞拉还是罗塞夫无疑至关重要。目前看来,她有可能保持反对党地位,以便在2014年大选中有机会胜出。”欧努吉则认为:“选后第一次民调显示,罗塞夫的支持率为48%,塞拉为41%,后者有明显上升。玛丽娜的支持者多为大学和知识分子阶层,这部分选票可能会转投塞拉。”另一影响决胜局的关键因素是,“是否会有新的腐败丑闻在这一关键时期浮出水面,一旦有,社民党将发起攻势”。多尔尼科夫说。■ 总统大选第二轮进入巴西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卢拉总统竞选巴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