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看F1夜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黄燕)
( 正赛前的法拉利车队车手阿隆索 )
61圈23个弯道
作为全世界最烧钱的运动,F1的吸引力何在?资深车迷对这个问题当然不屑一顾,不过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观众来说,以新加坡站作为F1入门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的赛道只有5.07公里,跑完全程要61圈,却有23个弯道设计,压制车速的同时对赛车和车手的驾驶技术要求极高,大大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同时赛道本身也是一道风景,超过70%的路段由城市公路封闭而来,从滨海湾花园出发,一路经过滨海艺术中心,浮动舞台,安德逊大桥,新加坡最高法院和政府大厦,最后回到摩天轮所在的终点。1600盏无影灯以4倍于体育场的亮度让整条赛道灯火辉煌,所有新加坡地标建筑尽收眼底。对于习惯了白天比赛的F1车手来说,夜间视野和城市风光让新加坡站变得与众不同,难怪迈凯伦车队老板丹尼斯说:“夜间街区赛为F1锦上添花。”自从2008年新加坡首次举办夜间赛之后,迄今为止新加坡站仍是全球唯一的夜战F1。几天前F1掌门人伯尼·埃克尔斯通又放话说,希望新加坡继续举办比赛20年,这意味着在5年合约期满后,新加坡夜赛将成为F1的常年赛事。
抵达新加坡后才发现,车迷们讨论最多的不是赛道和灯光,而是新加坡的雨水。地处热带的新加坡9月里几乎每天都要下雨,虽然通常是雷阵雨,但也有持续三四个小时的中雨,比起赛道积水,更让人担心的是雨水对灯光的反射,毕竟F1还从未有过雨中夜赛的经历。从9月24日练习开始,25日排位赛和26日的正赛,一连3天预报都有雨,主办方甚至做好了因下雨停赛的准备。不过好在天公作美,雨水总是在下午不期而至,又在傍晚之前戛然而止,26日更是罕见的整天晴空高照,似乎预示着晚上的比赛一帆风顺。事实上比赛结果也的确没有悬念,排位赛抢下杆位的阿隆索众望所归地夺冠,给法拉利带来了期待已久的分站冠军,擅长街道赛的红牛车队的维特尔和韦伯分列第二、第三,排位赛名列第九的车王舒马赫则因为与同胞海德菲尔德碰撞只得到第13名,法拉利的另一名车手马萨延续了他在新加坡的坏运气,排位赛车子故障退出,正赛垫底出场的他最后以第10名完赛。
街道赛的魅力
新加坡紧凑的街道赛或许没有其他F1分站飞机跑道一般的壮观,却给观者带来了不少刺激。新加坡赛道的圈速纪录是2008年莱科宁创下的1分45秒599,据此测算赛车平均时速只有180公里,在通常时速260公里的F1比赛中勉强算得上中上水平。这正是街道赛的特点,由城市道路封闭而来的赛道通常狭窄而弯道较多,很少有长直道,赛车速度受压制的同时,对驾驶技术的要求大大提高,对车子轮胎抓地力、赛车悬挂和刹车系统都是极大的考验。观赏性提升的同时,交通便利也吸引了更多车迷,从我住的酒店到赛场搭出租车只要15分钟,26日观众爆棚的正赛结束后等候出租车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但我也只用了40分钟就回到了酒店。除了新加坡,F1已经有墨尔本、蒙特卡罗、蒙特利尔和瓦伦西亚四站街道赛,2010年新加入的韩国大奖赛还会是街道赛。按照F1赛道设计师赫尔曼·提克(Hermann Tilke)的说法,F1应当举办更多的街道赛来吸引车迷,而不是在远离市区的地方修建艺术化的赛道,他评论说:“比赛应当在城市中才能接近车迷,显然在这里你不可能修建永久性的赛道,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道路。”
( 即将参赛的迈凯轮车队车手汉密尔顿 )
也有新加坡人抱怨在城市道路举办F1给交通带来了不便,新加坡从9月23日就开始将赛道路段封闭,出入赛区只能绕行其他道路,不过今年的封路时间已经比上一届少了1天,9月28日早晨5点道路就会重新开放。虽然私家车没有通行证无法驶入比赛区域,出租车却可以自由出入,另外地铁为F1增设了3个靠近赛场入口的新站,在增加了370个班次的同时服务时间也延长到了凌晨1点。按照新加坡旅游局2009年的统计,9月一向是新加坡旅游淡季,因为F1同比增长了30%的客流,但在交通方面很少有游客投诉感觉到不便。街道赛还造福了不少酒店,最受欢迎的要算55层高的滨海湾金沙酒店,以4位数的房价高层房间都是一房难求,顶层200米高的空中花园拥有全球最大的高空泳池,在这里居高临下看F1差不多能看到半条赛道。另一个充满趣味的观赛点是靠近终点处的摩天轮,每个车厢相当于一个VIP包厢,里面还贴心地准备好了酒水点心。和其他远离市区的赛道相比,街道赛沿路能看到更多城市景观,对于夜间比赛的新加坡来说风景尤其动人,尽管车手们在驾驶时速近200公里的车子时大概无心欣赏,但对于观众来说,能够在现场或是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流光溢彩的赛道总是赏心悦目。
赛车嘉年华
( 从新加坡瑞士斯坦福德酒店俯拍第三赛段 )
F1并不是一场要你坐着看的比赛,我所在的座位靠近高等法院,面对的就是一条狭窄的直道,这意味着超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只看到一辆接一辆赛车咆哮而过,甚至连拍照也成了奢望,因为普通相机根本无法捕捉到如此高速。于是大部分观众都会在中途溜出座位区,在走动区寻找最靠近弯道的地方,运气好的话还会找到一个地势较高的位置近距离欣赏赛车过弯,更幸运的人还能看到弯道超车或是碰撞。实际上新加坡站比赛从一开始就状况不断,第三圈时印度力量车队的赛车就发生了故障,随后日本车手小林可梦伟和HRT车队的小塞纳撞在一起双双退赛。排位赛排名第三的汉密尔顿与今年的夺冠大热门红牛车队的韦伯在超车时发生碰撞,结果2008年冠军汉密尔顿退赛,现场观众惊讶地看到他为此怒摔方向盘。然后几乎在相同的位置舒马赫与重返F1的德国同胞海德菲尔德发生碰撞,导致后者退赛,舒马赫的车前翼也被撞坏,他的赛车一路火花地驶过赛道,最后不得不开进维修站。到比赛结束时,全场24辆赛车只剩下16辆,而且后3名都被套圈,这就是街道赛。
其实在现场看F1许多时候也还是在看大屏幕,毕竟赛道太长,观众不可能一一走遍,更重要的是感受现场沸腾的气氛,出发时24辆F1赛车一起冲过你面前,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我身边不少人连耳塞都不戴,就那样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振臂高呼,最后5圈雷诺车队的库比卡连超5辆车,全场观众都在为他鼓掌。不过到了赛场才知道,法拉利的车迷确实最多,我看到有人穿银白色奔驰队服,也有穿蓝色红牛装的,但是他们加起来都没有身穿鲜红比赛服、戴红色奔马LOGO帽的观众多。25日排位赛法拉利的马萨运气依旧不好,2009年在新加坡他带着输油管就开出了维修区,这次又是因为赛车故障不得不退出比赛,引得不少红帽子扼腕叹息,好在26日阿隆索拿到了冠军,让红色阵营着实狂欢了一把。也有舒马赫的“粉丝”为车王首次夜战的遗憾而叹息,不过更多年轻人是韦伯和阿隆索的拥趸,有同行者甚至开玩笑说,冰人莱科宁这次没来新加坡,以至于观战的美女数量大幅下降。
在F1赛场只能看赛车吗?练习赛和排位赛之间有两小时的间隔,正赛开始之前也有暖胎时间,为了不让观众枯坐,新加坡方面出资500万新元配合赛事举行娱乐活动,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9月26日当晚正赛结束后有天后玛利亚·凯莉献唱,之前两天还有美国偶像人气歌手亚当·兰伯特、饶舌歌手米西·艾略特、摇滚组合London Fog等等轮番上台,所有演出都设在赛道边、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坪上,从座位区只要走几步就能看到。25日晚上我在练习赛之后看到了意大利艺术团体Studio Festi的高空杂技,将钢琴、帆船、大气球等道具吊在半空中,配合演员的表演和意大利歌剧,在月色下如梦似幻,与旁边紧张到喘不过气的F1赛道好像两个世界舞台。场下就是餐饮区和各大车队的周边店,一件最普通的短袖T恤价格折合人民币500元左右,生意却是好到要排队。除了耳塞之外,新加坡看F1的必备品是扇子,再加上一杯冰啤酒,听起来非常夏天、非常休闲,实际也的确如此,到处都布置了彩灯,设了座椅供观众歇脚,感觉像是一场赛车嘉年华。而且这场嘉年华的门槛并不高,虽然最贵的靠近弯道的座位票要1400多新元(约合人民币7100元),但F1最便宜的走动区门票才几十块,买3天的联票就更便宜,许多人都买联票进场体验F1,也算是很好的入门机会。
F1的亚洲面孔
F1为什么选择新加坡尝试夜战?种种天时地利之外,F1其实看重的是亚洲惊人的消费力。金融危机之后,作为世界上最烧钱的运动,F1一度遭遇众叛亲离,本田、丰田、宝马索伯相继宣布退出F1。但F1从不缺少新丁,除了重返F1的宝马索伯-法拉利,2010年又多了3支新车队加入。虽然亚洲车队和车手在F1还非常罕见,但亚洲对F1的消费能力却令人惊讶,新加坡的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南亚富豪,今年新开幕的五星级酒店滨海湾金沙,200米高的高空泳池已经成了他们的最爱。另一方面,亚洲人对豪车的消费力也让人吃惊,在9月25日排位赛开始前,主办方特别安排了一批法拉利在赛道上驰骋,其中包括一些少见的经典老款,据说这些超级跑车的驾驶者中有些其实是法拉利车主。在中国,富有的年轻人甚至组成了超级跑车俱乐部,以开着兰博基尼、法拉利驶过长安街为一大乐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赞助商的撤出、观众数量的减少以及广告量的下降都使F1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亚洲地区惊人的经济高增长使得F1越来越转向亚洲市场。按照新加坡旅游局透露的信息,举办F1每年花费1.5亿新元,约合1.13亿美元,如今肯花这个价钱来办F1的国家其实不算多,而新加入国大部分在亚洲。新加坡大奖赛在2008年首次举办后,阿布扎比大奖赛在2009年诞生,2010年10月韩国将首次举办F1大奖赛,F1已经宣布印度大奖赛将在2011年被加入赛程中。3年前F1只有4站比赛在亚洲举行,如今F1的19站比赛中7站设在亚洲,F1管理层对亚洲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在法国站、美国站相继退出之后,亚洲是F1重镇。韩国举办F1背后是LG的鼎力赞助,中国车市更是F1看重的巨大市场。F1总裁伯尼·埃克尔斯通在新加坡站比赛前对外表示:“我从不否认我对亚洲的喜爱,在这里,车迷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也试图加入到F1大奖赛中,我相信亚洲已经成为F1全球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F1舒马赫f1f1赛道夜战新加坡赛车赛事阿隆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