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小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玉华)

导游小虎0

我对我们赴韩国旅游团的导游小伙子说:“小虎,你的中文水平可以当同声传译。”他说:“有时是去做。”团里有人问,小虎知道汶川大地震吗?他正色道:“怎么会不知道?我学了中文,用它吃饭,中国人是我的衣食父母,你们的任何事也是我的事。我捐了一万元人民币呢。”

大巴在路上行驶时,小虎常给我们放影碟,这方面他很有南北情结,第一天就连放两个血泪横飞的电影,看得大家满脸严肃。参观“三八线”的路上他说,他认为每年的南北找亲人活动还不如不搞,找到的微乎其微,绝大多数人茫茫然空垂泪,不是找不到就是斯人已成一抔黄土,其状惨不忍睹。

小虎说起首尔的美很自豪:“这是全世界唯一有一条大江的首都。”我看着汉江璀璨的夜景心想:其实这里最美的是像青岛一样的空气,又湿润又新鲜,令住在北京的我羡慕。我看着首尔满街的小汽车问小虎:“我看见的差不多都是‘现代’和‘起亚’,不开别的车?”小虎似乎有点所答非所问说:“我们不开日本车。”我问的时候其实前面有句话没说,他答的时候其实后面有一句话也没说。

小虎说:“你们如果迷了路,向街上任何一个人借手机给我打电话,他百分之百会借给你。”我没迷过路,没机会试,不过这保证真的很迷人。团里的一位女士问小虎:“你们那么富足,为什么生活得那么抠缩呢?”她意指他们简单的膳食、节俭的习惯、看不见人炫富等等。小虎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才说:“钱不是一切,我们有过把钱看得过重的时候,现在不这么看了,有很多东西比钱重要。”

在韩国的故宫景福宫,小虎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大家却听得松松懈懈、神不在此。他叹了口气说:“大家好像不太爱听。”团里的一位先生说:“因为我们有故宫。”还有一些话没好说。永远笑眯眯的小虎仍然笑着,但笑容里有别的东西:“是吗?那你能说出你们的故宫有多少殿多少宫,都叫什么名字和做什么用吗?我能。”同胞噎住了,我想掩面而去。

参观青瓦台的时候小虎说:“看,这儿的风水多好,左青龙、右白虎,后朱雀、前明镜。”我们听着非常耳热。在民俗博物馆,游客最感兴趣的是“韩国人的一生”主题展,小虎指着出生、婚礼、拜寿、葬礼等等场景的泥塑说:“这些礼仪从几百年前到今天,基本一直没变。说到底,我们从中国学来了儒家文化,一直到今天坚守不变。”

我问小虎:“你这么好的中文就是在北京二外那几年学的?”小虎孩子气地笑了:“哪里,是跟一帮中国哥哥混出来的,他们那时候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天天带着我玩。现在他们可都不得了啦,在‘国交’、‘中芭’什么的。还有李心草哥哥,你知道他吗?”我说当然。他说:“过一阵他要带‘国交’来韩国演出呢,我很盼着见他。”■ 导游

上一篇: 以梦为驴
下一篇: 声音(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