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合院的和睦成传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北京 李成义)
今年4月,我搬到东城区报房胡同的一家四合院,里面住着七八户北京人家。之前,我也租住过四合院,但院里多是外地人,这次租到纯北京人的四合院,就是想感受一下北京人的友善——之前读一些文学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四合院里人和人之间总是和睦相处。
第一天晚上,我下班刚把自行车放到院里的一个空当处,一位老大爷立马就从屋里撵出来,说是把车放到他的屋檐下了。他操着大嗓门呵斥:“没地方放,就放到床上去,要不就扔到大街上去!”没办法,我就把自行车推到门外的胡同里。北京大爷的下马威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或许我是外地人,突然闯入北京人的圈子,北京大爷看不惯我的做派这才单对我挑鼻子瞪眼?后来发现不是的,院子里的许多北京人之间也是相互不来往。我在小屋透过玻璃门观察,几乎所有人家都不相互串门,关系好的就站在院里聊上几句,不好的相互连个招呼都不打。前几天正热的时候,院里一个北京女住户从外面回来没带钥匙,她没有跑到哪家坐着凉快会儿,而是直愣愣地站在太阳底下等家人拿钥匙来。
我一直是没电视可看,原以为到了北京人的四合院,世界杯期间可以在哪家蹭着看会儿球,可看看四合院里的这种人际关系,不要说上人家看球赛,就是碰上他们都没有搭讪说话的勇气。世界杯期间,我只好走出四合院到大街上的小卖部跟前看会儿电视。前几天放暑假,侄女从甘肃秦安老家来北京玩几天,我特意叮嘱她:这里是北京四合院,不像咱农村老家,千万不要上别人家串门。侄女也读过一些有关四合院的文学作品,她对我的叮嘱是莫名地惊诧和失望。
这几年北京的城市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其标志就是四合院的减少和楼房的增多。大家都知道,楼房因为钢筋水泥的阻隔,人和人之间被封闭着,充满了孤独感,而四合院的减少就意味着更多的北京人走进了楼宇的“牢房”。但又有谁知道,在四合院向楼宇的迁徙中,仅剩不多的四合院也一点点地呈现人际关系“楼宇化”——户与户之间从和睦融洽日渐走向陌生疏离了。 四合院传说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