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学院里的钻石秀
作者:何潇(文 / 何潇)
( 南非设计师Stephani Botha设计的肩饰,由18K白金镶嵌1054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钻石总重达32.29克拉 )
夜色浓密起来的时候,钻石秀就开始了。静谧的美术馆里响起音乐,模特从白色的楼梯上走下,在场中缓缓穿行。观看者很快从她们佩戴的首饰中辨认出了地区特色。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一条钻石镶嵌的黑白项链,呈现出斑马纹的图案;一个名为“夏花”的戒指,设计成大草原上花朵的模样;还有一个黄金打造的手镯,切割成世界地图的形状,位于中心位置的正是非洲。这场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钻石秀,展示的是2010年“Shining Light”钻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这些作品悉数出自非洲设计师之手。
举办这场钻石秀的是ForevermarkTM永恒印记公司。人们更熟悉的,或许是其隶属的戴比尔斯集团(De Beers)。戴比尔斯集团是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钻石矿业公司,成立于1888年。通过对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和加拿大等多处钻矿,其出产和销售的钻坯总量已占全球钻石总供给的35%〜40%。除了采矿,戴比尔斯集团另有两个商业部门,一个负责珠宝,是与LVMH 集团合资的珠宝公司;另一个负责品牌钻石,即ForevermarkTM永恒印记。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带品牌印记”的钻石品牌,宣称“是在打磨过的钻石中再选择的钻石,只有1%的钻石可以符合其要求”。
“钻石与其他奢侈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自然送给我们的东西。它很像石油,都是天然产物。但找一个钻石矿,比找一个油井要困难得多。我们找一个矿,平均探索年限是10年。钻石矿不是说有就能有,所以需要仔细地利用,起码有40年的生命线是我们需要纳入考量的。我们把管理矿当作一个长期过程。这是长期投资,而且是没有保证的投资,成为领头者就要有这样的勇气和眼光,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行淑对本刊说。
到今年,“Shining Light”钻饰设计大赛已举办了9届,算来已有14年的历史了。1996年,“Shining Light”钻饰设计大赛在南非创立,目的是推动非洲钻石首饰设计能力和挖掘当地年轻设计人才,培育设计新兴力量,以推动整个钻石产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机会,我们也能帮助非洲的一些国家制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本次大赛中的获奖者,会得到公司的职业支持。”刘行淑告诉本刊,此次“Shining Light”钻饰设计大赛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第一次有品牌提供的比赛。展出的作品一共有30件,其中50%的作品使用的是ForevermarkTM永恒印记钻石。中国首展结束后,这30件获奖作品将前往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开始全球巡展之旅。
人们所关注的,不只是展品本身。一些人对这场钻石秀的地点选在美术学院美术馆感到出乎意料,他们很难将“学院”与“时尚”联系起来。尽管从外观设备上看,这个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中国最现代化的美术展览馆”符合时尚秀的硬件要求——一些参观者路过其空间辽阔的廊厅时,有时还会来这么一句:这里真合适来一场时装秀!但当美术馆上空灯光闪烁,秀场音乐真切响起来的时候,依然有人觉得学院与秀场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组合。实际上,这样的“难以置信”已组合了不止一次。就在几个月前的春天,另一个珠宝品牌,施华洛世奇举行了一场以钻石为主题的“小黑裙展”,选择地点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纳米比亚设计师Richard Lee Shoombe设计的吊坠“圆球”,由18K白金3球形吊坠镶嵌1361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钻石总重达38.64克拉 )
学院与时尚展——这样的组合果真如此特别吗?要反驳这个疑问,仅举出纽约时装设计学院F.I.T博物馆一个例子就已足够了。真正特别的地方或许在于,此次学院美术馆的前面有一个表位置的隐藏定语:中国。在不少人眼里,在一个中国美术学院里举行一场国际珠宝品牌的全球首展,就像在北京小剧场里举办一场时装秀一样新奇。可在奢侈品经营者看来,它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件,只是一个背景置换的问题——当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奢侈品市场将成为下一个日本或美国时,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时尚秀,与在纽约的F.I.T博物馆举行时尚秀,不过是同一场秀在平行空间里的一次挪移。
“我们在中国看到的一些趋势很像以前的美国。我们有一个项目,希望能让每10个女孩中有8个可以拥有一个钻戒。在美国,我们花了50年来做这件事;在日本,我们花了30年;在中国,我们只花了十几年。由此可见中国的潜力是多么大。”刘行淑告诉本刊,“基本上,我们很符合中国人的消费观。中国人要的是价值,不是数量,要的是东西买得值。钻石不是一个短期的东西,它是可以传到下一代的,它的永恒性和传承性都很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 博茨瓦纳设计师David Ditlhako设计的18K黄金盾形颈饰、吊坠,镶嵌了718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及6颗ForevermarkTM美钻,钻石总重达11.8克拉 )
时机是造成他们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过美国与日本的最大原因之一。“过去的媒介没有现在发达。社会环境、人的心态也不一样。”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可见性收入也在增长,人们可以接受花一笔钱,实践这样一个带些浪漫色彩的投资性消费。“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人们也会购买钻石——一方面为了消费,一方面为了投资。像现在这样的经济状况,钻石依然卖得很好,而且多数是高质的大钻。我们在十几年前开始做,现在终于可以看到一些成果了。”刘行淑说。
戴比尔斯集团进入中国是在1993年。当时中国消费者对于钻石的认识十分缺乏。“一开始,钻石和水晶可以在同一个柜台买。我们进入中国之前,大中华地区的黄金销售非常旺盛。进入中国后,我们开始推广钻石文化,教育消费者什么是钻石,如何欣赏钻石。”刘行淑介绍,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新娘会选择钻戒。另一个趋势是,消费者对质量和大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在改变。刘行淑说:“不光是年轻人,这十几年的过程中,长辈也受到影响。中国人在结婚的时候会有几个基本配备,我们的调查表明,头三位物件中头一位是房子,第二是钻戒或汽车,而传统的黄金却不一定总能排在头三位。”
( 戒指“Yo-Yo”
南非设计师阿吉里斯·帕帕吉奥格斯(Argyris Papageorgiou)设计的这枚“悠悠球”戒指或许是所有展品中最具玩乐功能的一件。戒指由18K白金与树脂材质制作,并带有荧光灯装置。将Yo-Yo戒指抛入空中,隐藏着的荧光灯立刻折射成千万缕光束,令戒指绽放出光彩。这或许也是史上最昂贵的悠悠球,其上镶嵌了527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黑钻及白钻,总重达12.26克拉。 )
这场学院美术馆里的全球首展透露了展示以外的信息。“去年,我们在中国市场有非常大的扩展,我们预计到2016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国。中国现在的市场非常活跃,它的发展在陡增,但国际市场不是这样,美国、欧洲都有各自的问题。现在强势的只有几个东西:人民币是可靠的;钻石的增长也是很稳定的,这与石油不一样,石油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在里面,而钻石波动不是很大。它每年很稳定地涨,不会大涨大跌。钻石这个行业,以政府的眼光看,跟银行几乎是一样的,钻石就是现金。”刘行淑对本刊说。■
( 手镯“非洲”
在这个由18K黄金打造的世界地图上,非洲位于世界的中心。这个世界是彼此相连的,连接它们的是数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纳米比亚设计师Gunhild Voigts希望通过这个设计来表达其对“统一”的理解:“国家的统一,滋养了国土的生命律动;而一旦分裂,唯有动荡虚无在哀号。” )
( 项链“棘刺”
“当我尝到尘土,脚底下草原裂动,感谢一场甘霖为我的母土非洲,带来生命。”博茨瓦纳设计师Ditshupo Mogapi如是阐释其设计灵感。项链由18K白金及黄金打造,镶嵌了344颗ForevermarkTM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总重达16.6克拉。“棘刺”宛在目前,整体线条优美。 )
( 项链“棘刺”
“当我尝到尘土,脚底下草原裂动,感谢一场甘霖为我的母土非洲,带来生命。”博茨瓦纳设计师Ditshupo Mogapi如是阐释其设计灵感。项链由18K白金及黄金打造,镶嵌了344颗ForevermarkTM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总重达16.6克拉。“棘刺”宛在目前,整体线条优美。 )
( 项链“斑马”
这大约是展品中最象形的设计之一了。除了胸前一片黑白分明的斑马纹图案,颈后部分亦设计成斑马尾巴的形状。项链由18K白金打造,镶嵌2848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总重达73.17克拉。设计出自博茨瓦纳设计师戴维(David Moatisi)之手,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条身价不菲的“斑马”来表达其对祖国的爱,以及荣辱与共的决心。 )
( 项链“斑马”
这大约是展品中最象形的设计之一了。除了胸前一片黑白分明的斑马纹图案,颈后部分亦设计成斑马尾巴的形状。项链由18K白金打造,镶嵌2848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总重达73.17克拉。设计出自博茨瓦纳设计师戴维(David Moatisi)之手,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条身价不菲的“斑马”来表达其对祖国的爱,以及荣辱与共的决心。 )
( 项链“方圆”
这条打成结的项链让人联想到传统的中国结,实际上,它背后的珠宝商也是一个中国品牌:周大福。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结:项链由18K白金制作,镶嵌3918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总重达85.45克拉。其设计者是来自南非的设计师Hunadi Tlomatsana,设计师希望以此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珍贵。 )
( 项链“方圆”
这条打成结的项链让人联想到传统的中国结,实际上,它背后的珠宝商也是一个中国品牌:周大福。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结:项链由18K白金制作,镶嵌3918颗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总重达85.45克拉。其设计者是来自南非的设计师Hunadi Tlomatsana,设计师希望以此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珍贵。 ) 首饰美术学院设计公司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