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跟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武汉 王艳春)
有网友曝出武汉一线交警为等领导前来视察,被要求提前在烈日下暴晒半小时,排着队让领导擦汗,以“秀”领导如何爱护民警。官方极力否认有暴晒半小时事,但一次小小的“擦汗”之举竟然要让几乎所有当地媒体都去报道,依然让人不解。不少官员习惯了将媒体当做自己“嘉德懿行”的放大器,于是,本为社会公器的媒体沦为其表演的舞台。笔者暑期在一家媒体实习时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该市某区由于连降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数万人房屋被毁,直接经济损失有8亿多元。该市红十字一位会长准备亲自送一些物资到灾民手中,于是通知了该市不下4家媒体的记者前往跟踪报道。到后我们才得知,此次运送的矿泉水、棉被之类的物资价值不过3万多元,对于缓解灾民生活只是杯水车薪。而且救灾捐物本就是红十字会的应尽之责,捐这么点物资实在算不上什么壮举,顶多算是日常工作而已。那天,气温异常高,那位会长来到一个灾民安置点将一些物资送到一位七旬老人手中时,我们一帮记者就在周遭准备捕捉灾民感激流涕、领导亲民恤民的细节。年迈的老人一个劲儿说着“感激政府”,我们却嗅不出多少感人的东西。但回去后,还是要搜肠刮肚地把会长如何将物资躬身送到老农手中的细节渲染得引人泪崩才好。好在,连笔者实习老师都觉得红十字会此次捐3万多元十分寒碜,索性就没让这个稿子“见光”。老师的正直让那位会长失去了一次作秀的机会,但其他媒体还是刊发了。
当下,多少官员习惯了将媒体公器私用,小而言之,这是一种功利而畸形的政绩观,官员随手捡起果皮纸屑亦恨不得“新闻联播”都报道;大而言之,这是在滥用行政职权,当下,稍有权力的官员都能轻易调动媒体让其成为自家“发声筒”,完全无视媒体独立、自主的权利。“擦汗门”,一次精心策划的正面报道出了岔子罢了,完全是个小概率事件,只要公权力逼仄下的媒体弱势不能改变,领导们依然会带着一大帮记者、摄像机四处为人“擦汗”或“与灾民握手”。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