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女诗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大仙)

红楼女诗青0

很久以前,有个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掀起了一股时髦热潮。眼下,街上流行红楼梦,人们对红楼的追逐有点儿像喝“红茶菌”的时代,会不会就此把《红楼梦》弄得烂大街了?现在好像有点儿“全民红楼”的趋势。

《红楼梦》里的那些女诗青们,她们的作品若拿到现在论,没几个当代女子可以写过她们,她们要想竞争“茅盾奖”和“鲁迅奖”,那中国目前的女诗人只能望风披靡。虽然红楼女子的诗歌是由曹雪芹当枪手代笔,但那个时代的诗歌闺秀们,真要想自己写,没准儿还比曹雪芹代笔的出色,只是没有流传下来罢了。

《红楼梦》里诗写得最烂的当然是王熙凤,在第四十九到五十回大观园众姐妹即景联句的《咏雪》中,吟出相当劣质的一句:一夜北风紧。不过,这也蛮符合凤姐风格的,她的强项不在文学才华上,而在心机权术上。

《红楼梦》里的女文青中,我最喜欢史湘云,她虽然年轻守寡,家道衰落,但极少怨,较靠谱,不拧巴,更不愤。在十二钗正册判词中,将史湘云形容得绝对到位: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这便是古典版的流行歌曲《如果云知道》,被史湘云“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贵族气质一马荡平。

史湘云给自己起了一个ID叫“枕霞旧友”,颇有脱落风尘,清逸思古的范儿。史姑娘还有一个QQ群,叫“东风霞疵”,还开了一个以诗词歌赋为主的博客,叫“云霞海曙”,再后来,微博火了,史姑娘索性改写微博了,用户名就叫“楚云飞”,号称“神州第一气质女”。在《对菊》一诗中,史诗青以菊托人,翩然大气: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在《供菊》之诗中,史诗青拄杖田园,再添妙笔: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此句既出,唯有潇湘妃子林黛玉“笔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堪与匹敌。

不过,林黛玉怨气如虹直逼李清照,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寒苦时辰,她只咽下两口稀粥,便拧巴在床上,拟《春江花月夜》之格,成《秋窗风雨夕》之章,那“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的凝眉唏嘘,已僵冷了一具魂魄⋯⋯

林诗青的雷霆之怨来自于她著名的《桃花辞》,一位古代怨妇的刻骨惆怅依然能响亮地穿越时空,与我们时代的脉络相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我19岁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还天真地以为,一年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吗?看来林黛玉不是天天都被“严相逼”,还有五天好日子可过。1987年,我去南京鸡鸣寺游览,问那些尼姑,林黛玉可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你们是这样吗?尼姑说,我们哪有这境界呀?2000年再去鸡鸣寺时,尼姑们已开始用手机了,晕!■ 红楼女诗青

上一篇: 去往平静之地
下一篇: 声音(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