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59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7月以来,重组如火如荼,50只A股相继发布重组相关公告,涉及市值4500亿元,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2%。截至7月27日,50只重组股票中,7月以来有22只股票的涨幅超过15%,明显超越同期上涨7.38%的上证指数。
重组消息一出,股价狂飙。7月27日航天长峰、华联综超和三普药业均揭开了重组的面纱,三只股票无一例外地以涨停报收。重组股中不乏明星股,成飞集成自7月6日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后股价便一飞冲天,19个交易日中出现5次涨停,7月以来的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80.59%。7月22日披露了重组信息的鼎盛天工连续3个交易日封于涨停,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40.34%。中卫国脉的走势则颇具戏剧性,审核未获证监会批准也没有打消中卫国脉重组的决心,公司连发公告,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五度涨停后,中卫国脉7月以来的累计涨幅达到56.24%。■
7月末相对黯淡的经济数据令投资者的视野淡出欧元区,转向关注美国的经济状况,欧元在1.30美元附近徘徊。
美国商务部7月28日公布的6月耐用品订单连续第2个月下滑,暗示美国制造业发展放缓。数据显示,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下降1.0%,预期则是上升1.0%。美联储同日公布的“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活动仍在增长,但复苏并不强劲;美国楼市迟滞,新车等奢侈品的销售趋于疲软。就业形势仍不乐观,6月渣打银行的住户调查就业报告显示,就业人数有所减少,平均工时缩减,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名义工资出现下滑。“褐皮书”主要报告关于美国12个联储区域内的经济形势,其基础是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和访问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不过,市场仍预料即将公布的GDP数字会证明美国连续4个季度处于扩张期,这对美元构成支撑。■期指“套利”新法
股指期货市场迅速成熟,期现价差大幅收窄,已不足以弥补融资成本及交易费用,机构在无风险套利机会基本丧失的情况下,开始转寻其他盈利模式。其中,有一种方式是通过ETF组合替代HS300成分股,借助申赎机制,实现了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T+0交易。
所谓股指期货套利T+0交易模式,乃事先优选构建ETF组合,要求每个ETF头寸至少为最小申赎份额或其整数倍,进一步优化目标使ETF组合与HS300的跟踪误差最小,来代替HS300进行期现套利。交易时段交易员时时观察盘面,一旦价差扩大到预期区间,比如15点,并且预计价差于当日回落的可能性非常大,则开仓买入ETF篮子,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等待价差收敛,出现浮盈,此时赎回ETF,卖出股票,买入平仓股指期货合约。这种方法低风险,资金利用率高,T+0交易,若当日价差波动足够大,可来回多次交易。■
7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做出让步,同意放宽若干原提议的资本和流动性规定,各大银行再度迎来喘息机会。该委员会于去年12月公布“巴塞尔协议Ⅲ”的改革草案,草案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金并提高资本质量,并为银行业补充资本设立了10年的缓冲期。
全球银行股为之雀跃。欧洲银行股普遍大涨,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涨幅在2.7%至5.4%不等,瑞士银行更是劲扬约8%。而在亚洲市场,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三菱UFJ等金融机构的涨幅也均逾2%。除了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的让步,银行股的上涨还受自身良好的运行状态所赐,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欧洲银行业总共要增资35亿欧元,仅相当于分析师最低预测的1/10。另外,德意志银行及瑞士银行二季度分别实现净利12亿欧元及20亿瑞郎,均高于预期。■亚洲加息月
7月27日,印度央行宣布年内的第四次加息,提升贷款利率25基点至5.75%,提升借款利率50基点至4.50%。印度6月份基准批发物价指数(WPI)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0.55%,为G20中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
7月26日,为调控过热的房价及控制通胀,以色列央行宣布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75%。7月29日,新西兰储备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在7月上半月,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国已相继启动加息。
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但亚洲国家却快速走出低谷。韩国二季度同比增长7.2%,表明经济正保持强劲复苏态势。本次加息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首次加息,被认为是韩国正式开始实施退出战略的信号。■
深市老牌上市公司深振业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其二级市场股价走势可以用“旱地拔葱”来形容。在7月20日至7月27日短短8个交易日里,深振业从不足6元,涨到了9元。
这一切都源自一场二级市场举牌。7月20日,深振业公告称,6月18日至7月15日,银通投资合计持有深振业A股380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已触及举牌线,合计持股量已位居公司第二大股东。银行投资背后是姚氏兄弟,6月刚刚入主原ST湖科。举牌深振业之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宝能系与深振业的大股东深圳国资局上演增持大战。
深振业的争夺直接引爆了深圳本地股。梳理以往产业资本增持举牌案例,深圳本地股是最受产业资本欢迎的。深圳市场化程度高,只要资金取得了控股权,便能左右企业决策,而在其他地方很难如此。■
基金公司二季度报告显示,基金增持的前50大重仓股中食品饮料类个股达到14只,医药类个股有12只,这还不包括属于大消费板块中的航空和银行股。那些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消费品牌是基金的最爱,如一季度23家基金持有东阿阿胶,二季度末达58只。
基金经理的上述操作方向显然并非目前市场最为热点的领域。有色、地产、工程机械等周期性板块占据了当前市场的涨幅前列。基金公司看重的是更长期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前五大居民消费国,经济结构转型正在带动中国进入消费升级时代,这将驱动相关产业未来10年的增长。根据中金公司的调研显示,中国可能在未来两年内超过英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费国,5年内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消费银行股票理财投资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