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拉克新一轮暴力袭击的背后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7月18日,在自杀式袭击中受伤的一名伊拉克士兵被送回家 )
近日来,伊拉克出现了暴力袭击事件的新一轮回潮。7月18日,在首都巴格达西南郊和安巴尔省加伊姆市发生了两起针对逊尼派武装力量“觉醒委员会”的自杀式袭击,使包括4名“觉醒委员会”领导人在内的近百人伤亡。21日,什叶派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的巴古拜市发生汽车炸弹爆炸,造成30人死亡,46人受伤。22日又发生多起暴力袭击事件。其中,巴格达市中心重兵镇守的“绿区”遭数枚“喀秋莎”火箭炮及迫击炮袭击,“绿区”是伊拉克政府以及包括美国大使馆在内的多家重要机构的所在地。
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艾哈迈德·阿里(Ahmed Ali)对本刊记者说:“伊拉克‘基地’组织的这些袭击试图传递一个消息,他们的力量并没有被完全消除,他们想要通过袭击,煽动各派系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又一场暴力浪潮。”
伊拉克前国家安全顾问穆瓦法克·鲁巴伊(Mowaffak al Rubaie)告诉本刊记者:“连日来,伊拉克发生暴力事件的数量和破坏力均呈上升趋势。新政府至今无法成立导致的权力真空,是安全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伊拉克今年3月7日举行议会选举,没有党派获得过半议席。由于各派分歧明显,到目前仍未就组阁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方案。鲁巴伊说:“很难预测新政府何时能成立,这些议会的领导人本该将国家利益置于党派利益之上,但他们阻挡了这种需求的实现。”权力真空的局面令更多的社会矛盾暴露出来,南部城市巴士拉和纳西里耶等地已经相继因为供电不足等问题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阿里认为:“各党派应该认识到,组建一个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政府的重要性,将任何群体边缘化都会威胁到这个国家的未来。”然而,最近的几起暴力袭击事件却凸显了逊尼派民兵组织在伊拉克安全局势中的尴尬地位。7月18日加伊姆市逊尼派武装力量“觉醒委员会”总部的爆炸事件发生后,“觉醒委员会”的一名领导人说:“现在‘基地’组织正试图寻找一个缺口,一个薄弱点,以重掌这片土地。”
逊尼派武装曾在美军占领伊拉克后的数年间与“基地”组织联合对抗美军。然而,为了制造伊拉克各派间的内部仇杀,“基地”组织开始同时袭击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平民。于是,美国得以在2007年与逊尼派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并协助逊尼派各部族长老组建“觉醒委员会”,“伊拉克之子”是“觉醒委员会”下属的准军事组织。逊尼派民兵组织由此调转枪口,在美军资助下和伊安全部队共同打击“基地”组织。这可谓是近几年伊拉克安全局势发生重大改善的里程碑式事件。
但自此以后,“觉醒委员会”也成了“基地”组织的眼中钉和主要袭击目标。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迈克尔·奈茨(Michael Knights)告诉本刊记者:“针对‘伊拉克之子’的袭击事件目前正在不断上升,现在可能每月都要发生40至80次。这些报复袭击事件的增加,是因为美国不再对‘伊拉克之子’进行直接资助,伊拉克政府也限制了‘伊拉克之子’携带武器和捍卫社区的能力,而伊拉克安全部队又无法保护其免受目前这种秘密袭击。这些攻击在逊尼派的居民区内制造了日益剧增的恐惧,使得逊尼派武装力量更容易产生叛乱的念头。”
虽然逊尼派民兵组织对伊拉克安全局势的改善功不可没,但是鉴于伊拉克国内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什叶、逊尼两大派别的博弈局面依然存在。目前伊拉克安全部队主要以什叶派为主,拥有13万民兵的“伊拉克之子”本欲全体加入安全部队,但什叶派控制的马利基政府又担心其在军中坐大,只同意将20%的民兵纳入正规军,并为其他80%的成员安排其他工作,即便如此,进展也一直十分缓慢。这一度激起逊尼派强烈反对,甚至威胁要再度起义。
鲁巴伊提出:“伊拉克政府需要对‘伊拉克之子’给予更多重视,‘基地’组织正试图通过袭击‘伊拉克之子’将他们赶出伊拉克政府。”阿里也认为:“伊拉克政府需要对‘觉醒委员会’的需求给予更多重视,因为他们一直在安全事务上与伊拉克政府密切合作。‘基地’组织频频袭击‘觉醒委员会’的事实证明,逊尼派民兵组织确实有能力在伊境内多处挫败‘基地’组织。”■ 背后新一轮袭击暴力中东局势逊尼派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