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589)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转机(589)0( 一年来 MySpic 钢铁综合指数 )

7月21日,20多家钢厂几乎是同时提高了钢材出厂价。但愿他们都是自主做出的决定,否则就是串谋涨价了。在这个经济讯号驳杂,乐观和悲观的声音充斥的时期,港口上堆放着超过7000万吨铁矿石,钢厂库存也达到顶点,可钢厂还是预料涨价的钢材能卖出去,他们的底气在哪里?

有一则消息,说的是今年下半年全国铁路投资将达到一个高潮。上半年,全国铁路投资2714亿元,仅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1/3,要完成全年8235亿元的投资计划,尚有5521亿元的“欠账”。这也就意味着下半年必须以双倍的速度投资铁路建设,每天投资量达30亿元。铁路投资将带来多少钢材消耗,这里不妨做一个类推:去年前三个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880亿元,整个铁道用材量为460万吨。今年下半年5521亿元的投资,对应的将是超过650万吨的钢材。650万吨的钢材,虽然只是我国钢厂4天的产量,却已经是一半的库存量了。铁路建设除了铁道用钢材外,铁路机车车辆和配件用钢也是一个不小的市场。除了铁路线上用钢及车辆用钢外,铁路建设中桥梁、隧道、车站等基建还要大量用钢。一条京沪高铁,用钢量大概在500万〜520万吨。实际上,今年5月后钢材价格下滑,除了房地产调控,一大原因是铁路建设的速度没有预期的快。

铁路投资的特点在于不同的投资阶段,消耗的原材料有巨大差别。今年全路固定资产投资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37%和17%。两个百分比数字透露出一个信息: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实施一年后,按工期,今年颇多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中后期。这一时期也是资金、技术最密集的投入期,相关产业业绩见效的时候。这点,仍可用数字佐证:今年计划有70个铁路项目开工,年初开工仪式紧锣密鼓,最多时一天同时上马十余个项目。到了6月仅有一条线路开工建设,可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达716.9亿元,远超前5个月。仅沪宁城际所需的列车,就花费312.1亿元,相当于前5个月平均一个月的投资。

一份铁路投资的消息似乎很难说明宏观经济走出4月来的低谷。夏天,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淡季,几大消费品类,汽车业、房地产乃至家电的销售高潮都在“金九银十”,钢铁消费量也难在这时候大幅度回升。但毕竟钢价已经接近了成本,为不赔本计,行业内部也不得不进入自律性的调节。5月份中小钢厂纷纷检修;6月,武钢、鞍钢等一些大型钢厂也开始安排阶段性检修。减产后,全国钢材的社会库存依然保持高位,但呈微幅下降态势。如果说转机,也只有在供需双方的相互妥协下完成。这时候,那些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政策红利消失后,一份来自“4万亿刺激计划”的滞后效应没准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我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0.3%,远低于第一季度,主要原因是工业加速下滑。今年第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9.8%回落至16%,6月甚至只有13.7%。而在工业中,生活资料贡献较为平稳,生产资料行业贡献波动较大,是工业增加值下滑的主导力量。在具体细分行业中,6月钢铁对工业下滑拖累最大,达到了-0.5%,煤炭、化工、有色、交运等行业拖累同样较大。不过,从趋势看,这种下滑趋势并不可怕,工业增长值在去年第三季度见顶后已连续三个季度大幅下滑,目前距离2008年第四季度的底部已不远,很可能处于见底阶段。工业加速赶底的同时,服务业自去年第四季度见底以来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回升。这也就意味着,服务业的景气很可能弥补制造业的不足,作为整体,宏观经济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整体向好,迎来转机。

即使没有预期中的服务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提携”,半年报期间,投资者得到的也是颇乐观的信息。7月17日公布的国有企业半年度利润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9275.9亿元,同比增长57.1%,6月比5月环比增长7.7%。而截至7月21日,两市累计有973家公司发布2010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预喜”公司711家,占全部业绩预告973家的73.07%。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100家公司发布2010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预喜”公司87家。无论国有企业,还是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这部分化解了市场对企业业绩内生性增长乏力的忧虑。

转机或许不在一日之间,但已经不远。正是在乐观的市场氛围中,宏观经济的“拖累”因素——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迎来了转机。■ 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