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新小区夭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武汉 胡艺)
被评为我市最美的100个楼盘之一的华润凤凰城,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名校林立,良好的环境让住在这里的用户得到了安宁和舒适。然而一纸拆迁通告夺取了凤凰城的安宁,更扰乱了业主们的生活。按照武汉市佳园拆迁公司的公示,地铁2号线要向东南方向转弯到螃蟹甲站,转弯位置正好在凤凰城下,新建的商品房,住了没多久就要拆迁。让人气愤的是,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人来与小区住户沟通和协商。
《城乡规划法》规定,城乡规划不能因为地方领导的变更而变更,更不能因为个别领导的意见擅自修改。地铁工程的确很重要,但总有个先来后到吧。既然此处要修建地铁2号线,为何规划部门先行批准建设住宅小区?现在住宅小区已经竣工,地铁施工滞后,为何不可以绕道建设,避开新修小区?何况,《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的使用年限为100年,一般建筑为50〜100年。竣工不久的住宅小区说拆就拆,如此之短的建筑生命周期还造成了建筑资源浪费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也许一个实际的盘算是,地铁绕道比小区拆迁更昂贵,但是这之前的规划为什么就如此轻率呢?不仅凸显决策者的权力随意性,更是戳到了城市规划短视病的痛处。
其实,这种随便修改城市规划、浪费社会资源的现象,不是一地独有的风景。由于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领导变更频繁,有人认为前任领导制定的规划方案不能显示政绩,于是,好大喜功,按自己的意图随意更改城市规划者不在少数。于是乎,城市规划陷入了“领导一句话就变”的规划怪圈。在我看来,要改变新修建筑短命的规划生态,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完善政绩评价机制,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形象工程论英雄;二是强化民众和专业机构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避免领导随意调整城市规划,无谓消耗社会资源。 夭折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