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3D,3D不会给你好脸色

作者:马戎戎

(文 / 马戎戎)

滥用3D,3D不会给你好脸色0( 《阿凡达》视觉特效总监查克·科米斯基 )

很多业外的有心人看到了这一产业的前景。

“今年4月,我在拉斯维加斯,参加全美广播电视电影大展,和3D有关的展位多达162个,参观的人近10万人。因此我认为3D产业已经成熟了。”3D China总裁白强告诉本刊记者,“我认为这个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3D中国的成立,正是希望能够在这个产业的国际金融运作、影视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培训和管理方面做出一些成绩。”

7月16到17日,作为3D中国(3D China Ltd.)的总裁,白强与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和它的合伙人Ms Ellen Eliasoph(原华纳兄弟大中华区总裁)、知名主持人崔永元的工作室——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好莱坞阿凡达3D后期制作核心团队成员组建的3D专业制作公司——Just Cause 3D,共同发起并主办了首届3D中国高峰会展。作为徐克新片《新龙门客栈2》的3D视觉特效总顾问,查克·科米斯基和徐克的团队共同在会上展示了《新龙门客栈2》使用的设备和技术研发的新效果。

“每一部电影的3D效果和概念都是可以因电影的不同而不同,3D是一种技术,然而技术也是有自己的风格的。”查克说。

他说他从事这一行已经30年了。从1978年开始,他为美国政府拍摄一部叫做《Mars》的电影,那是他第一部3D电影。之后他拍摄过《大白鲨:3D版》、《终结者2:3D版越空之战》,并和卡梅隆合作过返回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故事的3D电影。在《阿凡达》之前,他与卡梅隆共同制作了《深渊幽灵》,担任3D特效总监和视觉特效总监。正是这部电影中呈现的技术效果,使《阿凡达》的狂想一般的构想得到了制作人的首肯,大笔资金的投入和支持成为可能。30年来,他主要的合作伙伴有迪斯尼、福克斯、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光风暴公司、新干线电影公司、派拉蒙、环球电影等著名电影公司以及工业光魔、数字领域和索尼影像工场等知名视觉特效工作室。

滥用3D,3D不会给你好脸色1( 3D 电影《阿凡达》剧照 )

“我想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蹴而就的,现在的3D和1978年的3D完全是两种技术。我们在与时俱进。而这30年,我也是从底层做起,和所有美国人一样,面临生活的压力,比如,要还房贷⋯⋯”

他说,30年下来,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已经有了一种信仰般的执著,3D的价值对他来说,不容怀疑。他会清醒地认识到技术与内容不可分离,认为好的3D必须服务于内容。然而问到他,3D效果对于电影是必须的么?他会有一瞬间的不悦和防御。

滥用3D,3D不会给你好脸色2( 电影《诸神之战》剧照 )

在IMDB网站上,长长的特效名单中,找到查克的名字并不容易。10年来,前后参与《阿凡达》特效制作的工作人员大约有3000人。查克幽默地说:“是个大团队,是吧?”

在他眼中,卡梅隆是个相当粗暴的人,剧组的人在片场印了“我为卡梅隆工作后还怕什么”的T恤来幽自己,也幽卡梅隆一默。然而他同时承认,卡梅隆是一个非常天真,对工作极端热爱和认真的人。据说卡梅隆有一句名言:“我不是完美主义者,我只想工作尽善尽美。”查克接着展现他的幽默:“我是不知道这两句话的区别在哪儿。”

三联生活周刊:你从1978年开始从事3D电影的拍摄工作,愿意讲述一下对这30年来的感悟么?

查克: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蓝光3D摄影技术刚刚面世,当时这种技术非常昂贵,我对之非常好奇,从那时开始,我就想知道3D是怎样工作的。1977年左右我被雇用,去拍摄《Mars》等一系列电影。大概35年前,真正的3D技术诞生。卡梅隆雇用我去拍摄《终结者3》,之后是IMAX版3D诞生,我和卡梅隆合作了《深海异形》、《深渊幽灵》等电影。再下去就是《阿凡达》了。

我的感悟就是——事情发展得如此之快,出人意料,转眼间,3D技术从胶片发展到了数码⋯⋯对我自己而言,我很骄傲我们把3D发展为一种技术风格。从1996年接触到《阿凡达》这个项目,10年的技术钻研,使这部电影的3D技术为观众制造了一个全新视界。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卡梅隆第一份工作其实是你介绍给他的。

查克:是的,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受雇于罗杰·卡门(Roger Carmen)的公司,为他拍摄《世纪争霸战》,在某个场合下认识了卡梅隆。那时,他已经表现出他对电影的敏感、才华,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的热情。正好这部电影需要一名艺术导演,这可是一份1.5万美元的工作,于是我就把卡梅隆介绍给了罗杰。我想这是他在行业中第一份真正的工作。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阿凡达》真正的革命性在哪里?

查克:卡梅隆在这部电影中,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让3D技术完全服从于故事,3D视觉技术在这部电影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然而他并没有让观众被技术搞得筋疲力尽。技术完全服从于故事,看电影的观众完全忘记了这是部3D电影。卡梅隆一直在讲,3D的应用只是增强了故事抓取观众注意力的能力,使银幕上呈现的效果比观众自己能想到的更好。而我在制作3D效果的时候,我希望当杰克(Jack)在银幕上玩转世界的时候,观众也能感觉到自己身处其中。你知道有一种电影会让观众觉得美梦成真,《阿凡达》就是这种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人认为,2D的《阿凡达》也照样精彩,那么在一项技术上如此耗费时间和经历是必要的么?漫长的30年,你曾经想过放弃3D技术研究这项工作么?

查克:没错,3D不能把一个烂故事变成好故事。但是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项综合的享受,从一部电影中,不同的观众享受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比如,有人会因为音乐而喜欢一部电影,有人看电影就是为了享受画面⋯⋯这些年来,3D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观众群。对我而言,这是一份非常“有目标”的工作。我们对于自己要影响的目标人群心中有数。

卡梅隆营造的3D概念和风格是独一无二的。他非常顾及和观众的关系,而我为他提供他想要的:通过自己的双眼,更好地享受故事。

你对此有感觉么?或者更简单地说,我要通过技术回答观众的问题:我到底要看什么?我到底可以看什么?我的研究工作其实说起来很枯燥,下载自己所需的素材,无数遍地反复试验,反复比较,找到3D之美——100多年来,电影技术从未停滞,今天也不会停滞。每一项电影技术的发展,都丰富了电影之美。

三联生活周刊:愿不愿意举个更详细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技术营造风格?

查克:在片场中,詹姆斯·卡梅隆有个“虚拟摄像机”,外形看来就是个LCD屏幕。卡梅隆在片场时,能通过这个特殊的LCD摄像机看见演员在潘多拉星球上表演的样子,不过他一回头,又能看见演员真实的表演状态。拍摄完后,工作人员会把真实表演和虚拟场景大概地剪辑在一起,交给我。我下载这些素材,卡梅隆会告诉我他需要大炮、摇臂还是手持的效果,比如我需要这个镜头是手持,然后能感觉到他踏过森林时的震动。然后,我和摄影师一起合作,使用Motion Builder软件将这些影像进行调整、剪辑、对焦等一系列工序,制作成3D备用材料,最终再由我来决定所有使用3D镜头的方式和原则,制成3D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3D技术适用于所有的电影么?

查克:当然不是,比如用3D来制作喜剧就有点怪怪的。最适用的电影类型还是卡通和冒险类的,比如“印第安纳·琼斯系列”。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协助《新龙门客栈2》工作,你认为3D技术怎样和中国功夫片达成一次精彩的合作?

查克:中国功夫片有悠久的传统,但这传统也给3D技术带来一些新课题,同时应用3D也给习惯了传统拍摄方式的功夫片带来了新的要适应的对象。

电影数字化之后,制作动作的3D效果之前,先要经历一个叫做“动作捕捉”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动作的要求很慢很细微,这和功夫片习惯的快动作不一样,所以功夫片要3D的话,动作部分必须要改变。我想这个问题的解决,还在于怎么找到一个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的态度很认真,我想任何国家都会有两种人:“其中一种是,‘3D真赚钱!我们拍3D吧!’但是我这些天来一直在讲,3D不能遮盖不好的故事,不能遮掉没性格的演员。用中国自己的机器、自己的工作人员,努力工作,投入精力,那你拍的就不会是一部烂电影。不要期望占3D的便宜,滥用它,它不会给你好脸色。

三联生活周刊:看3D电影时,很多人会抱怨戴眼镜不舒服,而且觉得3D效果会带来视觉疲劳。你怎样看待这些瑕疵?3D之后,电影技术还将怎样发展?

查克:技术上的缺陷会很快改掉,大概5年之内吧,观众有可能把眼镜摘掉。如果你觉得看3D电影视觉疲劳,那我只能说,是电影本身不够好,不够吸引你。下一步的电影技术,如果我形象地描述,那感受好比你就置身于电影中,人物就在你身边走来走去。■

(感谢实习生张垠整理录音并协助翻译,部分访谈内容根据查克·科米斯基在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3d技术3d脸色你好新龙门客栈2阿凡达滥用不会武打片武侠片中国电影3D电影剧情片美国电影科幻片卡梅隆古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