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也知苦滋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山东禹城 李付春)

放暑假了,师生们有了一个休闲避暑的假期,暑假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我是农民的儿子,少年时期的暑假生活远没有丰富可言。学校一放假,父亲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小镢头递过来,意味着我就要与它为伴,品味“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了。从此以后,每天早出晚归,和父母一道,去田间给玉米地锄草。锄草是最累最热的农活,七八月的天气可以称得上是骄阳似火,毒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父亲说,天气越热,锄草的效果越好,锄下的草很快被晒死。否则,天热庄稼长草也长,草会跟玉米争抢土地里的养分。

最打怵的是给玉米施肥了。等玉米长到齐胸高以后,父亲弓腰、倒退着用镢头紧贴玉米根部刨一个小小的坑,我和母亲提着半桶碳酸氢氨,用手抓起一小把化肥,均匀地放进每个坑窝里。低着头,近似爬行状,这是因为在施肥时,要避开玉米底叶的遮挡,准确地投到坑穴里。否则,不仅化肥流失掉,而且撒在叶子上还会对玉米造成伤害。把化肥丢进去后,我还要用一只脚横着把土填上,再踩一下,不至于让氨气挥发。等我们好容易把一笼玉米施肥完了,从庄稼地另一头钻出来时,浑身上下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汗水把衣裤都浸透了。不仅如此,脸面上、手臂上以及脖颈裸露部位,被玉米叶子拉出一道道血印,加上刺鼻呛眼的化肥氨气的侵蚀,一阵阵刺啦啦地疼。因此,每当完成一块地时,我总会不顾父母的阻拦,一头栽进地头的小河里,这里是我唯一避暑的“圣地”。

近几年来,我虽然已脱下学生装,换上教师服,但始终没有脱离农家,因而见证了农村孩子的暑假。社会发展了,技术进步了,除草时有人用除草剂,施肥也不再那么原始了,但是,无论是农民,还是放暑假回农村的农家子弟,大多依然是那么艰辛。尤其是青壮年外出打工的今天,家中留守老人和妇女的劳作更加艰辛,想起这些我就心头发沉,盼望他们的付出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少年滋味知苦

上一篇: 课堂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