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2010

作者:马戎戎

(文 / 马戎戎)

上海电影节,20100( 薛晓路执导的影片《海洋天堂》剧照 )

6月20日,随着几大奖项的颁出,为期8天的上海电影节狂欢落幕。

世博,足球,电影。整个上海变成了一个秀场。饭局,K歌,看球,电影产业的各路神仙们辗转上海各大小娱乐场所,拥抱握手,几乎晚晚不眠,狂欢至天亮,联络生意和情感。

论坛环节一如既往地妙语频出。

“这个论坛犯了很多错误,唯一正确的决定就是让韦恩斯坦先走了。”6月13日,电影节开幕第二天,“中国与好莱坞电影合作新疆域”论坛不负众望,现场上演“激辩”大战。

有过《英雄》、《卧虎藏龙》发行经验的哈维·韦恩斯坦在论坛上晚到早走,只待了20分钟便匆匆搭飞机离开上海。前脚刚离开,后脚导演冯小刚便直言:“他是个骗子。”

上海电影节,20101( 加布里尔·穆奇诺导演 )

“不要希望进入好莱坞的市场,不是说我们不想进入,这个市场永远是给了你一个诱惑,让你牺牲很多利益,很廉价地拿到你的东西。还有美国的公司,为什么买中国电影?实际上他是要做一个交易,不断把美国大片进口到中国来,也要象征性地买几部中国电影,因为不能老是我买你的,你不买我的片子。”冯小刚说。

冯小刚的话有力地影响了论坛话语的走向。美国人原本想讲“如何向好莱坞学习”。冯小刚发言之后,论坛的导向成为探讨如何尽快抹平中国和好莱坞之间的差距,中国的电影产业还需要些什么。

上海电影节,20102( 加布里尔·穆奇诺导演的影片《再吻我一次》海报 )

激辩的背后是今日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生长。

“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长起来了。1月到5月份达到了平均每个月超过10亿元了,所以我们今年全行业满怀信心过百亿。我们从去年62亿元、世界第九大市场,到今年可以超过韩国和澳大利亚,排在世界第七。如果到200亿元的话,我们可以跻身世界前五名。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影片在外面越来越难以取得收入,就因为第三方市场也在长大,所以它不需要第三方电影了。我们先把本土市场做好,中国观众喜欢看本土电影,这样我们才能有海外市场。”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说。

( 上海电影节参赛影片——《灰色华尔兹》剧照 )

“2009年在产业热点中,中美合作是一个新的关系。这几年成功的作品还不是很多见,但是到了2009年的下半年突然出现了很多中美合拍的影片,这也是本次论坛的焦点所在。”电影节执行秘书长唐丽君说。

从电影论坛的主题设置,看得出中国电影产业在2010年所处的环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好莱坞合作新疆域”,“华语电影,青年制造”,“电影发行的新媒体渠道”,“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上海电影节,20104( 上海电影节参赛影片——《决战刹马镇》剧照 )

“论坛的话题主要围绕产业发展的热点话题进行。我们希望能在整个观众中引起话题,引起观众对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关注。”电影论坛、项目创投及亚洲新人奖等负责人沈暘说。

“华语电影,青年制造”被称为是一场“梦想照进现实”的讨论。制片人吕健民抱怨青年导演号称看过1万部DVD,却拍不出一部能赚钱的电影,还以“缺乏灵感”为由动辄撂挑子。而主持论坛的导演何平则建议他:“不要从看DVD的年轻人中找导演。”

上海电影节,20105( 上海电影节参赛影片——《复仇天使》剧照 )

2010年的上海电影节,青年导演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彭浩翔的《志明与春娇》、张扬的《无人驾驶》、李芳芳的《地久天长》、欧丑丑的《云上太阳》,都在电影节上引起了关注。

《决战刹马镇》,是一部充满了游戏趣味的电影。性感女神林志玲在电影中变成手持菜刀的“暴力村姑”与孙红雷饰演的刹马镇镇长并肩战斗,与以旅游开发为名前来寻宝的盗宝集团斗智斗勇。

上海电影节,20106( 上海电影节参赛影片——《最爱的你》剧照 )

“刹马镇”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完全出于营造。剧组在甘肃某地推了3400亩地,“白手起家”盖起了这座小镇。上世纪60年代风格的礼堂,公共汽车改造的“酒吧”,还有旋转木马,构建出超现实感的一座魔幻小镇。

“我要的就是出人意料,我的电影要有一种奇怪的形式感。”导演李蔚然告诉本刊记者。他穿着黑色带小花的衬衫,看上去还像个大孩子,谈吐有一种让人会心的幽默感:“一开始制片人跟我说要请林志玲,我还以为这又是一部制片人要借机泡妞的电影。”

( 香港导演彭浩翔执导的《志明与春娇》 )

李蔚然生于1975年,原来拍摄广告,曾号称是国内身价最高的广告导演。执导过NIKE和摩托罗拉等产品的广告片。《决战刹马镇》是他的处女作。

很多人觉得《决战刹马镇》是继《疯狂的石头》之后,又一部向盖·里奇致敬的电影。然而在李蔚然看来,无论是宁浩还是自己,和盖·里奇的差距是一目了然的:“中国人做不到那么纯粹的游戏感,环顾四周,大家都那么有目标,那么努力。”

李蔚然告诉本刊记者,他希望自己的电影是“有国际化视野的,但希望它们还能做到踏实的本土化”。

“事实上,有很多电影都希望我们能够给予支持。但是今天我们还是把重点放在青年导演的扶植上,另一个努力的方向就是多元化,比如朱文的《小东西》。”

《小东西》,是朱文的新片,演员都是朱文的朋友,画家毛焰和毛焰画了很多年的模特、卢森堡人托马斯。

电影很简单,也很奇异。前30分钟,毛焰是在内蒙古湖边开客栈的客栈老板,托马斯是他的房客。两个人语言不通,却意外地培养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后30分钟,毛焰恢复了本来的身份——画家,托马斯也恢复了他的本来身份,毛焰的模特儿。两个人在画室里对坐,喝茶。有一个奇怪的人,是狗子扮演的,说自己是外星人,毛焰把他赶了出去。

非常小圈子化,非常文人化的电影,奇怪地融了一段天真的武打片,一段粗糙的外星人造访。看得出通俗文化对朱文的影响。

生活中的毛焰有一双孩子一样澄澈干净的眼睛。他说起托马斯,语气里满含情义:托马斯在大学的时候,一直是我带着他们在玩。有一天,在机场,遇到了一点事,是托马斯帮我解决了,我忽然发现,托马斯比我成熟了。

朱文告诉本刊记者,这部电影,讲的就是毛焰和托马斯之间的这种友谊和情义:“电影在描述两个人关系时容易把他们简单化,比如‘情人’,比如gay。但托马斯和毛焰的关系我觉得更微妙。别的画家用一种大众的方式去画一个模特可能不是很细腻,但毛焰就是细致入微,出神入化,用深入灵魂的那种微妙的目光去打量另外一个生命。这是一种很强的内在联系。”

“千百年来,男女的感情其实表现得比较粗,同性的情感现在也在变得粗糙,所以我在寻找一种新鲜的经验。两人之间很简单,如果你愿意深入,它一定有东西在等着你。”朱文说。

平心而论,这一届电影节的电影质量,是历届电影节中最好的一届。电影节执行秘书长唐丽君透露,今年的上海电影节共有81个国家和地区的2327部影片报名金爵奖、亚洲新人奖及国际学生短片。

过去几年,上海电影节选片的定位不明一直为人所诟病。然而从今年看,选片的方向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按照唐丽君的说法,电影节选片:“兼顾艺术与商业。”入围的影片不是极端晦涩的文艺电影,也不是好莱坞模式的滥俗的商业电影,而是清新扎实,踏踏实实讲故事的故事片。

除了最终获得大奖的影片《再吻我一次》,其余几部电影如日本电影《哥哥的花火》、加拿大电影《最爱的你》等都将重点放在讲述人的情感。《哥哥的花火》讲述患有绝症的妹妹帮助哥哥走出自闭症困境;而《最爱的你》则是已经步入老年社会的加拿大拍摄的又一部关注老年人生活,探讨老年人处境问题的电影。

两部来自中国的电影,薛晓路的《海洋天堂》和刘杰的《碧罗雪山》。前者被称为中国版的《雨人》,李连杰扮演的父亲辛苦地抚养有自闭症的儿子。后者面对关于“拆迁”的主旋律作文,将目光集中在移民中的具体人的心境。彝族老人抽着烟袋,面对着莽莽碧罗雪山,念叨的还是旧时代的价值观:“客人要吃什么,就给他做什么。”却不知道火塘边的“客人”是来动员他们搬迁出这祖辈居住的大山的。旧世界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一种美感,在粗糙实用的新世界的价值观面前,美感不值一提。搬迁的动作下,旧的世界已经远去,不复存在。一个新的世界已经开始运转。《碧罗雪山》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声音。

最终获得大奖的意大利电影《再吻我一次》,可谓名至实归。《再吻我一次》是《当幸福来敲门》的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的新作。该片也是加布里尔·穆奇诺向自己10年前拍摄的《最后一吻》的一次致敬。2001年,加布里尔·穆奇诺的《最后一吻》,赢得了5项意大利大卫奖,还在次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赢得观众大奖。10年后,加布里尔·穆奇诺将当年的8位演员召回,拍摄了这部旨在向生命中珍贵的朋友和爱人致敬的电影。

如果将《最后一吻》和《再吻我一次》对照是件有趣的事。拍摄《最后一吻》时,故事的男女主角都骑在30岁的门槛上,他们不再是只有一腔热血和理想的少年,但又不确信自己有成年人承担婚姻和责任的能力。因此他们以出轨来逃避成长、责任与婚姻。10年后,几位男女角色都已经进入了40岁。比起10年前,他们都有所经历,或已结婚,或已离婚。生活又开始新的混乱。然而不论人与人的关系怎样重组,对真爱的追寻永远不变。而在经历暴风雨时,支持你、陪你走下去的,永远是你的爱人和朋友,他们是你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吴宇森认为,电影本身就是个世界性的语言:“虽然我们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在市场方面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有一样是共通的——人性。我们有共同的人性价值观,会以包容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电影作品。人性是本届电影节唯一的主题。”

香港导演彭浩翔的爱情小品《志明与春娇》并未参赛,却是整部电影节上最受青年人欢迎的电影。没有大起大落的绝症、车祸、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生离死别。都市青年人之间的爱情,不过是一起抽抽烟,发发短信,唱唱歌。生活中最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香烟的税收上涨。可是就是这样平淡的情感,也许才能真正地久天长。而在过去经济飞速发展、求大求快的几年间,大家都觉得累了。

“题材没有大与小之分,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大时代。我自己更喜欢生活里真实的感觉。很多大事件其实离公众太远,它不是在现实世界里的电影。”彭浩翔告诉本刊记者,“《志明与春娇》是你每天在生活里都能看到的那种人,他们开的玩笑也很真实,不像一些喜剧,笑点来自超现实的很卡通的一些东西。我喜欢贴近生活的本质。”■ 上海2010志明与春娇最爱的你决战刹马镇毛焰加布里尔·穆奇诺武打片娱乐八卦最后一吻中国电影喜剧片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托马斯

上一篇: 一个汉人的藏情
下一篇: 黑珍珠和血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