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的神话
作者:苗炜(文 / 苗炜)
( 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里迷恋足球的少年 )
在大部分阿根廷人看来,我们的球队和巴西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两支球队,所以,只要击败巴西,就代表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而输给巴西则意味着第二。至于其他球队,都已经被划归到了更低一档。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体育社会学专家巴勃罗分析说
阿根廷拥有争夺冠军的独特个性:愤怒,力量和战术。但同时还有三个理由:梅西,梅西,梅西!
——巴西球星罗纳尔多说
去年的联合会杯,巴西队3∶0战胜意大利队之后,一位球迷发表观感:“我在一大群狂热的巴西球迷身边看完了这场比赛,大家都享受胜利,但我总觉得,现在这支巴西队更像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那支糟糕的巴西队,和1982年那支美妙的巴西队无法相提并论。他们有身体,有战术纪律,防守严密,反击犀利,但这不是桑巴足球。”
( 足球和狂欢节都是巴西输出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图为2010年2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 )
这样的老生常谈说明,巴西足球曾经给人的印象是多么鲜明,几乎成为一种传统,而从传统中挣脱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过去的40年间,弗朗西斯科·莫拉埃斯现场观看了巴西队所有的世界杯比赛,在这位69岁的巴西球迷看来,1982年的巴西队是最好的,1994年的巴西队比较糟糕,尽管他们拿了冠军。至于南非世界杯,老球迷的看法,邓加的打法很务实,卡卡踢得也不好看,但巴西队还是能拿冠军。
这种浪漫主义对实用主义的争论已经持续了20年,以至于形成一种“神话”——巴西队踢得漂亮就总是输,现在赢球了却踢得不漂亮。巴西队在2002年世界杯上拿到冠军,当时,队伍中的德尼尔森,盘带和过人的技巧极为出色,是那种最典型的“巴西球员”,1998年西班牙皇家贝蒂斯以2150万英镑的转会费从圣保罗签下德尼尔森,使他成为当时身价最高的球员,德尼尔森在2002年世界杯上作为替补出场过几次,他的任务是利用自己的技术拖延时间。他后来在法国、阿根廷、美国联赛中效力,2009年居然加盟越南的海防队,层出不穷的巴西球员早让球迷淡忘了这个天才,回想起来也会觉得他“华而不实”。
1994年,蒂姆·维克里来到巴西,进入一个新国度实在让人兴奋。他开始给BBC、《体育画报》和英国的报纸撰写足球报道,他在巴西看的第一场足球赛是弗拉明戈队对科林斯队,他注意到弗拉明戈队里的萨维,此前他从来不知道这个名字,但萨维的天赋一看便知,很快萨维就被卖到西班牙,在皇家马德里队效力。这让维克里惊叹巴西出产优秀球员的能力,“在巴西看球,就像是看电影的预告片,你看到球星最初的表演,并且知道他们马上就会到欧洲联赛那个更大的舞台上去闯荡”。但让他不解的是,科林斯队一位防守型的中场球员在巴西也非常受欢迎,此人技术粗糙,但拼抢凶狠,有一种足球哲学是,“在足球场上,什么动就踢什么,什么不动就给它踢到动起来”,维克里本来以为他的家乡英格兰喜欢这样的哲学呢,没想到巴西也有这样的“工兵”。“我不知道巴西人竟然也喜欢这样技术能力有限却让对手害怕的球员,这太让我惊讶了。”维克里说,巴西足球的“神话”传播久远,巴西人踢的是桑巴足球、艺术足球,这说法没什么错,但也非常片面。他在巴西接触到的教练告诉他:“巴西足球是一种竞争残酷的生存者游戏。巴西的足球联赛是在一种暴力的气氛下进行的,那么多优秀选手想出人头地,最后的成功者是幸存下来的。”维克里在他的报道中提到参加过的一次教练会议,那些巴西教练并不鼓励创造性或者强调天才球员,他们在讨论,连续不断地传7次球是否最容易形成破门,教练员的战术讨论都建立在统计数字的基础上。“技术论”的教练占据主流,而不是所谓“艺术论”,这些教练一般都具备运动生理学的学位,在大俱乐部里工作。
如今巴西队的主教练邓加就是这类教练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是“胜利就是一切”。据说邓加非常憎恨1982和1986年的巴西队,称之为“输球专家”,他不喜欢罗纳尔迪尼奥这样的球员,喜欢像他自己那样的中场工兵。邓加1994年担任队长带领巴西队拿到冠军,当时的技术统计显示,巴西队中处理球最多的球员就是这位中场工兵。2006年世界杯上,巴西队球星云集,最后连半决赛都没有进入,是最近4届世界杯最差的成绩,此后接手的邓加就放弃了小罗,把卡卡当作球队的核心,和以往的巴西球星不同,卡卡不喝酒不泡妞,遵守场外和场内的纪律。在他缺席的南美区5场预选赛上,巴西队状态糟糕,只攻入4球,而在他参加的9场预选赛上,巴西队攻入21个球。
所谓“巴西风格”是1958年那支拿到世界杯冠军的巴西队缔造的,球迷们从巴西队身上发现,由欧洲传入南美洲的足球被巴西重新定义了。以往,足球的理念来自英国的工业革命,讲究团队精神,强调责任感,个人的肌肉和力量要像机器一样可靠,而南美人给足球赋予了一种舞蹈性——不是在场上奔跑,而是扭动而旋转。蒂姆·维克里在巴西待的时间越久,越愿意从更深刻的文化背景中去分析足球:“巴西是个半封建社会,是最晚消除奴隶制的国家,巴西人踢球有一种阶层意识,技术好的孩子很可能是来自底层,在生活中受奴役受欺辱,他在球场上迷恋盘带和过人,他过一个人就是羞辱对方,哪怕他的盘带对球队进攻没任何益处,他也要炫耀自己的脚法,羞辱对手会让他感觉像是个国王。这和欧洲那种工人精神的球员很不一样,巴西足球文化的精髓就是个人的能力。我拿到球,你来抢,我戏耍了你,让你看起来很滑稽,巴西人喜欢看这样的足球。不管巴西队的战术怎么变化,巴西球员的个人能力始终是足球传统中最稳定的部分。”
1959年,吉尔伯托(Gilberto Freyre)就开始描述“巴西神话”——“巴西人踢足球就像跳舞,他们想放下一切羁绊来跳舞,工作等同于玩耍。”这种“神话”逐渐扩大其影响,很多球评家都愿意把巴西这个国度说成是“快乐的,容易满足的,放松的,充满乐趣的”,好像那里的人都热衷于踢球、跳舞、在沙滩上晒太阳,女人都性感得不得了。
蒂姆·维克里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这种“足球加狂欢节”的想象,他曾经参加过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南美有很多狂欢节,哥伦比亚有巴兰基亚狂欢节,乌拉圭有蒙德维多狂欢节,为什么只有里约的狂欢节享有世界性的声誉?他的答案是:政治。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里约狂欢节被政府用来输出“国家形象”,以显示巴西到处都是能歌善舞的快乐的人民。当时的独裁者热图利奥·瓦加斯,其权力从1930年延续到1954年,其间只有5年不在位。他在大萧条时代掌握权力,想尽量在不大改动社会组织结构的前提下让巴西走上现代化道路。“他非常善于利用广播电台,这个当时最重要的媒介,逐渐让非洲裔巴西人的文化占据主流。热图利奥·瓦加斯深受墨索里尼的影响,但他不像意大利人那样吹牛和咆哮,而是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仁慈的父亲,他让桑巴歌手歌颂有秩序的生活,歌颂努力工作,知足常乐。桑巴学校都要经过认证并从政府那里得到资助,狂欢节变得越来越壮观。瓦加斯说他的人民‘积贫积弱,营养不良,懒惰成性,缺乏创造力’,但威权政府却有一套宣传手段让人们沉浸在‘Happy Happy’的状态,巴西体育界的明白人都承认,足球是让巴西人沉迷于快乐之中的鸦片,而忘掉我们是个穷困琐碎的国度。”蒂姆·维克里说,“瓦加斯很快就明白足球的力量,他的后任也重视足球在维护国家团结上的重要作用,每当足球队拿到冠军,就会加入到狂欢节的游行队伍中,旅游业以足球为号召。巴西联赛也被描绘成只顾进攻忽视防守,自己进7个让对手进6个这样的狂欢性的比赛,实际上,巴西联赛并不是这样的,过去也不是这样的。”
统计显示,巴西和德国队在世界杯上的参赛场次一样多,巴西队的得失球为201比84,德国队是184比115,从数字上看,巴西队的攻守平衡做得更好。在蒂姆·维克里看来,那些非要把巴西足球说成带有狂欢性质的叙述都是在延续瓦加斯的思路,巴西队当年的“424”阵形和“451”阵形都是战术策略上的典范,巴西人对战术和身体条件的重视比之欧洲球队一点儿也不逊色,他们绝不是一支只靠个人灵感和快乐去踢球的球队。
然而,不管巴西足球的叙述中有多少神话的成分,巴西人定义了足球,就像美国人定义了棒球和英国人定义了板球一样,足球是巴西的传统,也是他们“想象的共同体”。有超过600名巴西选手在欧洲联赛效力,有无数的巴西孩子梦想成为下一个罗马里奥。曼恩(Chris Mann)的一篇文章说,人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巴西是否能继续为全世界提供如此多的足球选手?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谈到巴西的足球文化,也许“文化”这个词难以概括,足球已经深入到巴西社会和政治的肌理,是“国家精神”的一部分,他们带有波希米亚气质的选手将不断从这个足球的温床上涌现。与欧洲球员越来越重视俱乐部联赛而忽视国家队不同,巴西球员都梦想着穿上黄色上衣和蓝色短裤。
巴西队能不能第6次拿到世界杯冠军呢?不久前,罗纳尔多在接受巴西一家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说,阿根廷是“巴西最大的威胁”,他说,“阿根廷拥有争夺冠军的独特个性:愤怒,力量和战术。但同时还有3个理由:梅西,梅西,梅西!”前任的“世界足球先生”承认,梅西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球员。而在阿根廷,罗纳尔多和罗比尼奥并不是他们最喜欢的巴西球员,阿根廷人更喜欢小罗,因为17岁的梅西初到巴塞罗那时,正是小罗把他当作小兄弟一样照顾。
从某种程度上看,巴西和阿根廷这对邻居是足球场上的夙敌,每逢两队交战总有一股特殊的火药味,但这种敌意背后还包含着某种相互的敬意。尽管巴西队和阿根廷队在南美洲的较量中难分高下,但从1994年开始,两国世界杯冠军之比在8年间从3比2扩大到5比2,2002年,巴西人正向第5个冠军前进之时,阿根廷的《奥莱报》曾进行民意调查:你希望谁夺冠?你认为谁将夺冠?有56%的人选择了希望巴西夺冠,还有78.5%的人认为巴西将夺冠。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体育社会学专家巴勃罗分析说:“在大部分阿根廷人看来,我们的球队和巴西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两支球队,所以,只要击败巴西,就代表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而输给巴西则意味着第二。至于其他球队,都已经被划归到了更低一档。”■ 神话巴西人国际足球巴西狂欢节阿根廷足球队巴西巴西足球足球精神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