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齿锯”和两个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步冲)
( “粗齿锯”微型坦克 )
盖尔夫·豪和麦克·豪兄弟从小就是不安分的孩子,是同龄人家长躲之唯恐不及的麻烦大王。“我们几乎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喜欢拆解组装机械,遭殃的包括家里的闹钟、割草机、吐司炉甚至汽车。”盖尔夫·豪告诉本刊记者,“幸亏父母对这种学习始终抱着支持的态度,从不排斥我们接触被其他父母视之为危险的东西,比如汽油、化学试剂、工具,甚至炸药,我们的生日礼物通常来自小镇上的五金商店而非玩具店,7岁时就建造了自己的家庭手工作坊。”现如今,分别是一名金融分析师和公用工程负责人的豪兄弟头上终于多了一顶堂皇的冠冕: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涡轮驱动履带车辆的发明者。这台名为“粗齿锯”(Ripsaw)的微型坦克最高时速可达60英里,比美国陆军现役主力战车M1A1几乎快了25%。美国国防部正在考虑,在近期内大批生产这种单价76万美元的无人驾驶多用途车辆,如果有了一份国防部合同,兄弟两人的豪兄弟技术开发公司将不再是他们的业余车库爱好了。
“我和哥哥从小就对车辆改装和制造有近乎着魔的兴趣。”盖尔夫向本刊记者回忆,小学时代,他就和哥哥尝试将一台柴油引擎装在自己的自行车上。17岁时,为了给自组的重金属乐队“麻烦多多”队找个地方演出,两兄弟索性把一辆破校车改装成了流动舞台。尽管他们分别就读于缅因州大学和波登文理学院的生物学专业,但两兄弟都不约而同地辅修了汽车工业设计与电子工程等课程。
“大约在2000年,我和麦克的兴趣发生了分歧,到底是制造一台配备涡轮发动机的快速越野车,还是干点别的?最终我们决定建造一台快速履带车辆,因为现有履带车辆所应用的基本技术,基本上还停滞在40年前。”盖尔夫告诉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兄弟俩决心成立一家技术公司,在每周五雷打不动的聚餐时间里,盖尔夫和麦克通常一边喝咖啡,一边用纸币和计算器盘算,两人的积蓄距离公司开张和购置必要设备还差多少。“日子真的很难过。”盖尔夫说,“我首先动用自己的工作关系找了一小笔贷款,还动员麦克和我一样,抵押了自己的住宅,最后总算凑够了250万美元。”
很快,盖尔夫和麦克的付出就有了回报:经过阿富汗与伊拉克的实战测试,美国国防部“先进防御计划研究小组”(DARPA)认为智能车辆将与已经广泛使用的无人驾驶飞机一道,在未来的军事与科技探测活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DARPA不遗余力的推动下,五角大楼也计划在2015年左右将美国陆军约1/3的车辆实现智能自动化。2005年华盛顿汽车展上,陆军装备研发与工程中心(ARDEC)一眼就相中了“粗齿锯”的原型,并考虑把它作为战斗/侦察多用途车辆,纳入美国陆军无人武装车辆发展计划中。缅因州参议员苏珊·科林斯出面,为豪兄弟的发明争取到了125万美元的国防部拨款。次年,“粗齿锯”参加了DARPA组织的“终极挑战”无人驾驶车辆越野赛,表现杰出。
“悍马从设计到批量生产花了11年,这在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是既不可想象也不可接受的。我们预计最快1年,最迟3年之内,‘粗齿锯’就会投入实战。”盖尔夫告诉本刊记者,经过改进的“粗齿锯”正在美国陆军位于阿伯丁的车辆装备试验场进行测试,改进型更换了强力的6.6 duramax柴油引擎,从静止加速到时速50公里只需要大约5秒钟,扭矩可以达到1000磅/英尺。“我们一丁一点地改善这个东西的性能,首先重新设计了履带连接片,每片仅重两磅,比传统用履带重量减少了50%多,还使用了自己研发、尚在申请专利的流体静力传动系统。”盖尔夫说,“我们摒弃了传统设计思路,更多地采取了模块化设计思路,从而把它变成了一个多用途平台,在有人驾驶状态下,乘员包括一名驾驶员和一名武器及电子系统操控员,而通过安装镶嵌式GPS导航、无线电通讯系统,乃至机械臂,它可以方便地转换为无人驾驶侦察或爆炸物排除车辆。”■
( 发明者盖尔夫和麦克·豪兄弟(右图) )
(感谢安东尼·李,约翰·温莎,查特·巴拉福德,盖尔夫·豪先生提供的资料和大力帮助) 工程师自学成才粗齿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