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 5月5日,希腊雅典发生全国性罢工,抗议政府财政紧缩政策。图为抗议者追打防暴警察 )
希腊危机后,西班牙危机若隐若现。5月22日,这个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央银行接管了一家地方储蓄银行,向其注入5亿欧元现金以保持其偿付能力。自西班牙房产危机爆发两年多以来,这是该国政府第二次介入市场并援助一家银行。5月28日,继一个月前标准普尔下调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后,惠誉将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为AA+。惠誉的理由是,政府消化高额家庭、企业和政府债务的举措会影响西班牙经济复苏步伐。也正是这一天,西班牙政府承诺,将把2011年财政支出减少7.7%。受削减支出计划影响,西班牙政府将2012年GDP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9%下调至2.5%,2013年GDP增长预期则由3.1%下调至2.7%。
岂止西班牙,几乎欧元区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削减债务的压力。欧元危机后,这种压力演变成一系列行动:德国宣布了每年削减百亿欧元的财政紧缩措施;意大利内阁批准了价值240亿欧元的削减预算方案。葡萄牙政府批准一系列包括提高税率,削减公务员工资的计划。欧盟国家中,次贷危机后刺激力度罕见的英国公布了60亿英镑的预算削减计划。丹麦政府则计划每年将削减40亿美元的财政。按照这个势头,即便是保守估计,若欧盟国家均加入了这场财政紧缩“大合唱”,每年至少要削减千亿欧元的财政支出。而若全球高负债国家都做出削减赤字的努力,将会使全球数千亿美元的财政投入销声匿迹。与每年全球60万亿美元的GDP相比,这已经是一笔足以使经济增长在“乏力”和“健康”间摆动的数字。
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经济将扩张4.2%,成2007年以来最快增速。一个季度前,IMF的预期为增长3.9%。美国出乎意料复苏以及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大幅度增长给了IMF以信心。但时隔一个月后,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IMF对全球的经济前景或有新的评价。今年一季度,尽管希腊债务危机步步紧逼下欧元下滑,但真正意义上的恐慌发生在4月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近日便指出,欧洲债务危机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球三大经济体,欧盟总量最大,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1/4强。并且,欧盟是美国和亚洲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欧债危机爆发,考虑到作为美国和亚洲地区最大出口市场的欧洲经济将严重受挫,经济学家开始担心,美国和亚洲的贸易将严重打压,甚至将令美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状态。仅从汇率角度,欧元对美元和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势必影响到两大经济体的出口竞争力。根据经验数据,美元升值1%,则会导致出口下降1.5%,进口上升0.3%。今年来,人民币对欧元升值了14%,出口中遭遇的困难已经显现,据中国商务部专家预计,五六月,甚至整个第三季度我国对欧出口增速可能会下降6%〜7%。高盛公司预言,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已经对美国经济成长造成0.25%的减损,而且这还是在市场立即停止动荡以及欧洲进口需求仅微幅减缓情况下做出的预估。
希腊、西班牙等PIIGS五国俨然成为欧洲版的“雷曼兄弟”,一旦其出现债务违约,投资者对希腊等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偿债能力也将产生严重怀疑,由此可能导致整个欧元区出现危机。实际上,由债务危机触发金融危机的苗头已经显现,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不断攀升,呈现出信贷紧缩的征兆。尽管欧盟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欧洲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出现的融资难局面日渐缓解,但信贷紧缩可能因债务危机而卷土重来。
( 5月28日,西班牙求职者等候进入政府工作中心 )
信贷紧缩,企业无法获得融资以维持运营,下游企业因之受损,企业倒闭呈链式反应,环环相扣,一个美国式信贷危机的欧洲版似乎已在演绎中。当然,也有乐观的观点认为,此一时彼一时,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当时美国深陷次贷危机泥潭,全球原材料价格飞涨,雷曼兄弟破产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最近几个月来,大部分经济数据都呈向好趋势,很多国家经济都出现了复苏势头,近期的债务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全球经济不至于二次探底。只要南欧等存在债务问题的国家大规模削减赤字、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欧盟庞大的救助机制将能够满足它们直到2011年的资金需求。
所幸的是,欧盟经济相对封闭。欧盟与美国的经济总量相似,美国的货物和服务进口占起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5%,而欧盟从其区外的进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0.4%,也就是说,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欧盟仅为美国的60%,欧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小于美国。这也意味着,同样的减速效应,欧盟对世界的影响也远小于美国。
但愿7500亿欧元的救助资金能立竿见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有多个途径,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企业经营等多个通道都能把欧元的危机引向世界,这些还都是有形的,因此相对容易把握。经济学家最为担忧的是金融市场的动荡不能迅速平息,恐慌借助资本市场蔓延开来。而如果金融市场条件严重收紧,企业和个人信贷能力大幅下降,世界经济便有可能重新陷入衰退。在美国,经验公式是,财富每缩水1美元则减少3.5美分的家庭支出。自欧元危机,美国股票下跌已经导致家庭财富缩水近1万亿美元,相应地,消费总支出中即将消失350亿美元的消费能力。对于14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这还不足以使复苏演变为衰退。但若考虑到新兴市场二季度以来的市场调整,汇率的动荡,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 二次宏观经济欧元可能性探底英国欧盟债务危机国外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