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的尼罗河:一条河流的政治博弈
作者:徐菁菁(文 / 徐菁菁)
( 埃及南部尼罗河上的纳赛尔湖,是1971年建成阿斯旺高坝后形成的巨大人工湖 )
从飞机上俯视埃及,尼罗河沿岸的狭长绿地与周遭的荒芜对比鲜明。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蜿蜒流经非洲大陆东北部,穿过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苏丹,最后在埃及注入地中海。受到尼罗河世代泽被的埃及人很难预料,如今,他们对于这条母亲河的使用权会受到挑战。
5月24日,埃及总理纳齐夫在与到访开罗的肯尼亚总理奥廷加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埃及使用尼罗河水的份额不会改变,埃及反对《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关于使用尼罗河水的措辞,任何涉及尼罗河的工程都必须首先提交给尼罗河流域国家进行磋商。
上个月,已经延续了13年的尼罗河国家组织关于《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的谈判由于埃及和苏丹的拒绝再次破裂。但5月14日,在没有埃及参与的情况下,尼罗河上游国家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坦桑尼亚四国签署了该协议。5天后,肯尼亚也宣布加入。埃及水资源部长阿拉姆随即表示,新协议不合法,埃及不会签署这样的协议,也不会受其制约。埃及总理府和外交部同日也就此发表了类似的声明。
“通过这份协议的签署,上游国家希望取消此前埃及与尼罗河国家签署的其他协议,制定新合约,使他们能够在不寻求埃及或苏丹意见的情况下建设灌溉和水电工程,同时达成新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开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经济地质学教授阿巴斯·沙拉基说。
“《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时间会开放一年,布隆迪和民主刚果也有望很快加入这一协议。”牛津大学水研究中心博士、埃塞俄比亚安全研究中心学者沃德伍森·希德告诉本刊,“协议的具体内容并不是重新划分尼罗河水的使用配额。它是一份法律性质的协议,规定在2012年临时性的‘尼罗河国家组织’过期后,建立一个合法的并永久性的委员会。协议实行多数通过原则,如果签署的国家达到6个,委员会就将建立。”“新协议通过谈判和妥协已经得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认可,除了第十四条。”希德指出,“尼罗河上游国家认为第十四条应当表述为流域国家对尼罗河的使用‘不能对流域国家的水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而埃及和苏丹则支持这样的表述:‘不能对流域国家现有的使用和水权力产生反作用。’这一分歧实际上就在于是否保留埃及和苏丹在1929和1959年签署的尼罗河使用协议。”
( 5月14日,乌干达地区事务国务部长穆苏姆巴(右)与坦桑尼亚水利与灌溉部长姆万多斯亚签署《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 )
尼罗河成为国际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对埃及殖民时期。开罗美国大学教授、水文政治专家沙里夫·埃尔缪萨告诉本刊,美国内战的爆发影响了美国对英国的棉花供应,苏丹和埃及成为英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为保证农产区的用水,英国与当时处于意大利殖民统治之下的埃塞俄比亚签署了大量协议,其中,1929年协议规定,不得在埃及和苏丹之外建立任何影响尼罗河流量的工程。1959年,在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的背景下,已经获得独立的埃及和苏丹签署了第二份关于尼罗河水资源使用的重要协议。这份协议规定了尼罗河水的分配:埃及占550亿立方米,苏丹占185亿立方米。尼罗河总流量为850亿立方米,还有100亿立方米的流量被阿斯旺大坝后的纳赛尔水库蒸发。“这些份额是埃及所不希望改变的。”
尽管在1959年协议签署后,上游国家公开表示不满,并向非洲国家联盟及其他国际组织提交了反对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埃及和苏丹对尼罗河资源的享用并没有受到强烈质疑。“主要争论的公开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希德说,“尼罗河沿岸人口的飞速增长造成了水资源使用的巨大压力。现在,尼罗河河谷预计有3亿人,而这一数字还将在未来的20年中极大飙升。毫无疑问的是,水资源的缺乏和压力必将到来。”
同时,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上游国家的发展需求,对尼罗河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埃及以外的尼罗河河谷国家,只有7%到20%的人口能够享受到电力。”美国国防大学教授保罗·沙利文说,“埃塞俄比亚有8300万人口,这个国家水电潜力至少达3000万千瓦,而现在开发的不足2%。”“90年代国内冲突以后,埃塞俄比亚开始致力于发展,消除贫困。饮用水和粮食生产的需求迫使埃塞俄比亚不得不注重占据埃塞俄比亚1/2地理面积、覆盖45%人口的尼罗河的开发。”希德说,“在埃塞俄比亚土地上,尼罗河的开发潜力占到了整个国家灌溉潜力的58%和水电开发潜力的73%。”
埃塞俄比亚面对的另一个事实是,国内缺乏水利建设的技术和资金,而世界银行和非洲发展银行对其水利建设的支持却一度下降。“世界银行不同意向上游国家发放贷款,是因为要遵循‘不得对下游国家造成重大危害’的国际法规则。”埃尔缪萨说。但在埃塞俄比亚看来,世界银行的举动不过是埃及政治活动的结果。通过外国投资和自筹资金,埃塞俄比亚的水利工程扩张仍在推进之中。新协议签署的当天,埃塞俄比亚总理齐纳威就出席了意大利参与修建的塔纳湖贝里斯水利工程落成仪式。
不争的事实是,上游国家水源消耗的扩大和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尼罗河流量的影响,对于处于流域末端的埃及来说确实值得警惕。前任埃及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曾说:“未来世纪的战争将是关于水的战争。”面对当前的危机,埃及水资源部长穆罕默德·阿拉姆宣称,埃及保留一切捍卫国家利益的权利和措施,如果有必要,埃及将会为了尼罗河而战。“埃及是一个完全依赖于尼罗河的国家,就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埃尔缪萨说,“实际上除了尼罗河,埃及再没有别的水源。”“尼罗河占埃及地表水量的98%。这个国家96%的领土为沙漠,降雨稀少,地下淡水资源也受到了地中海的回灌。”沙利文说,“因此,埃及用水95%以上来自尼罗河。要在几乎没有国内水源的情况下养活8000万人,如果不能保证尼罗河水的供给,埃及将面对非常不确定的未来。”与其他尼罗河流域国家一样,埃及对尼罗河的开发利用规模也在不断增大。“面对同样的人口和发展压力,埃及已经开始了新河谷计划和阿尔-萨拉姆运河计划,试图进一步将农田推进到沙漠。在三角洲地区,新的开荒计划也已经制订。”光是阿尔-萨拉姆运河计划一项,就会为埃及新辟64万英亩良田。
对于上游国家来说,埃及和苏丹抢占了他们应得的资源,埃塞俄比亚辩称,85%的尼罗河水源自埃塞俄比亚;而对于埃及来说,整个尼罗河流域没有国家比他们更离不开尼罗河。“埃及是整个流域中唯一完全依赖尼罗河的国家。”开罗大学教授沙拉基说,“虽然有季节性降水的问题,但埃塞俄比亚的降水量巨大;苏丹对尼罗河的依赖为50%;而其他国家几乎不依赖尼罗河水。以刚果为例,刚果河的流量为每年1300亿立方米,是尼罗河的15倍之多。”“我想埃及愿意帮助尼罗河流域国家发展经济,我们为埃塞俄比亚、苏丹和乌干达一些水坝的建设都提供了资金。但是他们必须咨询埃及的意见,如果这是一件惠及大家或者至少不会危害埃及的事情,我们都表示欢迎。”沙拉基说。
埃及针对《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的外交斡旋正在进行。5月19日当天,埃及水资源部长阿拉姆即赴苏丹,与苏丹方面协调立场,以应对这场危机。5月23至24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总理纳齐夫与到访的肯尼亚总理奥廷加举行会晤,商讨解决尼罗河水分配危机的办法。奥廷加表示,新协议中引起争议的部分将继续讨论直到各方均可接受。
“一些学者预计,由于未来人口增长的压力,尼罗河水将很难满足流域人口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专家们建议流域各国能够加强合作,使尼罗河的作用最大化。”希德说,“但是,这样的合作必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而现在,国家之间则充满了猜忌、错误的看法和敌视。尼罗河国家组织一直在推动一个‘信任建立和利益相关者’的计划以促进互信。但恕我直言,项目的成就很小,它在消除历史分歧和误解方面已经失败了。”
“现在的情形正十分棘手,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很大,埃及必然要捍卫自身的利益,未来谈判的过程将非常艰难。”沙利文提醒说,明年,苏丹将迎来决定南北是否分裂的全民公投,“苏丹的降水很大部分来自南部,如果苏丹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那意味着,又将有一个新的国家加入到这场复杂的尼罗河水文政治的博弈中。”■ 一条尼罗河政治博弈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