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伊新制裁?美国的尴尬

作者:俞力莎

(文 / 俞力莎)

对伊新制裁?美国的尴尬0( 5月1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巴西、伊朗、土耳其三国外长在核燃料交换协议上签字。巴西总统卢拉、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和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出席签字仪式 )

5月17日,伊朗与巴西、土耳其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达成核燃料交换协议。协议承诺,伊朗将把1200公斤纯度为3.5%的浓缩铀运往土耳其,以换取有关国家在一年内提供的120公斤浓度为20%的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核燃料棒。伊朗外长穆塔基宣布,如果美、俄、法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予以积极回应,伊朗将进一步与各方讨论制订一份书面协议,明确核燃料交换的细则。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于去年10月提出草案,要求伊朗把大约11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一次性运往俄罗斯,由俄罗斯提炼至20%左右的纯度,再由法国生产成伊朗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的核燃料棒。美国等西方国家将2009年底设为伊朗接受这一草案的最后期限,否则将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伊朗拒绝接受,同时提出可以直接向外国购买核燃料,或分批使用伊朗生产的低纯度浓缩铀换取所需核燃料,交换地点在伊朗或土耳其境内,但美国等西方国家予以拒绝。今年2月11日,伊朗宣布已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的浓缩铀,并计划在一年内着手新建两座铀浓缩工厂。

巴西和土耳其反对对伊朗实施制裁,试图斡旋推动核燃料交换方案成行。土耳其外长表示,新协议的达成意味着伊朗已经愿意“开启建设性道路”,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对伊朗采取更多的制裁。

然而,5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决议草案获得了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德国的一致同意,已交给包括巴西和土耳其在内的全体安理会成员讨论,并称新的制裁草案与继续同伊朗进行对话并不矛盾,美国将在伊朗核问题上继续奉行“双轨方针”。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系的副教授约翰·欧文告诉本刊:“美国政府担忧,伊朗仍然可以利用剩余的核燃料实行核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去年10月,伊朗约有1500公斤低纯度的浓缩铀,而到今年2月,伊朗拥有的低纯度浓缩铀已经达到约2100公斤。即使运出1200公斤,国内估计仍有超过1000公斤。

“从根本上讲,美国决定继续推动对伊朗的制裁取决于两个因素。”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政治系的副教授贝恩德·考斯勒向本刊记者分析,“对伊朗的意图缺乏信任,迫在眉睫的制裁导致伊朗策略性地接受了巴、土的斡旋,而在过去8个月里它一直在继续增加浓缩铀拥有量。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也推动了制裁,奥巴马受到了来自保守派的不少压力。”

“核燃料交换协议确实存在一些漏洞,让伊朗有可能继续其核计划。但美国至少应该在直接进行谴责前先检验一下德黑兰的意愿是否真实。”考斯勒对美国政府所谓的“双轨方针”表示了不满,他对本刊记者说,“巴西和土耳其作为第三方进行调解的努力,根据美国官方的说法‘基本上不是重点’。这似乎是对巴、土斡旋的一个回应,也与奥巴马一再声明的欢迎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多边外交的说法相违背。华盛顿原来似乎没有人指望过这两个国家能在几周内从德黑兰得到让步,而那是欧洲和美国在过去8个月里没有做到的。这次巴、土外交斡旋的胜利,也提醒了西方国家,它们在外交领域不再享有垄断权。”

“有了该三方协议,联合国安理会要通过对伊朗实行新制裁的决议时会变得更困难,因为巴、土是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欧文说,“这项协议似乎已经使国际社会进一步分化。”5月20日,伊朗表示:“如果(西方)发布新的对伊制裁决议,我们就不会坚守我方声明,且会取消与外界交换核燃料的计划。”同一天,巴西总统卢拉指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妖魔化伊朗,“(伊朗)一直被当做妖魔,被认为不愿意坐下来谈判⋯⋯一些人如果不树立一个敌人,就不知道怎么从事政治”。

“早在2009年10月美国就向伊朗提出过签署类似的协议,却没有成功。”欧文说。考斯勒则说:“美国政府曾要对伊朗进行全面的武器禁运,金融交易制裁,也要求禁止对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进行新的投资,都未成功,目前看来,美国不得不做出让步。”

“我相信,安理会不可避免地要实行一些新的制裁措施。但现在通过一项制裁决议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制裁的程度肯定会变弱。”欧文分析说,“制裁的主要价值将是象征性的:它们将向伊朗和国际社会表明,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至今仍然一致地对伊朗核计划表示关切。”■ 制裁俄罗斯尴尬美国伊朗石油核燃料伊新伊朗政治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