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诺三世:家族荣光下的现实难题

作者:徐菁菁

(文 / 徐菁菁)

阿基诺三世:家族荣光下的现实难题0( 5月4日,总统候选人阿基诺三世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竞选集会 )

2010年的菲律宾大选让贝尼格诺·阿基诺三世有了一个新名字:“NOYNO”。大选前8个月才匆匆决定参选总统的阿基诺三世,在这场投票率超过80%的选举中,以压倒性多数票取胜,领先位居第二的前总统埃斯特拉达近500万张选票。尽管最后的计票结果仍未公布,但6位总统候选人已先后宣布竞选失败,并祝贺阿基诺三世当选新总统。这一切恰如这个新名字的含义——“不可思议地快速上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50岁的阿基诺三世是这次大选中的一匹“黑马”。“此次大选候选人包括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前参议员维拉及前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在所有候选人中,阿基诺三世的资历最浅,他从来没有担任过决策职务,也不曾是一位出众的议员。”菲律宾政治评论人埃德温·埃斯佩约对本刊评论说,“从1998年起,他连续担任过3届菲律宾众议会议员,表现平平。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在去年8月因结肠癌病逝,他甚至不会参加竞选。”去年,阿基诺三世的母亲,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去世后,一些不满政治现状的民众哀痛之余,盼望阿基诺三世继承家族政治遗产,出马竞选。“毫无疑问,在竞选中,阿基诺三世极大得益于他父母遗留下来的良好声望。”埃斯佩约说。

阿基诺的父族为政治世家,母亲所属的科明昂科家族也是当地望族。父亲贝尼格诺·阿基诺曾任反对派领袖,是时任总统马科斯的政敌。1983年参选总统时,他在马尼拉机场惨遭枪击身亡。他的死引发的浪潮迫使马科斯提前大选,并增设副总统一职。1986年,以阿基诺夫人为首的反对党将马科斯赶下台,阿基诺夫人遂出任总统。她设立参议院与众议院,重组最高法院,制定及落实新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实现了地方官员选举。埃斯佩约指出,从1986年至今,只有两任总统在任期结束时仍然获得了较高的民意满意率,阿基诺夫人就是其中一位。

阿基诺三世最初的政治形象也是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中形成的。1987年8月,阿基诺夫人遭遇暴力军事政变,阿基诺三世曾身中5弹,迄今颈部还有一颗未取出的弹头。“在上世纪80年代那段菲律宾政坛动荡的时代里,作为他母亲的保镖,阿基诺三世赢得了勇敢的声誉。”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约翰·里纳图告诉本刊。

在里纳图看来,此次竞选中,阿基诺比其他候选人更好地打出了反腐败这张牌。埃斯特拉达早年任总统期间遭贪腐指控并入狱。比利亚尔同样丑闻缠身,被控在议员任上假公济私,并逃避参议院伦理调查。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基诺的形象显得格外清新。“在上届政府因为大规模腐败而支持率跌至谷底时,大部分菲律宾人都相信阿基诺能够扮演扭转局面的角色。”埃斯佩约说。

然而家族的荣光与选举的完胜并不能给阿基诺三世一个太平任期。他面前的道路也许并不比父辈平坦。阿基诺在竞选时说,他不支持政府提高消费税税率,认为解决当前菲律宾赤字问题在于加强现有税种的征税效率,削减不必要的公共开支。这虽然为他赢得了选民的欢心,但事实是菲律宾今年3月赤字已达14亿美元,为1994年1月以来的最大赤字水平。埃斯佩约指出:“增加增值税虽不得人心,但却使得阿罗约政府得以遏制赤字膨胀失控。阿基诺的观点可能很难得到他未来的财政部长的认同。”

“保持政治秩序和法治始终是菲律宾的第一大问题,对阿基诺也不例外。”里纳图则说,“他的能力将在对安帕图安家族的大屠杀的审判,及对棉兰老岛穆斯林自治区问题解决中被检验。棉兰老岛出现的反政府武装、私人军队及屠杀记者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关注,将会对整个国家的声誉和投资产生影响。”

此外,阿基诺三世与阿罗约之间的权力交锋也刚开始。阿基诺表示,将成立委员会,调查即将卸任的总统阿罗约是否在2004年选举中舞弊。“阿基诺阵营非常明确地表示要强力打击腐败,并暗示将追踪调查阿罗约当政9年来签署的合约和协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菲律宾问题专家埃尼斯特·鲍威尔告诉本刊,“而现在阿罗约竞选议员赢得了一个议席,在现有的菲律宾法律下,她在任期间将免予指控。”“小视阿罗约的实力必将是一个错误,她同样来自一个政治世家。”里纳图说,“她不会在菲律宾政坛上消失。”■ 菲律宾大选荣光家族难题三世时政外交现实阿基诺菲律宾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