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风云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大仙)

如果把厕所的意义上升为文化层次,的确有不少耐人寻味之处。进入21世纪,人们喜欢把什么都往文化上搭,所以提出“厕所文化”的概念也并不为过。其实,厕所文化就分两种,一种属于市井之俗,一种则为装修之雅。

装修之雅就是高级宾馆、餐厅、夜总会所常见的那种厕所,现在叫卫生间或洗手间,尤其是一些比较气派的歌厅和迪厅的洗手间,还有服务员给你开水龙头、递毛巾或纸巾,甚至给你按摩几下后背,松松筋骨。这时候你肯定觉着不舒服,心想还得给小费呀。是呀,老不给小费,人就会废了。中国人一般都特讨厌给人小费,去歌厅找小姐的除外,所以一般在高档的娱乐餐饮场合上厕所,经常都会拒绝服务员的殷勤服务,总爱说,你别管,我自己来。

还有就是高档厕所装修进入家庭,就是我们现今常说的卫浴革命。博洛尼的洁具、科勒的水龙头、海格的花洒,似乎有了这些品牌,才算洗练出中产阶层的起居风度。记得十几年前,我在装修卫生间时,就不厌其烦跟人探讨过“美标”与“东陶”的优劣。如果卫生间的地面铺上西班牙晚霞红大理石,是否就意味着拥有皇家贵族如厕的格调?抑或四周铺满诺贝尔瓷砖,作为一文化人就可以憧憬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天?

其实厕所文化的重头戏不在装修这块儿,而在市井的俗气中,包括现在愈演愈烈的女厕所走光偷拍,针孔摄像头直逼珍贵私处的恐怖,这就是新科技时代道德下滑的必然产物。我这里强调的厕所俗文化的主要现象是涂鸦,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本能的一种发泄或者显摆。

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厕所中随处可见“打倒×××”、“火烧×××”、“油炸×××”、“绞死×××”的标语,用粉笔写或用小刀刻在厕所的墙上。当然也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誓与资产阶级反动派血战到底”、“揪出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口号。在1976年天安门广场事件前后,公厕中也出现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样的悲壮格言。所以,厕所文化在一段时间的确跟政治风云紧密相连。

而不管是在“文革”也好,改革开放初期也好,厕所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群氓大涂鸦”,经常就涂这么一句响亮的话语——×××是我儿,或者我是×××他爸!这也直接派生了王朔的“我是你爸爸”这样著名而彪悍的话语。■ 厕所风云录厕所革命

上一篇: 生活镜像
下一篇: 当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