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吹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熊寥)

当风吹过0

萧雅是我的师姐,在年级里名声很大的那种。

她是那一级的班长,作风彪悍,什么事要是不如她愿耽搁了,口谈禅是“火死了”,一副雷厉风行的火象星座模样。但是单看照片,她扑闪着眼镜后面的小黑豆,又端庄温婉,气场完全不同。萧雅曾经说,不想像自己的导师一样——太像男人,到现在60多岁了,虽然魅力十足,但还是孑然一身。

在从拉萨回北京的列车上,我第一次听到有关她的八卦。大意是男生A追她,她不太愿意,和同男生A一个宿舍的W商量,短信发了好几条,每条都特别长,最后给W发了一条:要不我们俩在一起吧。W没回这条,但没过多久两个人在一起了,又没过多久,两个人分手了。当然她并没有和W就此别过,老死不相往来。她有时还会在社区里推荐W的博文和照片。他们俩都是文采斐然的那种人,同学一起聚会两个人也不见别扭。

在那趟列车上还有她的“发小”兼高中同学,却绝口不提萧雅的过去,只说,要等到她自己愿意说的时候。我依稀知道她在此之前有一段异地恋,坚持了很多年,最后不知为何不了了之,没想到她最后自己写了出来。

萧雅的初恋从高中开始,大学毕业结束,按她的话说:7年的青春,轰然倒塌。故事的开始很简单,两个优秀学生从互相不忿到互相倾慕,从此见面有说不完的话。纵然心比天高,看到另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甘愿低到尘埃里。这也解释了她为什么想要跟W在一起,在他们级里,能跟她旗鼓相当辩论的也就只有W。

考大学的时候男生少了几分,去了上海,而萧雅来了北京。萧雅是个坚定的人,大学4年,她几乎从没买过一件超过150元的衣服,因为去上海的火车票179元,只要不买这件衣服,就能去上海看他一次。而那个男生总是拒绝她去,最后考研时也不愿意考到北京来。

后来分手时男生向她解释了这一切,家庭的变故与经济压力让他只能向现实妥协。男生给她写了上百封的信,发送到一个密码是他们纪念日的电子邮箱,男生最后说,这么多年从没想过除了她还会娶别的什么人。

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听萧雅和一个男生合唱无间道,我跟别人说师姐怎么这么沧桑啊,他说你不知道么,她一直这样啊,沧桑到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跑。这个说法有点像她的头像,在苍黄的敦煌,她闭着眼仰着头让风吹散头发。头像下面还有这样一段话:忘掉你没有的东西,忘掉别人有的东西,忘掉你失去和以后不能得到的东西,忘掉仇恨,忘掉屈辱,忘掉爱情。遗忘是一场赛跑。■ 风吹

上一篇: 厕所风云录
下一篇: 声音(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