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核聚变”给奥巴马捎个口信
作者:宋晓军(文 / 宋晓军)
( 朝鲜核反应堆卫星图 )
自5月12日朝鲜《劳动新闻》宣布其成功自主开发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后,反应最强烈的是韩国媒体。韩国的《朝鲜日报》第二天专门刊发社论对此进行了分析,虽然社论中对朝鲜声称的“完全是自主技术”表示了不屑,但社论最后还是采用了“换一种眼光”的角度表示了对朝鲜可能利用核聚变发展氢弹技术的担忧。有意思的是,社论只字未提正在进行的联合国第八次审议《核不扩散条约》(NPT)大会这个背景,但如果从NPT审议大会的视角看,朝鲜无非是以“核聚变”这个噱头,给第一个积极倡导“无核世界”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捎了个口信。
1985年12月,朝鲜作为一个有20多年核开发历史的国家,在苏联的规劝下终于加入了NPT。按说所有NPT成员国在加入后都要无条件地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检查,但朝鲜却在NPT的历史上创造了一个特例,即只有美国撤出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后才能履行NPT成员国所应承担的义务。1991年9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宣布撤出在韩国的所有核武器,1992年1月朝鲜与IAEA签署安全保障协议,协议3个月生效后,IAEA专家组于同年5月进入朝鲜对7个核场址进行例行核查。1992年9月,IAEA核查员认为朝鲜隐瞒了宁边的核反应堆可以提取制造原子弹的钚239的乏燃料数量,并于1993年2月要求对其两个核废料贮存地实施特别核查。1993年3月,朝鲜以美韩要进行军事演习和IAEA对其军事设施核查威胁其国家安全为由,按照NPT第10条的规定宣布退出NPT。此举在NPT历史上再次创造了一个特例。在距朝鲜退出NPT生效前10天的1993年6月2日,美国克林顿政府与朝鲜在纽约展开第一次美朝会谈,10天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美国承诺不对朝鲜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武力和武力相威胁,朝鲜则终止退出NPT。1994年5月,朝鲜因转移乏燃料与IAEA发生摩擦,美国再次与朝鲜斡旋并于同年10月与朝鲜签署《美朝日内瓦框架协议》,协议内容有朝鲜冻结并最终拆除所有核设施,接受IAEA特别核查,作为回报朝鲜将得到重油援助和两个轻水反应堆的能源援助。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政府先是将朝鲜定为“邪恶轴心”国,接着在2002年3月公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公开表示可能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2002年12月,朝鲜拒绝了与IAEA的合作,到2003年1月朝鲜再次宣布立即退出NPT。2006年10月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之后在“六方会谈”相关国家斡旋下,朝鲜再次与美国进行接触,并表示只要美国与其签署和平协议就可以再次返回NPT。2009年5月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之后提出的重返NPT的条件仍是与美国签署和平协议。
很显然,朝鲜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可以在NPT的旋转门里来回穿梭的国家,而它之所以能创造NPT历史上一个个特例都与美国有关。人类目前虽然还没有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但是对于有过两次裂变原子弹试爆的朝鲜而言,完全可以像5个核大国当年一样继续发展聚变技术再进行氢弹原理爆炸试验。就5个核大国当年进行氢弹爆炸试验拥有的材料来看,除了用于核聚变的热核材料外,其他的朝鲜也全都拥有。而现在从国际上购买近10亿次的计算机或工作站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途径,这个级别的计算机的理论研究和模拟仿真能力远远超过了当年5个核大国的计算水平。此外,当年核科学界一般习惯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次多级氢弹爆炸的间隔时间来评估5个核大国核武器早期的发展速度,当时的美国为87个月,苏联为75个月,英国为66个月,法国为102个月,中国为26个月。而朝鲜宣称突破了核聚变技术则是其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的43个月以后。
那么朝鲜这次为什么没有像2002年10月直接向美国特使说出“有权发展核武器”那样说出“要进行氢弹试验”呢?问题在于,虽然美国在4月6日公布的最新《核态势评估报告》中仍将朝鲜作为了核打击目标,但与2002年小布什政府公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多次提到的“无赖国家”和“先发制人”相比,奥巴马政府只是4次提到了朝鲜,同时采用了“违反”或“退出”NPT这样较为谨慎的用词,因此这次朝鲜可以说是利用NPT审议大会的机会给奥巴马捎了一个用词“对等”的口信。事实上,第二天朝鲜《劳动新闻》就揭开了“口信”的真实内容:当务之急是签订和平协议。■ 捎个口信奥巴马核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