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湾的生态灾难与政治难题
作者:徐菁菁( 4月21日,燃烧中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 )
庞大的战役
当地时间5月7日晚上,英国石油公司将一个重约100吨、高12米的钢筋水泥罩放入海底。如果这个4层楼高的罩子能准确无误地将漏油点罩住的话,不仅可以避免石油泄漏的扩散,救援人员还可以通过水泥罩顶端的开口,将罩内漏油吸入停泊在海面上的油轮驳船,达到控油目的。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媒体事务官员凯利·贝尔瓦提供的信息,这是一项实验性的处理方法,从未应用于1500多米深的海底。目前,这个罩子已被放置在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处附近的海底。
将钢筋水泥罩精确无误地罩住漏油点是施工难点。英国石油公司项目执行副总裁戴维·克拉克森说:“海底漏油处几乎一片黑暗,我们需要借助潜水艇射灯定位。我们以前还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情况特殊,能否成功不能保证。”与此同时,英国石油公司已开始钻探一口减压井,以期彻底封死漏油井,但这可能需要约3个月才能完工。另一口减压井的工程也将于下周开工。
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该平台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东南约80公里处的海域。事故造成11名工作人员死亡,整个平台大约在事故发生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从4月24日开始,平台底部的管道开始不断漏油。“在钻井平台爆炸发生后的最初几天,人们相信除了供平台机械运转使用的柴油外泄外,没有发生其他的石油泄漏,平台沉没后的早期报告依然如此。”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地理和海岸科学研究专家詹姆士·考文教授告诉本刊,“有可能是海底的构造变化造成了漏油事故,最初对漏油规模的估计也仅仅是现在的1/5。”“大量的石油泄漏表明,3个自动防故障装置都没有发挥作用。”美国“野生生物捍卫者”海洋项目高级顾问里查德·查尔特告诉本刊,“自动封井器没有自动关闭;一个手动阀门没有发挥作用。而且,由于未知的原因,使用远程操控海底机器人关闭石油管道阀门的反复尝试也没有奏效。”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油井以大约以每天5000桶的速度泄漏。但一些专家认为,政府方面的估计过于保守。据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洋学家伊恩·麦克唐纳估计,墨西哥湾至少有1万平方公里水域眼下遭浮油覆盖或出现浮油。漏油速度可能接近每天2.5万桶。
( 5月3日,美国阿拉巴马州海滩,志愿者在清除油污 )
与千米之下海底的堵漏一样,遏制已漏出石油的扩散并将它们清除是另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目前,遭受浮油威胁的阿拉巴马、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4个州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岸与海洋实验室主任费利西娅·科尔曼告诉本刊,为了控制浮油,保护海岸线的盐沼、红树林和海滩,已经采取的措施包括放置浮油栅和滤网、燃烧掉浮油、铺洒化油剂等。目前,已经使用了92.3万英尺的普通浮油栅、吸附剂浮油栅,以及29万加仑的化油剂,预计还将有130万英尺的浮油栅和18.5万加仑的化油剂将被投入使用。“这么做存在着一个‘效益悖反’问题。”科尔曼指出,“大量化油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海岸线的动物栖息地免遭浮油影响,但同时又有可能对水生和海底生物造成影响。”
( 4月21日,燃烧中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 )
这次原油泄漏事故并不是发生在这一区域的第一起原油泄漏灾难。“卡耐基和平研究会”能源项目主任戴维·布维尔告诉本刊记者,1979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墨西哥东部坎佩切湾的一次油井爆炸导致了持续一年的石油泄漏,使得30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是仅次于孟加拉湾的世界第二大海湾,它经过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经过尤卡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连接,蕴藏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近代海上石油钻探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美国迪尤肯大学能源政策研究组主任、国际能源与天然气咨询机构ASIDA主席肯特·莫尔斯告诉本刊,1947年,美国科尔-麦吉公司在墨西哥湾路易斯安那州近海固定平台钻探了第一口油井,这一事件被认为是现代近海石油工业的开端。现在,墨西哥湾共有石油和天然气钻探平台3850个。布维尔告诉本刊,墨西哥湾每天生产石油173万桶,约占美国国内原油生产的31%。此外,“墨西哥湾的石油工业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并为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萨斯州和阿拉巴马州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得克萨斯大学石油与地学工程学院主席塔德兹·帕克塞特告诉本刊。
( 5月3日,密西西比州沿岸的渔民在转移捕蟹笼,躲避污染 )
同时,墨西哥湾还是世界石油工业最新装备和复杂技术的试验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就钻得更深、平台更大、产量更高进行着激烈竞争。帕克塞特告诉本刊,英国石油公司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钻井深度达水下1600米,此次爆炸的钻井平台一直以来是业界先进技术的代表。至今为止,美国法院最少已接到关于英国石油公司的26宗诉讼,这家公司正面临高达30亿美元罚款和高达120亿美元清理费用。英国石油公司3日承诺支付全部的清理费用和“必要的、合理的经济赔偿”。
“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
( 5月7日,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清理工作继续进行 )
历史上,美国曾发生过两次特大原油泄漏事件。1969年,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岸发生10万桶原油泄漏事故,导致沿岸60多公里遭到严重污染。1989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在阿拉斯加海域发生泄漏,当时共有25.7万桶原油流入威廉王子湾。而现在,这两起事故在此次原油泄漏事故面前显得有些不值一提。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称为“潜在的史无前例的环境灾难”。
5月7日,浮油已扩散至距离路易斯安那州大约100公里的尚德卢尔群岛附近海域,迫使政府官员关闭了那里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美国环境保护署副署长鲍勃·珀西亚塞普在接受采访时说,钢筋水泥罩有望收集相当数量的漏油,但周边环境已受到“显著影响”,即使“现在止漏”也无济于事。他说:“我们眼下做的一切旨在继续减少环境受损程度。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环境受到破坏无可避免。”
( 5月3日,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海沃德在华盛顿参加漏油事件讨论会 )
“要了解原油泄漏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首先要对墨西哥湾西北岸复杂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有所了解。”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岸与海洋实验室主任费利西娅·科尔曼告诉本刊,“这里的生态环境为当地渔业、娱乐业和商业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商机,如果它遭到破坏,这意味着,我们会失去几乎一切。”
墨西哥湾西北沿岸地质海岸广阔的潮沼、沙滩、红树林,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每年,还有大量的候鸟经过墨西哥湾从南美迁徙到北美,而现在,正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目前已在该区域发现掉队候鸟和搁浅海龟,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现象是石油泄漏造成的。“直到浮油的主体袭击海岸,我们很难预测泄漏对潮浸区(注:被潮水淹没的地区)野生动物的影响。”“野生生物捍卫者”海洋项目高级顾问里查德·查尔特告诉本刊,“但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湿地的原油会沉淀到淤泥之中,而各层的沉淀又会因为新的不断涌来的潮水被埋葬在湿地里。因此在这些区域,原油可以存在20年之久。”
原油泄漏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对墨西哥湾的渔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5月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从密西西比河口至佛罗里达彭萨克拉湾的联邦水域禁止捕鱼10天。4天后,禁捕区域进一步扩大,占到墨西哥湾联邦水域的4.5%。禁捕时间也延长至17日。
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地理和海岸科学研究专家詹姆士·考文教授告诉本刊,墨西哥湾丰富的河口鱼种为商业和娱乐业提供了大量资源。这里有以鳞油鲱和海湾鲱鱼为主要产品,产量排名全美第二渔场,虾产值居全美第一。“如果原油停留在近海,就有可能影响到墨西哥湾北部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近海丰富的红绸鱼资源,海湾东西两侧则生活着数百种鱼。如果泄漏的原油侵袭到海岸沼泽和湿地,就会对以此为孵化温床的牡蛎和蟹类造成巨大影响。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即将于6月1日到来的大西洋流域飓风季。在飓风的影响下,含盐湿地沉积的石油甚至有可能被带到沿岸的稻田和甘蔗田,对农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我想每个人都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事态的发展还会更加严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岸与海洋实验室主任费利西娅·科尔曼告诉本刊,“与1989年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泄漏不同,那次,石油泄漏的总量是一定的,而这次,人们不知道完结点到底在哪里,不知道泄漏的最终规模,以及要多久才能清除浮油。显然,受害的将不只是现在的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海岸。最终石油泄漏的影响将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多久能够堵住泄漏点,二是天气因素是否会加快石油的扩散,另外还要看石油是否会被墨西哥湾环流卷走。如果被卷走,它有可能污染佛罗里达的珊瑚礁,向东部扩散,甚至还有可能被带入大西洋。现在,这股环流在漏油点南部40英里处,并在缓慢地向北移动。”
更令科学家们担忧的是石油泄漏对环境影响的长期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者刚在上周一次会议上指出,1989年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泄漏至今还在持续地影响着位于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湾。”“野生生物捍卫者”海洋项目高级顾问里查德·查尔特指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甚至在该报告中指出,要使威廉王子湾要回到石油泄漏前的状况,是“不可操作的”,也是“生态学上不实际的”。阿拉斯加荒地保护联盟发言人苏尔鲁斯科称:“泄漏的石油从未被清理完,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能清理完。”漏油事件使阿拉斯加地区曾经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从此一蹶不振。
近海石油开采:两难选择
此次石油泄漏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是一次极不凑巧的意外。3月31日,奥巴马刚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发表讲话,宣布将开放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墨西哥湾东部及阿拉斯加部分海域多个油气田的开发,其中多个区域都是多年来首次允许开采。“卡耐基和平研究会”能源项目主任戴维·布维尔告诉本刊,奥巴马的近海石油开采计划包括了从特拉华州到佐治亚州漫长海岸线的广阔区域,及位于佛罗里达州东部的墨西哥湾地区,但开采点必须在距海岸125英里之外。同时,整个美国西海岸将仍然禁止开采石油。
在过去的近30年里,近海石油开采在美国一直是一个禁区。美国迪尤肯大学能源政策研究组主任肯特·莫尔斯是包括美国在内的6个国家政府高层的能源问题顾问,他告诉本刊,美国国会和总统都有权力对近海石油开采颁布禁令。1969年,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岸的重大石油泄漏事件使石油开采安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1982年,美国国会颁布禁令,禁止开采西海岸石油,次年,国会再次冻结了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东部的开采。”1989年,埃克森石油公司邮轮泄漏直接导致了第二年,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禁采令,禁令有效期到2002年。1998年,克林顿又将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
奥巴马在3月31日的讲话中指出,确保美国能源安全是其首要考虑,开采近海石油能够减少美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美国经济建立在廉价的能源供应上。”肯特·莫尔斯说,“而现在石油价格和来源都成为问题。奥巴马的政策既是出于对价格的考虑,也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在美国成熟的技术条件下,开采近海石油比进口石油更有效率。”能源咨询师迈克尔·林奇指出,据美国国家矿产管理局的估计,奥巴马打算开放钻探的三个区域的潜在石油储量在45亿至220亿桶之间,而现在美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200亿桶,从这个角度看这无疑是重大的开放。但是他强调:“对潜在资源的估计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误导,潜在石油储量指的是在非常长的一个时期可能开采到的石油量,讨论它就像对着没有播种的果园预估丰收。”“新的开采项目是否会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取决于有多少石油将被开采出来,以及美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有多快。”肯特·莫尔斯说,“鉴于石油价格总体增长的态势,即使新开发出大量石油,其对价格的影响也是微弱的。”
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的决定背后还隐藏着共和党、民主党两党在石油开采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利益的交换。代表工业大企业利益的共和党一直反对奥巴马的减排政策。“奥巴马总统一直在努力推动减排,但是国会内一些人一直反对控制排放,主要因为美国的经济仍然依靠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布维尔说,“奥巴马需要国会中更多人的支持以通过他的气候变化法案,他同意开采近海石油是为了拉更多的赞同票。其实,在他竞选时,他就支持有限制的开采近海石油,现在的政策调整也是其承诺的履行。”
对奥巴马近海石油开采政策的争议广泛存在于美国公众、学界和政界。“政策的支持者认为,近海石油开采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他们对美国每年花费3000亿美元,甚至从中国和其他国家借款购买海外石油而感到担忧,希望美国能够在能源上自给自足。”“卡耐基和平研究会”能源项目主任戴维·布维尔说,“但开采近海石油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举例说,弗吉尼亚州大西洋海域的石油产出仅仅够美国全国消费两天。”
环境保护主义者一直是近海石油开采政策坚定的反对者。“钻井平台产生的钻井泥浆等废料总是被例行公事地扔在墨西哥湾和其他地方,日复一日地污染海洋。”“野生生物捍卫者”海洋项目高级顾问里查德·查尔特说,“石油开采导致的陆地下陷已经吞噬了美国沿岸的大量湿地,超过400种敏感的野生物种必须在40家全国或州野生生物救济站和保护地里生活。”
现在,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的悲剧给了反对者最为有力的例证。事故发生后,白宫称将暂缓在新区域钻探的计划,一切要等到事故的原因和影响水落石出之后再进行。“现在,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已经成为影响美国近海石油勘探政策的最主要因素。”得克萨斯大学石油与地学工程学院主席塔德兹·帕克塞特指出,“1969年的加州石油泄漏曾叫停了整个西海岸的石油钻探。”
“卡耐基和平研究会”能源项目主任戴维·布维尔正是在1969年石油泄漏事故后的环保大风潮中决定投身环境律师事业的。他指出:“奥巴马说,新的钻探将使用新的安全装置以防止泄漏,他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他政策的声明。但一些国会议员正在重新考虑他们对近海石油钻探的支持,该项政策的反对者也变得越来越强硬和激烈。现在这场灾难造成的政治影响还未可知晓,它部分取决于石油泄漏最终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国的渔业、旅游业、沿海的生态以及整个经济。”
“奥巴马总统此前已经向壳牌发放了在北冰洋钻探的许可,现在,英国石油公司的平台爆炸暂停了发放其他许可,却没有对北冰洋开采产生影响。壳牌的钻探在几周之后就将进行。”里查德·查尔特担忧地指出,“北冰洋的生态环境极其敏感,而目前尚没有应对在布满破碎冰块的海洋中清除泄漏石油的技术。而一旦浮油处于大冰盾之下,它们将很难被监控,也不会被风化,这意味着冰盖之下的污染有可能持续一个世纪之久。”
“我个人觉得,使用着全球20%石油产出的美国如果只是为了保证美国利益而不进行国内开采是一件毫无诚意的事情。”得克萨斯大学石油与地学工程学院主席塔德兹·帕克塞特说,“这么做意味着把本来因由我们承担的石油泄漏和环境问题转嫁到其他更贫穷的,没有保护的国家。”■(文 / 徐菁菁) 海洋污染生态灾难原油分析难题墨西哥湾政治石油污染原油美国原油石油美元石油石油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