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依轩的家具缘分
作者:李晶晶( 冯耀辉 )
“你来看这把椅子,这是我去年刚从纽约佳士得拍卖回来的。”冯耀辉很兴奋地指着一对紫檀南官帽椅中的一把让本刊记者看。这把椅子的靠背板雕刻出花瓶的造型,上面有一蝙蝠(福),结盘长(长久连绵),挂双鱼,寓意福寿有余,是清代盛行的吉祥装饰。“第一把是20年前从天津买回来的,这两把原是一对。去年拍卖的时候,碰到一个人也非常喜欢,和我一直在顶,我是有理由要买回来,他没有理由呀,最后争到23万美元成交。对于单把椅子来说,这个价格非常高了。”冯耀辉又指着另一把躺椅说,“这把紫檀躺椅也是最近在拍卖会上买来的,和我另一把恰巧也是一对。另外还有一个柜子正在配对,如果能买到,将会是轰动家具界的一件大事,不过暂时还不能透露啦。”冯耀辉的身份是企业家、投资家,平日里话并不多,可是只要谈到他的家具收藏,尤其配对这类奇闻,他就显得很兴奋。
与冯耀辉的见面约在了他位于香港都爹利街钻石会里的两依轩古典家具艺术馆。说是艺术馆,倒不如用“家具仓库”形容来得更贴切。这里可以看到各类黄花梨、紫檀的大件家具和小件器物,多数家具都是“成双成对”的。由于家具摆放太多,参观者行走都成了问题,所以这家艺术馆并不对外开放,只在有朋友来的时候,冯耀辉才会特意打开。
“现在摆出来的大约是2/3吧,其他的暂时只能放在库房。这里很多家具收藏了差不多30年,从1980年开始的。”冯耀辉向本刊记者回忆道,“最开始我不是特意收藏,是自己家里买红木家具使,用不坏,不想用了拿去卖,还可以卖到买时的价格。而买老外的沙发,用了想再卖,就没人要了。买红木家具比买老外的东西划算,当初是这个心态。后来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那本书出来后,一看书,不对呀,红木与黄花梨、紫檀还不是一回事。这才逐渐转向紫檀、黄花梨家具的收藏。”
冯耀辉的收藏来源与内地的藏家不太一样,他自己很少会去最基层的市场挑选,大部分家具是从香港恒艺馆的王就稳手中购得。王就稳是古典家具交易的行家,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荷李活道经营古典家具生意,他是一直坚持到今天的为数不多的行家之一。冯耀辉的这种收藏模式,与西方收藏家通过艺术品经纪人先对藏品进行筛选,将品质好的家具集中在一起,再让客人来挑选的方式十分相似,这样就能保证家具收藏的整体水平。在30年的时间里,王就稳帮助冯耀辉建立起今天颇具规模的收藏。
“我是行家,做生意的,冯先生收家具,当时常常来我的仓库里翻来翻去地‘淘货’。”王就稳笑着说,他和冯耀辉的关系既是商家与客人,也是几十年的朋友。“那时候和现在不太一样,内地有专门的人找到家具往香港运。货到我们这儿来的时候都全部是散的,比如一个椅子是全部拆开,一条一条用草包着,拉过来再组装给我们行家看。我们则根据各自需要进行挑选,完后收拾、加工,再让客人来看。以前荷李活道有很多古董家具店,现在主要经营家具的就剩下两三家了。中国客人还是喜欢硬木家具,而这些家具的量本来就不多,藏家买进后很难再拿出来卖,就像冯先生他们这样,买来的家具完全是为了收藏和家里使用,所以能流通的量越来越少。原来很多经营家具的现在都改卖艺术品了。”
( 紫檀清式扶手椅(18~19世纪) )
冯耀辉指着一对黄花梨透雕门方角柜告诉本刊记者:“这一对柜子差不多20年的时间才凑成。90年代中期王先生从江南地区找到其中一件,我买下了,就是这一件颜色稍深一点的。当时我们看它的形制,感觉可能是原制对柜的一件。”冯耀辉所说的这对黄花梨方角柜比一般的柜子深,左右隔仓并不对称,而且隔仓的尺寸又不一样,既通风又密闭,可能是有特殊的用途。“这种对柜(或其他成对或套装家具)在分家产时被拆散分离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各自东西、遭遇有所不同的时候,经过数十年或更长时间后,通常会造成不一样的表面皮壳,在这对柜子上就能看到这种情况。”王就稳说。
2000年冯耀辉将他的藏品结集出版了《两依藏玩闲谈》,其间藏品不断增加,到2006年又出版了《两依藏》一书,将黄花梨与紫檀家具分门别类成册。随着这两本书的出版,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书一出来就很透明了,商家们有目标。人家都知道我哪件东西落了单,他们会按图索骥,去找与我书中能配对的,一旦找到,人家就会来找我。因为只有卖给我,价格就可以卖得高,而且我也肯定会买,他们就抓住了我这个心理。”冯耀辉说,“另外那一件黄花梨方角柜,差不多是在买下第一件后15年出现的。当时有人来找我,说看了我的书,知道我有这么一件东西,他有另外一件,问我要不要。我一看真的是一对,但是要价很高,可那个时刻,你会不顾一切,要将它们买下来。你想想,几百年前原本一对的东西,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被拆散,最终能在我这儿将它们再凑到一起,你说是不是该买下来呢?”
( 黄花梨嵌百宝南官帽椅(18世纪) )
在冯耀辉看来,收藏首先需要有耐心,其次才是有缘碰到。在两依轩艺术馆里,有两件尺寸很大的紫檀插屏式屏风,长140厘米,座宽93厘米,高210厘米。大型座屏已经很罕见了,紫檀制作的又更是稀珍,这件雕刻装饰风格与18世纪专为圆明园制作的那批家具陈设有一定的关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大量运用西方风格的叶沿纹做装饰。此外,还有蝙蝠和蟠桃的雕刻装饰,寓意福寿双至,想必这个屏风曾经作为祝寿用的吉祥贺礼。圆明园家具在研究上实际上还是个空白,只是近些年由于商业需要,一些露面的拍卖品都愿意尽可能打上圆明园的标记。冯耀辉很是得意:“这两个屏风,全中国不会再有第三个出来,故宫都没有那么大的。原有的那位藏家在卖其他东西的时候与我相识,后来他的经济情况越来越不好。我说,你什么时候需要帮忙的时候就找我,就这样,我跟了它们10多年,最后陆续被我购买。”
冯耀辉的运气总是比别人要好,常与他希望得到的家具不期而遇。事实上,他在这些家具的收藏上投入了很多情感。他说:“这个故事特别奇怪,20年前,我买这个紫檀梳背扶手椅的时候本来是一对的,卖我的那个人现在都过世了。当时我跟他说,你把这对椅子收拾一下,我过几天来取货。几天后,当我去付钱提货的时候,他告诉我椅子让人偷掉了一把。我说你不要跟我玩这个把戏,他说这是真的,你可以不买,那把椅子放在店门口被人顺手牵羊了。当时价格是4万元一对,我问他那剩下一把多少钱,他说2万块。不成对的价格是不应该这么高的,我一咬牙,还是买了。”
( 黄花梨折叠炕桌(16~17世纪) )
这把紫檀矮背南官帽椅带有典型的江南地区的风格,典雅而婉约。江南地区是明清两朝家具生产的重镇,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其中苏州、扬州、杭州等城市都是当时风云际会的文化和商业之都。椅子有不少部件利用二手紫檀制作,可见当时紫檀的缺乏。由此可以断定,这把椅子是18世纪晚期或19世纪初期的作品。冯耀辉说他从来也没忘记过那把意外丢失的椅子,“心里总有牵挂”。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20年后,在美国旧金山一次拍卖会上,他终于遇到了那把被盗走的椅子,最后花了20多万美元,“显然这次咬牙比上次咬牙更厉害”。
这种故事在外人听来都和天方夜谭一般,但在收藏界算是一种常见的缘分。20多年对一个人来说时间不能算短,但你要相信这个缘分,人有缘分,物也有缘分。
( 紫檀南官帽椅(18~19世纪) )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的黄金年代,这个时间大约维持了10年。到了90年代,家具流散出来的越来越少,收藏家却越来越多,价格一直在上扬。冯耀辉说:“我觉得1996年纽约佳士得的加州博物馆中国古典家具的专场拍卖是一个分水岭,107件,其中37件是小件,拍卖结果,折合人民币1亿多元。当时出现过一个黄花梨的大地屏,是经过王就稳卖出去的,那件明末黄花梨大理石插屏式屏风(高215厘米)以100万美元创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纪录。在10多年前,这个价格给所有人一个震撼。国外以及香港地区和内地都同时看到中国古典家具这个市场。”从这时开始,内地的拍卖行相继成立,古典家具就成了收藏界广泛的话题,随后每年能看到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家具,内地拍卖公司也隔三差五地组织家具拍卖。
此时,冯耀辉反倒放缓了收藏古典家具的速度,王就稳说:“现在已很难找到好家具,即便找到我们也要过心理这一关。原来卖出去的100多万元的家具,现在可能涨到300万、500万元,我也要想一想应不应该买。1993年的时候我收到了不少好东西,当时赚了不少钱,当时只是当时的价钱,现在有些东西永远也买不回来了。原来100多万元的现在都几千万元了,所以
( 紫檀插屏式座屏风(19世纪初) )
( 紫檀梳背扶手椅(18~19世纪) )
( 王就稳 )
( 紫檀插屏式座屏风(底座19世纪初) )(文 / 李晶晶) 缘分家具两依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