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0( 朋客教母维维安·威斯特伍德的设计作品摆放在肯辛顿宫最富丽堂皇的“国王大楼梯”上 )

“很久很久以前,王宫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童话常常这样开了头,接下来的情节多半是公主被邪恶的后母迫害,逃出王宫躲进森林,得到会说话的动物和施魔法的仙女的搭救,最后遇见白马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其实,早期的童话结局往往很黑暗,18世纪奥诺伊夫人、查尔斯·佩罗、格林兄弟等人的作品是最早成书出版的童话,其中不乏砍头、杀戮等情节,并非迪斯尼童话般甜美。现实中,幸运的公主屈指可数。去伦敦肯辛顿宫看那里正在举办的时尚艺术展《魔宫》(The Enchanted Palace),就知道肯辛顿宫里住过的7位Princesses(公主、王妃、王后、女王)没一个幸福。

《魔宫》是一个别致的展览,策展人邀请英国当下最红的时装设计师维维安·威斯特伍德、威廉·坦派斯特(William Tempest)、Aminaka Wilmont、帽子设计师斯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品牌Boudicca、时装画家兼舞美设计师谢蓉(Echo Morgan)以玛丽女王、安妮女王、卡罗琳王后、夏洛特公主、成为女王之前的维多利亚公主、玛格丽特公主、戴安娜王妃为灵感缪斯,每人“承包”一个房间或区域,根据前主人和历史进行重建、创作。主办方之一是著名的Wildworks剧团,制造戏剧效果是长项。他们利用宫廷的建筑和内装饰特点,配合电脑特技、音效、表演、灯光、影像画面,使整个展览弥漫着诡异忧伤。观众穿过散布着历史细节和线索的房间、长廊、楼梯,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参观展览如同看《麦克白斯》之类的宫廷戏。

肯辛顿宫坐落在肯辛顿公园一角,部分对公众开放;肯辛顿公园与海德公园相连,是伦敦市中心的桃源胜地。肯辛顿宫建于17世纪末,当时这一带还是伦敦郊区,最初它是威廉三世和玛丽女王二世夫妇的私人乡村宅邸,后来经过建筑大师克利斯托夫·仑的改造,成为王室寝宫。在今天,公众和游客对肯辛顿宫的兴趣不亚于白金汉宫,因为英国王室的形象代言人戴安娜王妃离婚后住在肯辛顿宫,一直到巴黎车祸身亡。戴安娜去世,公众在宫门外堆满了鲜花、塑料花,在果酱瓶里点燃蜡烛,栏杆上挂满卡片,将肯辛顿宫变成释放公众情绪的纪念堂,在英国历史上这还是首次。从流行文化的角度讲,肯辛顿宫更富有偶像色彩。

参观《魔宫》,要先从肯辛顿宫内的一道后楼梯走上去。从前,后楼梯是佣人们使用的。在低沉的声音引导下,来到第一个展厅“王室的忧愁”,这曾是玛丽女王二世(1662〜1694)的卧室。蓝色的房间华丽而恐怖,灯光异常暗淡,梳妆台上放了大量玻璃瓶和塞子,亮晶晶的。巨大的四柱床上空,悬挂着一条蓝色丝绸长裙,裙子上缀着数百粒水晶。裙子名为“眼泪之裙”,水晶象征眼泪。裙子和房间的设计者是2007年度时尚艺穗奖(Fashion Fringe)得主,夫妻档组合Aminaka Wilmont,他们要在玛丽女王的卧室里制造“不可言状的恐惧”,以此表现女王一生的艰辛。玛丽女王33岁死于天花,她痛苦、恐惧的根源来自没有子嗣。她是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和荷兰王子威廉出于“执政者的理由”(指替政府的不正当行为辩护)而缔结了婚姻,婚前她听说威廉患有哮喘,沉默寡言,还驼背,大哭了两天。不过相比大多数王室婚姻,他们的婚姻不算坏。夫妇二人都是真正的鉴赏家,玛丽尤爱青花瓷,在肯辛顿宫内摆满了蓝白花的瓷器。出于政治和宗教原因,玛丽与夫婿、妹妹联手逼父王退位,在道义上让自己陷入“篡权”的境地。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她和妹妹安妮也闹翻了。安妮女王(1665〜1714)一生离美满也很遥远,她生了17个孩子,12个出生就死了,其余5个没有一个成人,都在童年时期夭折。Aminaka Wilmont在玛丽女王的卧室里摆放瓶子,是依据服丧期间要收集眼泪的传统习俗,观众可以在瓶子上留一张纸条,写下自己最近一次流泪的时间。

在成都出生长大,尚在圣马丁艺术学院上学的谢蓉(Echo Morgan)为德国安斯巴赫的卡罗琳公主(1683〜1737)设计了一条18世纪风格的撑裙。裙子用透明纸和柳条做成,上面绘满古董风格地图,穿着它的木模特儿脚上安了轮子,似乎经历了漫长的旅行。1705年,卡罗琳公主乘船来到英格兰,与威尔士王子、后来的国王乔治二世结婚。爱吃巧克力的卡罗琳身材修长,一头金发,聪明灵活,可谓人间尤物;她附庸风雅,搜集了很多范戴克的绘画,喜欢和哲学家、文学家们聊天,资助了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对亨德尔很“忠实”(她儿子不屑的评论)。她在宫廷里开舞会,呼朋唤友打牌时下的赌注比国王宫廷里的还高,总之让宫廷变得十分有趣。卡罗琳擅长政治谈判,深深懂得如何讨好男人的欢心以便施行自己的政治影响,实际掌握了英国王室。她一切以政治为重,从她打压威尔士亲王的种种手段很难看出他们是母子关系;同样因为政治,她一生都不对丈夫的风流韵事大惊小怪,容忍国王52岁还远赴汉诺威寻找情妇,丈夫写信要求她一定要喜欢他的情妇,她也能忍耐。卡罗琳临死前,丈夫哭得像个泪人,说“我从未见过一个能配得上给她结鞋带的女人”。这番告白对将死的人似乎起不到安慰作用。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1( 维维安·威斯特伍德 )

肯辛顿宫里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细节是“国王大楼梯”,分配给了朋客教母维维安·威斯特伍德。威斯特伍德在楼梯上摆了她标志性的大蓬蓬裙,仿佛某位下楼的公主;但又只是一条裙子立在那里,不见头和身体,更像一个幽灵。楼梯旁的墙壁绘满壁画,画的是国王乔治一世的宫廷,国王和宠臣、情妇、侍卫们站在栏杆后向下瞧威斯特伍德的时装,很有戏剧感。礼服是威斯特伍德为叛逆公主夏洛特(1796〜1817)设计的。夏洛特短暂的一生大喜大悲。她的父亲是食大如牛、嗜酒如命、醉心建筑和时尚、胖得像卡通怪物的国王乔治四世,为了解决债务危机才娶了自己的表妹。夫妻俩从第一次见面就吵架,互相侮辱,常年分居,各有各的情人。作为女儿,夏洛特一生似乎只做了一件事:交替着做父母要挟对方的人质。夏洛特20岁结婚,新郎英俊洒脱,但幸福总是不长久,一年后她死于难产。由于她的猝然离世,日后的维多利亚公主才有了继承王位的机会。胖乎乎的夏洛特公主被父王当男孩般养大,个性坦率反叛,说话做事不计后果,是汉诺威王室的小燕子。她支持辉格党,顺应了民意,因此深受民众的欢迎。她死后,伦敦市民都自发穿上了黑色丧服。

维多利亚公主(1819〜1901)的卧室由年轻设计天才威廉·坦派斯特设计。维多利亚的伯父、国王威廉四世驾崩那天晚上,公主睡在这间卧室里,天亮后她成了一国之君,这意味着她获得了自由。维多利亚的父亲不是国王,是先王的第四个儿子。她出生在肯辛顿宫,一出娘胎就受到种种束缚。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只不过那些不如意落到皇族头上就被放大了。先是取名,父母为她取名维多利亚,但国王威廉一定要给她一个俄国名字——亚历山德拉,最后一折中两个都用了。维多利亚8个月大父亲即去世,全家被总管、爱尔兰人康罗伊控制。母亲与威廉素来交恶,互相攻击,从来不顾及对方体面。维多利亚在11岁被假定为王位继承人,威廉就在一次宴会上对百位宾客说,我要多活一些时候,以免早死了维多利亚未满18岁即位,可恶的弟媳妇要当摄政王。母亲未经国王许可,擅自接管肯辛顿宫,还说王宫是罪恶的温床,不许女儿进宫。这激怒了威廉,他便四处散布弟媳妇和其管家之间的风流韵事作为回敬。这些钩心斗角和流言蜚语让维多利亚难堪,她未成年时期的生活自然远远谈不上幸福。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2( 《魔宫》展览场景之一 )

而最令她痛恨的是母亲与康罗伊的关系。史学家一般认为,康罗伊是维多利亚母亲的情人。他野心勃勃,一心想在维多利亚登基后“垂帘听政”。他私自为维多利亚母女出行策划超规格的仪式,引起国王的愤怒,国王下令降低接待维多利亚公主的规格,维多利亚自然对康罗伊极为不满。维多利亚18岁生日过后第28天,威廉去世,康罗伊和母亲摄政的算盘落空。维多利亚也大松一口气,她早就渴望挣脱母亲与康罗伊的束缚。做了女王后,她采取的第一个体现君主权威的行动便是彻底消除二人的影响力,驱逐康罗伊出宫,哪怕母亲为此伤心欲绝。此后她再也没有回过肯辛顿宫。

威廉·坦派斯特以维多利亚的童年为灵感,在卧室里放置了大量手工折的纸鸟,象征小公主在隔绝环境中度过的孤独童年。半空中,2000只纸鸟“缝制”成一件飞翔的长裙,表示维多利亚即将永远离开肯辛顿宫的喜悦,和权力在握的踌躇满志。走进这间卧室,能听到女仆在念故事,那是当年维多利亚小公主睡觉时听的。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3( 展出玛格丽特公主(左)和戴安娜王妃的礼服 )

对现代人来说,肯辛顿宫最著名的主人是玛格丽特公主(1930〜2002)和戴安娜王妃(1961〜1997),她们分别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充当了王室的娱乐明星,是拘谨、古板的英国王室贡献出来的全世界最著名的封面女郎。玛格丽特是英国最早穿迪奥“新风貌”裙装的人,戴安娜则通过穿欧洲、美国平民设计师的服装将自己打扮成“人民的王妃”。戴安娜刚嫁入王室的时候很不习惯,玛格丽特曾给她诸多建议,是她的心理医生。她们都是美人儿,爱情、婚姻皆不顺利,个性颇有相似之处,任性叛逆,不愿遵守王室的清规戒律,是派对动物,追逐平民化的时尚,喜欢和明星交往。《魔宫》展出了两件她们穿过的礼服。设计师用白桦树“种”出一片树林,林间放了两个鸟笼子,笼门打开,穿着礼服的木模特站在里面,遥遥相对,如同演一场戏,意味深长似乎暗示了她们后来的关系——戴安娜在电视上公开批评查尔斯王子,玛格丽特从此视戴安娜为路人。

展览把当代时尚和历史编织在了一起。英国著名品牌Boudicca素来离经叛道,时装广告片都按凶杀案现场的风格拍。这次他们把弯曲铜片做的抽象模特儿挂在肯辛顿宫华丽的水晶枝形吊灯上,还把内衣与王室的洛可可钟表摆在一起,要说的是——内衣的设计如钟表一样需要精确。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4( 《魔宫》展览之“失去的童年” )

Wildworks剧团的总监比尔·米切尔(Bill Mitchell)说,肯辛顿宫里发生的故事是真正的童话,公主、王妃的爱与恨、惊喜与悲伤、秘密与嫉妒是艺术和戏剧创作的丰富源泉。只是公主的童话多以悲剧结尾。还好帽子设计师斯蒂芬·琼斯带来些许幽默气氛。琼斯没有为公主们设计帽子,而是为宫里18世纪的哲学家、科学家胸像制作了一系列帽子。他在牛顿爵士的卷发上戴了一顶有金苹果装饰的帽子,在诸多阴暗中让人眼前一亮。■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5( 玛丽女王二世 )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6( 安妮女王 )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7( 戴安娜王妃 )

肯辛顿宫里的童话故事8( 玛格丽特公主 )(文 / 李孟苏) 戴安娜王妃肯辛顿宫肯辛顿维多利亚公主维多利亚童话故事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