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顽主的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厚重的中式八仙桌,华美的英国备餐柜,搭配天蓝色藤椅,氛围活跃起来 )
“社会闲散人员”赵亮住过北京大院里的苏式单元宿舍、欧洲古老大宅、北京早期的商品化别墅,“都是大房子,现在不想住了,没劲”。千帆过尽,他如今返璞归真,住在北京西北郊一个著名别墅小区的公寓里,面积不到150平方米。“我家的家庭成员只有我和太太,核心家庭住别墅很累,很多空间都被浪费了,最后成了朋友度假的地方,对主人反而没意义。”
赵亮其实挺忙。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下海做“倒爷”,后来开公司、办工厂,90年代偶尔看到一套英国克里斯蒂拍卖行出版的古董家具画册,为之着迷,深陷其中,干脆在成都开了西式古董家具行。“欧洲古董家具在制作和设计时的第一要素是舒适性和美感,这一点和中国古董家具有很大不同。中国古董家具首先考虑的是木料,一定要用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名贵木材,而欧洲古董家具更崇尚木材本身自然唯美的曲线、细腻的原始纹路,展现精美的手工雕琢,所以木材多为樱桃木、胡桃木、橡木、核桃芯木等本地木材,原料价格并不贵。出于这样的制作理念,欧洲古董家具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远大于中国古董家具,你坐明清的太师椅、圈椅试试看,舒服程度实在不敢恭维,它们充其量就是摆在家里撑面子而已。”持有这种观点,赵亮主要收藏欧洲贵族在乡间宅邸里的家具,“我是天天盼着出败家子,好买他们祖先留下的家具。宫廷的家具带有大量铜镏金的装饰细节,需要气势宏大的空间,放家里不伦不类,太炫耀了”。
古董家具经过百年沧桑,该坏的早坏了,该裂的也裂了,早就折腾够,留到现在不会再坏了。赵亮也折腾够了,“经历了太多,现在只想越简单越好”,他把生意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比如帮开高尔夫俱乐部的朋友设计会所的家具陈设,参观欧洲古董和奢侈品展。既是返璞归真,家里也不用铺张,有节制地奢华一下就可以。
赵亮认为150平方米的面积是够用了,开发商造的公寓里永远不会有让你惊喜的格局,空间多少总要改动一下。原来的格局里有道长走廊,书房的门开在走廊里。书房怎么看都不顺眼,面积小不说,又是一副庸常样子,只能摆一个书架,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跟唱老戏似的。赵亮毫不犹豫将书房的门做了改动,开向起居室,走廊的墙壁向书房里拓展了一个书架的宽度,把内书架改成外书架,这样就在走廊里做出了一个陈列架,于是家里多了个艺术品陈列柜。
让房间更明亮,视线更开阔是公寓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书房和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隔墙被打掉。起初赵亮夫妇想做木隔断,定金都交了,又觉得那不是“我家的”,改成玻璃墙是受到公司用玻璃隔断的启发。玻璃墙通透,光线好,书房和起居室间用了透明的玻璃墙,再配一卷百叶帘。厨房和餐厅间的玻璃墙不能用透明的,改为浅咖啡色,“晚上坐在餐厅里不开灯,就着厨房里漏出的光影喝点小酒,特舒服”。
( 厨房和餐厅之间的玻璃墙为浅咖啡色 )
“我没找设计师。装修,全是骗人的。设计师动不动在家里给你放个罗马柱,罗马柱能放家里吗?钱用在墙上没有意义,因为再好的壁纸、涂料几年后都会开裂。所谓的装修只有这两处,我用两个小时就定下来了。”然后他们夫妇选好最普通的木地板,最普通的墙面漆,就拍拍手出去玩,算着该交房了才回来。
现代公寓与壁纸、护壁板、石膏花饰吊顶等欧洲传统家居装饰元素不兼容,所以赵亮将房间里的墙壁设为中性色调——淡黄色。赵亮和妻子何雪蓉的室内设计原则是照顾“我们的那些古董家具收藏”,古董家具颜色深,不能用白墙,否则对比太强烈,视觉上不舒服,加点黄起过渡作用,“它是万能色,是艺术品和家具最好的背景布”。他收藏了大量艺术品,挂毯、瓷盘、绘画,都是准备挂在墙上的。“有些人不舍得用墙壁,墙上不能钉钉子。没有装饰品的墙面看上去很完整,可有什么意义呢?除了制造出干净但过于枯燥、毫无生气的环境,没有留下生活的痕迹。我绝不以为整洁就应该排斥人情。钉子眼,几年后重新刷一次墙就把瑕疵补好了。”他说。
( 起居室和书房之间改为玻璃墙,光线更明亮,视线更开阔 )
深色的老家具不能用浅色地板、踢脚线,此乃大忌,否则会有地板浮起来的错觉。木地板有深色的木纹,没有上任何防止划花的涂层,看上去很旧。家里养了大狗,赵亮不愿因为地板问题限制狗的行动。他也不想做个挑剔的主人,为保护木地板要求客人尤其是女客进门时换鞋,因为让女客人脱鞋破坏了她们服装的整体美。
赵亮的合作伙伴是荷兰资深古董家具商,与西欧各国世袭贵族多有交道,时常出入他们在乡间的祖宅,他就这样接受了艺术和设计教育。他认为欧洲乡村风格的精髓不是碎花、荷叶边、鹿头——“那是装修公司的设计师现学现卖的皮毛”,而是舒适,以及对宫廷繁复的不屑一顾。舒适则需要实用主义,“地板就该接触鞋底,墙上就该挂上画,该钉钉子时就打眼”。他又学会了贵族们在强调家居实用性的同时,对老旧细节的独具慧眼。赵亮的家里摆了很多古董家具,却没有把它们纯粹作为装饰抑或说是炫耀,“我看不上这个”。所有家具都投入了实际的使用,都留下了使用过的摩痕,有溅上去的红酒渍,有绿色的铜锈,有皮面磨了若干年产生的光泽。“家具不是摆的东西,就是拿来用的,不用它们慢慢就枯萎了。我有把蛇头椅,两个扶手是惟妙惟肖的蛇头,它们被摸得锃光瓦亮,我就有了血肉相连的感觉。有把古董皮面椅被女客人牛仔裤上的铆钉拉出很多纹路,有些心疼,但这也是家具存在的意义,坏了无非再修。”古董家具的保养很简单,打地板蜡就可以。“打核桃油最骗人。商家喜欢打核桃油,打亮了卖相好。如果有虫眼,每周用注射器往里面打药,杀几次准好。”
( 书房里,民国时期的麻将桌配宝蓝色宫灯 )
赵亮给家塑造出干净、质朴、异想天开的气质。他将古董家具进行了重新搭配,要么搭现代家具,要么配反差强烈的颜色,“家具全是老的,或全是新的,都待不住”。他又是个疯狂的恋物癖,酷爱搜集金属铸造的工业产品,什么打字机——有一台打字机曾给电影《赎罪》配音,柯达牌无声电影放映机、铸铁台灯、汽车车牌,它们和油灯、瓷器、德国古董钢琴一起,有序地散发出勃勃的生机。“机械和木头不冲突,单纯的家具彰显不出美,必须有对比强烈的元素将美碰撞出来。”
比如会客区。由于书房和起居室、厨房和餐厅之间换上了玻璃隔墙,4个房间形成面积颇大的开放式空间,再利用家具划分出会客区和餐厅两个泾渭分明的空间。书房玻璃隔断对面的墙,赵亮原本想挂他搜集的美国50个州的车牌,这不是成酒吧、会所了吗?他极其厌恶主题墙,听从何雪蓉的建议,挂了幅浪漫题材的古董挂毯。挂毯有故事情节,成为这一区域的视觉中心。会客自然少不了座椅。现代风格的长沙发造型普通,属于那种几十年都不会过时的基本款,上面搭着孔雀蓝纺织品。沙发两边各一把西式古董牛皮扶手椅,中间是一张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咖啡桌,高低错落围合成比较私密的谈话空间。太阳西沉,自然光黯去,蜡烛、德国油灯点亮,屋里弥漫起温暖柔和的光芒,何雪蓉描述有“野营篝火般的情调”。
( 小巧的英式写字台做玄关桌,德国雨伞桶装高尔夫球杆,传统物品的非传统用途 )
“我本来想摆一张1860年的双人皮沙发,但是一旦用它,两边摆扶手椅,室内氛围就老了。家具店都这么摆,完全是旧社会那一套,脱不了俗,没法看。如果旧式的皮扶手椅,摆在现代风格的沙发旁,整体风格其实是现代的,但老物品所蕴藏的历史感又带来了温暖和舒适感。”赵亮有一次到一个法国人家做客,门厅就让他惊艳了:门厅里摆张官帽椅,漆成红色,椅子上方挂盏射灯,椅子前面摆双女鞋,生动之极。赵亮的家里,剩余的那个角,一定不会按中国人的习惯放花瓶,而放一把扶手椅一张小几,很少会有人坐,效果却很好。
精心制造的反差他们的家里随处可见。书房里既有宜家的板式工作台,也有民国年间上海产的麻将桌,桌上一盏宝蓝色丝绸绣花灯罩台灯。餐厅里,用黑色中国八仙桌当餐桌,这不奇怪。令人吃惊的是,4把餐椅竟然是菲律宾产的藤椅,而且是天蓝色。厚重与轻巧居然很和谐。“家里如果古典风格的家具比较多,不能全是一个色系。使用跳跃摩登的色彩可以让房间的氛围不那么正式,家具的风格不拘泥于传统。”
( 走廊的墙壁向书房里拓展了一个书架的宽度,在走廊里做出了一个艺术品陈列架 )
浴室更体现出赵亮夫妻简单干净的原则和思路:“毛巾就该是白色的。内衣也应是白色的。保证它们的干净,保持它们的简单。”浴室里不用整体橱柜,没有多余的装饰,除了一个黑色仿旧的中式小柜子,它制造了一点反差。
“我努力营造出令家人和客人放松的气氛,也就是乡村生活气息。”赵亮和何雪蓉特别选了三楼,在家里看出去一片绿荫,还可见远处的田野、树林、西山,一派田园风光。“完全是别墅感觉吧?有人以为顶层好,其实住在顶楼看出去全是别人家的屋顶。”赵亮说。■
( 主人收藏的德国啤酒桶 )(文 / 陈晓帆) 家居家具设计师顽主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