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务实成稀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以我现在仍在农村工作的见闻,一个不愿看到的现实是:形式主义真是不胜枚举。
比如说水利工程,关系生产的大事。“上级来了,一看水利建得不错,说明你这边的领导能做事,以后提拔的机会就大。可当上级走了之后,哪个还管你灌溉的问题?基本上没有人维护,农田水利长期堵塞,非但不能灌溉,反而阻止了排涝,利民工程变成了害民工程。”我下乡所到某村的一位村民对笔者这样抱怨。除此之外,还有秸秆禁烧、植树造林、“农家书屋”、新村建设,甚至是招商引资,农村治理的很多事情都很不务实。乡镇的一位副书记曾对我讲,县里要求乡镇主干道两旁都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这是县里定的指标,两棵树之间的间距、树坑的大小都是县里指定好的,乡镇按这个指标种了几年,很多树木都枯死了,还占用了沿路农民的不少麦地,今年乡镇分管领导就向县里反映,可得到的回应却是“树木枯萎了今年还要种”。不问原因硬上,这不是明摆着的政绩工程吗?
笔者还参加了县里农林局举办的农林知识培训进百村活动。面对寥寥无几的到会者,镇分管领导把镇里所有闲置人员叫到讲座现场,人数还不够,又把附近的乡村两级干部家属全部叫来“凑人数”。第二天,这项活动竟被市里的党报大篇幅报道,主办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还有一年一度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很大程度是在电脑上做出来的,最后表现出来的是成堆的精美材料、做工精致的综合治理标牌和办公桌椅。这些都是为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而专门花钱做的,在乡镇财政十分紧张的今天,这些钱是万万不能节省的,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镇综治工作在县里的排名。(文 / 江苏读者) 务实稀缺时政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上一篇:
鄂尔多斯 狂奔的财富
下一篇:
“封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