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大”时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3月31日,证券市场期盼多年的融资融券业务终于成行。融资融券不仅赋予投资者更多的机会,也给鏖战在佣金费率中的券商们带来了增收利器。然而,当天除了公布年报业绩和分配预案的中信证券微涨,其他券商类个股都有所下跌。市场的冷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创新业务能否推动行业变局?券商业绩能否催化股价?行业机会何处寻觅?在国信证券分析师邵子钦的解答中,我们发现一个券商的“大”时代正呼之欲出。
三联生活周刊:券商的业绩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受哪些因素影响?2009年券商行业的业绩都已大致披露,有什么特点?
邵子钦:券商的业绩主要由4个核心部分构成: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此外还包括一些创新业务比如直接投资等。其中,影响业绩的最核心因素是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它们贡献了大部分利润。自营业务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经纪业务收入受两个变量影响,一个是交易量,一个是佣金率。
2009年,券商的业绩特点是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增长突出,在业绩贡献中,经纪业务依然占据了最大的份额,比重超过70%。大小券商业绩增幅不同和它们的经纪业务收入在利润中的占比有关。经纪业务的弹性最高,当市场行情好时,由于大券商经纪业务占比相对较低,导致其总体业绩增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三联生活周刊:从公开信息看,佣金费率逐年下跌,今年这种趋势是否能够扭转?哪一类型的券商在佣金费率定价上更有优势?
邵子钦:目前还没看到扭转的迹象,2010年可能还会继续下滑,核心因素是营业部数量仍在增加,这样就会加大供给,而需求的增速没有供给快,佣金率必然下滑。2009年行业平均的佣金率在0.115%,而台湾地区的佣金率在万分之八左右。大陆的佣金费率下跌空间,取决于监管部门对新设营业部的审批速度,目前还没有减慢迹象。客户规模大,能够做到客户细分,并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公司,议价能力相对较强。当然还有一个中国特色,就是区域保护。在内地很多地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保护,并且佣金率不够透明,导致其佣金率高于沿海地区。
三联生活周刊:这是否意味我们在选择投资标的时要更加关注大券商?
邵子钦:长期看,大券商议价能力强,主要原因是客户基础较好,有能力做客户细分和差异化服务,具有研究品牌,可以提供较好的咨询服务,并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大券商的覆盖率高,佣金率具有全国代表性,整体基数不高,下跌空间相对较小。此外,大券商在股权投资、投行业务、融资融券等业务上更具优势,这也是券商长期发展的后劲所在。从海外经验看,交易佣金并不能创造多少收入,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才是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集中度远高于传统经纪业务。
三联生活周刊:海外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对业绩的贡献有多大?就目前方案看,融资融券对试点券商的业绩影响有多大?试点券商能否获得更高的估值?开展融资融券是否会就此改变券商的竞争格局?
邵子钦:根据我们和台湾地区一些同行的交流,台湾券商的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占比能达到总收入的30%。按照目前的方案看,融资融券对试点券商业绩的影响在5%~10%。对于试点券商而言,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取决于第二批试点券商的审批速度。如果审批的速度很快,影响就不大。如果审批速度慢,那么对于首批试点券商吸引客户有利。长期看会促发竞争格局的改变。
三联生活周刊:融资融券业务能否帮助券商规避熊市业绩暴跌的风险?券商开展此项业务本身是否具有风险?
邵子钦:融资融券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券商业绩的波动性,对其业务结构优化有好处,但是还是难以改变它的周期性,因为包括经纪、投行、自营、资管、创新业务等均与行情密切相关。行情不好,融资规模也上不去。券商开展融资业务的风险在于对抵押证券价值的评估,融券业务的风险在于融出证券期间的价格波动。
三联生活周刊:由于券商开展创新业务的政策门槛较高,融资融券业务是否会引发一波券商融资潮?券商通过公开增发来融资,是否会打压股价?
邵子钦:不太可能出现行业性的融资现象,更多是个别现象,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的券商资金利用效率还是不高。再融资对个股股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融资时机的选择,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再融资的理解不同。
三联生活周刊:随着创业板的开启,券商直投业务成为券商盈利新的增长点,哪几家券商在此方面更有优势?直投业务的开展能为券商贡献的业绩比例有多大?
邵子钦:许多券商都开展了直投业务,但是项目的储备期比较长,盈利周期也比较长。虽然创业板的估值比较高,但是由于总体投资规模不大,即使单个项目可以获得10倍收益,与经纪业务的利润相比,占比依然不足10%。投行业务较好的公司在直投上优势明显。目前投行业务的集中度还比较高,在中小板、创业板的投行业务上较好的是国信、平安、广发。另外,中金、中信、银河等在大型项目上具有优势。
三联生活周刊:股指期货的开展,对券商业绩的影响有多大?这些创新业务的开展是否会提升行业集中度?
邵子钦:可能前半年都看不出什么影响,因为规模不会太大,很多客户都不太会用这种工具,而且门槛比较高。随着创新业务的开展,行业的集中度必然会提升,但是整合的周期可能很长,因为现在券商普遍资金充裕。
三联生活周刊:一季度,券商总体跑输市场,最近的走势以盘整为主,为什么?有哪些因素可能成为突破这种状态的催化剂?
邵子钦:券商股大涨可能较难,因为基本面在发生变化,佣金费率仍在下降,因此造成了盘整状态。如果交易量和行情超预期,或者融资融券业务放开转融通限制等,可能会是个催化剂,但目前这些迹象还没看到。
三联生活周刊:融资融券开闸后,券商股的表现还以下跌居多,这种利好兑现的“见光死”现象,是否意味着目前券商估值过高?今后会如何表现,有哪些风险?
邵子钦:券商目前的估值并不是很低。融资融券概念前期曾经被市场炒作过多次,当前的下跌和前期的炒作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2010年的业绩催化剂不明显,佣金率还在继续下降。下面会怎么走,主要还是看基本面因素,短期看会跟随着大盘。预计一季度业绩同比小幅上涨,因为市场交易量同比上涨了20%,基本覆盖了佣金率的下滑,但是往后就要观察佣金率和交易量的变化情况,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目前此板块最主要的风险还是佣金率的下滑。■(文 / 陈斯) 融资融券券商股票投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