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57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1块钱的糖和1块钱的染料相比,哪一个更贵?如果你把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计算在内,答案毫无疑问指向前者。在最新一期《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卡耐基梅伦大学的克里斯·亨德里克森率领的研究小组发表论文指出,人们常常忽视流淌在工业产品背后的大量的水。比如,制造1美元的龙舌兰酒,表面上看只需要不到1升的水,但假如将种植作为酿造原料的玉米或燕麦所需的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加工过程中消耗的电背后所需的发电厂冷却水考虑在内,耗水量会马上攀升到500升以上。根据亨德里克森计算的结果,棉花种植业和电影制造业都是非直接用水的大户。■
生活在北美森林中的黑头酸臭蚁原来过着一种性本爱丘山的隐逸生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以橡子壳为家的蚂蚁保持着小国寡民的无争状态,虽然一只蚁后每天可以产20到30只卵,但通常却只产到一两只便停止,从而保持着50到100只工蚁的蚁群数目。然而,当它们迁徙到城市和郊区后,这种原本只有在被碾碎时才发出一点臭气作为微不足道的报复的性情温和的蚂蚁,却突然性情大变。一支典型的城市黑头酸臭蚁大军通常由上千只蚁后和超过500万只工蚁组成,它们进驻房屋,不放过一切含糖的食物,甚至还会对其他蚁群发起攻击。研究人员正试图破译这种蚂蚁的遗传密码,找出城市生活令其突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抓住他的心,原来这条法则,对动物界的雌性也一样有效。最新一期《动物行为》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雄性的夏威夷剑尾蟋蟀在向异性求欢时,除了唱歌跳舞、耳鬓厮磨这些常见的把戏,还会用自身分泌物制成小小的“爱心甜点”,送给雌蟋蟀食用。如此这般亲热了几个小时之后,雄蟋蟀才会将自己的精子囊注入雌蟋蟀的生殖道,在那里授精。研究者发现,雄蟋蟀之所以费尽心机地大献殷勤,其实相当功利:那些尝到了甜头的雌蟋蟀与什么也没吃到的雌蟋蟀相比,能够容纳的精子数量比后者多一倍半。■
信不信由你:看似不起眼的癞蛤蟆,有可能是相当可靠的地震预报员。英国开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伦敦动物学会会刊》上发表论文指出,在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五天前,生活在距离震中74公里处的雄性癞蛤蟆,约有96%离开了自己的交配地,而在地震发生前三天,在这块以往热闹非凡、寸土必争的交配地,已经找不到一对交配的癞蛤蟆了。研究人员指出,癞蛤蟆的离开可能与地震前氡气的释放或地球引力波的改变有关,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加以证实。科学家早就发现,月亮的圆缺和气候条件的变化,都会令癞蛤蟆的交配行为产生变化。
让泡沫来得更猛烈些吧——不是在楼市,而是在大海。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罗素·塞尔茨日前指出,通过在海中制造大量细小泡沫的方式,可以增加大海的反射率,从而降低水体温度。鉴于地球表面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即使是微小的改变,也可能对全球变暖起到遏制作用。塞尔茨表示,目前海洋中的泡沫所反射的太阳光不足地球反射阳光的千分之一,如果能用电子泵向海中排放大量直径约在五百分之一毫米的小气泡,这些“空气做的小镜子”最多能将附近的水的折射率增加一倍。计算机模型得出的结果显示,该方案可以将地球温度至少降低3摄氏度。■ 好消息科学科普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