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的反弹逻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近日,国土部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了19条政策,它们对楼市及企业有何影响?

沈爱卿:“国19条”的出台,主要是对前期相关政策的细化,重点在加强对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的规划和出让监管。此前国土部规定土地首付要达50%,其实是更严厉的“国19条”的出台,明确了预期,即细化政策仍将陆续出台。如果调控效果不明显,不排除行业将面临新的利空政策。

这些政策如果得到严格执行,行业集中度会提高,小企业可能没有那么多钱参加竞拍。对土地市场来说,可能会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因为竞拍者少了,但是影响有限。根据“国19条”规定,如果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大面积增加,商品住房用地就相对稀缺,短期内会导致价格上涨。从较长时期看,如果保障性住房供应量足够大,较多人群得到满足,那么它会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

三联生活周刊:虽然国家不断出台调控措施,但是北京“地王”还是接连出现,应该怎么分析这些现象?

沈爱卿:“地王”现象应该客观地来看。一方面,这段时间房价还在继续上涨,房子也卖得不错,对开发商来说,市场表现直接影响他的决策。虽然政策紧,但是市场好,他还是有动力去拿地,那就必然会有竞争。开发商也不愿意拿高价地,但是市场好,竞争就激烈。另一方面,北京的“地王”现象和当地出台的调控措施有一定关联。北京市提出2010年各类政策性住房的土地供应要达到总供给的50%,短期内,这确实会增加大家的土地恐慌。当然,北京市以后会怎么做还有待观察。

国家调控的目的是希望房价不要涨太快,政策实际上是被动的,国家也希望成交量很好,因为房地产对经济拉动很大,但成交量起来了,房价也会起来,资产泡沫风险过大,所以又要调控。“地王”的出现,往往会带动周边房价上涨,有时会引发恶性循环。如果引起太大的连锁反应,国家就有可能出台新的调控政策,比如对信贷资金的限制。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今年房价继续过快上涨,政府还可能会出台哪些调控政策?

沈爱卿:如果把现有的政策好好落实下去就能取得一定成效。比如“二套房”政策,原先规定1.1倍的贷款利率,但是现在是按风险定价,就相对宽松。政策手段有很多,就看国家愿不愿意采用。已有的政策也很多,就看政府的决心大不大,能不能把政策执行到底。

三联生活周刊: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这些措施何时会体现出来?对房地产市场和企业有多大影响?

沈爱卿:中国的中低收入人群很大,保障性住房很难都满足,而且各地情况也不相同。大城市财政实力雄厚,有资金来建设;小城市完全没有能力顾及这个,而且它们的房价压力也不大。建设保障性住房应从一、二线大城市做起。假设一年为10%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市场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两者的购买人群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保障性住房的满足比例达到了50%,那么这个市场就会逐渐形成双核格局,保障性住房一块,商品房一块。对企业来说,商品房这部分可能会吸引一部分高端客户,但是随着客群分流,需求的减少,利润空间就没有那么大。保障性住房的部分,利润率是比较薄的,只有3%~5%。蛋糕变小了,就会迫使企业的集中度提高,但这是比较长期的过程。

三联生活周刊:当前市场有两种预期,一方面是加息预期,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两者对地产股有什么影响?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可能像2007年那样推高楼市和股市吗?

沈爱卿:2007年的那种情景很难再出现。现在大家更关注基本面的情况,不是一两个概念就能让地产股走得多好。加息有可能提前,加息会增加地产企业和购房者的成本,是个不利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可能会增加一些投机,可能会有一个价值重估的概念,但它现在不是股价主要的推动力。目前主要推动力是市场的真实情况,在调控政策下,房价、需求还能不能维持,如果成交量都不能维持,人民币升值对市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公布年报的地产公司一大特色就是握有大量现金,年报显示,一些大企业正在二、三线城市积极扩张,对此你怎么看?

沈爱卿:一、二线城市房价很高,政策风险大,土地稀缺,竞争激烈,迫使大家寻找新的市场。相比而言,三、四线城市房价还比较健康,上涨空间很大,而且三、四线城市有600多个,市场更大。大开发商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小开发商实力不够,也要往三、四线城市走。国家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对三、四线城市而言也是一种利好,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国家不是很担心,这也是一个基础。总的说,一个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你必须朝三、四线城市去发展;第二个,三、四线城市比较健康,风险也比较小。

三联生活周刊:这种趋势对企业业绩有什么影响?

沈爱卿:企业的毛利水平可能会下降一点,虽然地价没有那么贵,房价涨得也没那么快,不过,它也有好处,一是市场大,二是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可能没有那么严格,企业的杠杆利用空间更大。在中小城市,只能靠走量,通过大量开发,以量补价。

三联生活周刊:你预计地产股今年整体盈利增长会达到多少?对股价的支撑有多大?

沈爱卿:今年的盈利增长应该在25%~35%,但它反映的是过去的销售情况,对股价的支撑很小,主要还是看未来的成交情况。

三联生活周刊:对当前的地产股行情,你如何判断?有哪些投资机会和风险?

沈爱卿:近期地产股的表现还只是一个反弹行情,主要由于前期充分的盘整,较低的估值,加上成交量好转的配合。而且大家原来预期比较悲观,但实际上没有更多的利空政策出台,现有的调控相对来说已经很好。不过,股价上涨的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现在只有两三周的数据,而且成交量环比虽然上升,同比还是下降的,有些城市下降很多,所以还需要继续观察。如果3、4月份的数据好,那么大家会更乐观一些。不排除有些基金目前已经介入,挣个10%~20%的反弹行情就走。今年的行情可能就需要抓准这样阶段性的机会,像去年的单边市是很难出现。个股来说,有特别概念的,会走得更好一些。主要的风险来自于政策的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区域板块的地产股有多大机会?

沈爱卿:2009年国家出台了比较多的区域振兴规划,今年还会陆续出台。这些板块的地产股值得关注,因为这些区域是受政策支持的。如果板块中的一些地产个股估值低,又有一些想象空间,那么它的股价弹性会更好。

三联生活周刊:总体而言,你对今年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和房价,以及地价走势如何判断?

沈爱卿:我们预计,今年全国范围的成交量可能会有小幅增长,但不会超过10%。大城市的数据可能会差很多,它的需求在2009年集中释放,今年的需求可能会下降10%~20%。对房价来说,短期看,还没有明显下降的迹象,开发商手里都有钱。下半年,随着开工量和供应的增加,如果需求没有增加,房价可能要下降。不过下降也不会很多,因为存货也不太多。上涨的空间是比较小的,因为你上涨快,调控政策肯定要出来。因此,会处于小幅波动的状态。从长期看,土地的价格肯定会跟着房价走。■(文 / 陈斯) 调控地产股地产逻辑房价楼市调控三联生活周刊全国房价购房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