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的不仅是物质,还有服务 ——专访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

作者:王恺

奢华的不仅是物质,还有服务 ——专访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0( 摄影师周军这张表现外滩和半岛酒店的作品被收购后成为半岛酒店内的装饰 )

55年前,嘉道理家族彻底离开上海,留下了他们兴建于1924年的像宫殿一样的住宅——大理石大厦。位于南京西路的这幢花园洋房一直作为上海中福会少年宫使用,现在还是这样。米高·嘉道理爵士回忆说,这幢住宅是家族外出度假时,设计师擅作主张的产物,光是走廊的长度就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了。

2003年,盛高置地买下了外滩地段的一块昂贵土地,想在这里做一家五星级酒店,最后决定邀请半岛合作,半岛的母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经过考察,也决定与盛高置地合作。

这家酒店的美国建筑师戴维·比尔是项目主持者,著名的BBG建筑事务所前合伙人,该事务所负责过纽约众多古老酒店的翻新,可是上海半岛要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建设一座与外滩建筑群完全和谐的新建筑。

据说,光是外墙建筑材料,就在无数国家进行了挑选,这也是半岛酒店用堪称“慢速”建成的原因。最后建成的半岛酒店体量并不庞大,只有200多间房,最小的也有50平方米一间,而且在地价昂贵的外滩留下了若干空白地作为大堂外的开敞空间,这种“浪费”,意味着持有者的风度。

内部设计也保持了装饰艺术风格,要体现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东方巴黎的感觉,基本上使用的是名贵木材和大理石,包括黑漆料,雕刻玻璃,比较典型的是中餐厅和玲珑酒吧,中餐厅有虚拟主人,是一家生活在上世纪30年代华洋杂处时代、留过洋的绅士之家,6间房各有特点,主人父母的房间带有清末风格,而主人夫妇则是留学美国的,所以入口大厅用了水晶灯和水晶玻璃屏风,生长在上海的女儿的房间则是装饰艺术风格。窗外则是英国领事馆花园和外滩风光。

奢华的不仅是物质,还有服务 ——专访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1

玲珑酒廊则是构想了一个生活在上海30年代的名媛玲珑女士的故事,酒廊里有衣帽间,跳舞房,主人周游列国,所以房间也有各国装饰,不过,虽然构想奇特,可是落到实处的这些细节却需要物质保证:酒店每件东西的搜罗都费尽心机,酒廊门口的电梯是从比利时一座古董电梯博物馆拷贝来的,制作时间是3年。接送客人的古董劳斯莱斯则在英国改装,此车目前只存在3辆,半岛要将其投入使用,必须将内部改装成冰箱和现代空间,因为大雪阻碍,未能及时运到上海。3月18日开业那天停放在门口的车辆是从香港半岛调过来的。酒店多数装饰和艺术品都是从几年前就开始搜集,并不是一时的产物。

为了充分体现酒店的全面奢侈服务,顶楼还有停机坪,虽然现在能否使用还未知,不过嘉道理爵士说:“我们家族一向看到20年后的事情。”

奢华的不仅是物质,还有服务 ——专访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2( 上海半岛酒店大堂 )

值得一提的还有开设在上海半岛酒店里面的香奈儿精品店,也是法国设计师彼特·马瑞诺的作品。他说,半岛总让他感觉到特别的奢华,也很独特,所以,设计这家香奈儿精品店的时候,尽管面积很大,可是却像一座非常私密的公寓,每间都有厚窗帘,还有许多镶嵌有金箔的案几。

可是,照半岛真正的主人嘉道理爵士看来,这些奢华都仅仅是物质,半岛最希望展现给上海的,还是他们传统的奢侈服务,也就是一个客人至少有3个服务人员为其服务的特色。不过在3月18日的开幕典礼上,这个特色无法展示,4000多名来自全球的宾客挤满了酒店,满头大汗的酒店员工端着香槟和鱼子酱在人群中奋力走动。

奢华的不仅是物质,还有服务 ——专访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3( 从酒店房间可以看到外滩风景 )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都知道香港半岛酒店名声卓著,上海半岛酒店能够做到那一步吗?半岛酒店本地化的策略是怎样的?

嘉道理爵士:其实我们每一个酒店从一开始就奉行本地化原则,酒店基本上不购买现成的物业,而是自己建造,力求与这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谐。北京的半岛酒店是个例外,是从菲律宾业主那里转来的。可是上海半岛酒店就是一个好例子,从选址到最后完工,我们用了六七年,从外墙所用材料,到整体建筑的高度,再到内部装修,基本上做到和老建筑群和谐。

奢华的不仅是物质,还有服务 ——专访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4( 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 )

如果从筹备时间算起,我们做一个酒店,基本上要花20年,找合适的地方,合适的人,非常有耐心,这样就保证你的酒店从一开始就不太像外来者。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选择外滩来作为上海半岛酒店的新地址?这样难度是不是很大?

嘉道理爵士:其实我们有7个选择,即使是在外滩也不止一处。还有一处也很好,在香港汇丰银行原址的后面,可以把那个当大门,在后面修一幢高大的建筑。可是我最终选择了靠近外白渡桥的这块地块,我看重外滩一线的建筑不可替代,另外,我们酒店集团不想把酒店修建得特别巨大,因为我们资金和人力都有限,花7年时间做成现在的规模,我非常满足。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外滩,也是想向旧上海历史致敬,你看这本书,就是我们刚做的嘉道理家族在上海的故事,包括我们酒店的故事。

三联生活周刊:我知道你的家族离开上海已经55年,上海半岛酒店也是你的酒店集团在上海的第一项投资,为什么?

嘉道理爵士:我现在很激动,上海半岛酒店能作为外滩的一个新建筑,价值非常巨大。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酒店管理集团,我觉得优质酒店能体现中国人的价值,而这种价值里有我们家族的努力,55年后的这种回归落在我身上,我非常荣幸。

我们做投资是向未来看的,2003年在上海选址,外滩还不像今天这么漂亮,但是我们已经预料到外滩在未来若干年的变化,所以和盛高置地合作,一起做半岛的上海项目。

三联生活周刊:相比起别的跨国酒店集团,例如希尔顿,半岛酒店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并不快,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嘉道理爵士:我们首先不是跨国公司,资源不是无限的。我们的原则是,选择最好的城市,最好的地方,做最好的酒店,半岛酒店在全球只有9家店,很大程度就因为我们的原则在起作用。

做酒店就怕服务跟不上,半岛的一贯原则是服务要奢华,在中国的酒店行业,虽然各种高档品牌都有了,可是离我们心目中最奢侈的服务还是有距离的。我希望半岛能做到优质的服务,我们酒店希望在这一点上做到与众不同。中国正在成为飞机制造、汽车制造、投资银行的重心所在,这些行业发展起来,作为旧行业的酒店更要提供好的服务。我们的原则就是要让客人满意,可是这不是一天两天能速成的,所以即使作为我们酒店,也要有不断的改进。我们目前只选定了在北京和上海开业。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在半岛酒店项目中,你的管理集团总要做到控股?上海半岛酒店也是这样,据我们所知,这个项目作为外滩这么多年来的第一个新建筑,投资非常巨大。控股是不是压力也大?

嘉道理爵士:控股是为了保证持续性,而这种持续性,无论对于我们的客人还是员工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希望今天这个地方是半岛酒店,明天又变成别的了,这样员工和客人才有归属感。

作为一项高端服务品牌,我们酒店要像舵手一样,这样就必须做到对整个项目的掌握,这也是我们控股的原因。

三联生活周刊:外界有这样的评论,半岛酒店集团与其他的酒店集团的最大不同是,利益并不是它最大的目标,奢华的品质和客人满意,包括员工的保留都是它的特色,你怎么看待这一评论?

嘉道理爵士:利益肯定是要的,因为我们不仅要对自己家族负责,还要对其他股东负责。但是我们更看重长期的回报。我给你讲个故事,1923年,我的祖父和叔叔他们准备在香港九龙修建半岛酒店,很多人反对,说九龙荒凉,可是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很正确,而且到今天,这个选择看起来还是很正确。

当时有很多人劝我们把酒店放在上海浦东,可是我们选择了外滩,希望这一选择也是正确的。至于员工的保留,半岛有很多几代人都在这里工作的例子,还有很多员工出去再回来的例子,2003年的“非典”期间,香港半岛酒店300多间客房里面只住了9个客人,可是我们一名员工也没有流失,这样能保证员工的归属感,也能保证他们能提供让客人满意的服务。

三联生活周刊:半岛酒店对于你个人,代表着什么?

嘉道理爵士:我从小就在香港的半岛酒店长大,酒店对于我是太熟悉不过了。祖父给我灌输的理念是,让每个人都发挥价值,让我们酒店能服务于每一个人,才能把酒店传给下一代。所以半岛是我长大的地方,也是能赚钱,然后回馈社会的地方。

在酒店里,很多扫地的阿姨都认识我,我告诉她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着酒店的服务,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员工沟通是很重要的,上次在澳大利亚,在电梯里,突然一个人跟我打招呼,说他曾经是香港半岛的员工,离开了之后非常想念,我就把脖子上的领带摘下来给了他。我希望,很多人能够在半岛工作一辈子。

三联生活周刊:上海半岛酒店的奢华程度还是超过了一般的著名连锁酒店,你希望客人进来之后,觉得这里像什么?另外,半岛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只做了200多套房间,可是还做了39套酒店公寓,这些公寓是准备出售给什么人呢?

嘉道理爵士:其实我还是希望大家觉得半岛像家,我们从香港半岛调集过来很多员工,希望能给上海半岛入住的客人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一进酒店,就感觉很熟悉,离开了一段时间,又回来啦,这就是我最想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外滩的繁华程度肯定会增加,所以我不觉得我们酒店特别奢华,至于那39间公寓是我们半岛酒店的特色,在我们各家酒店里,都有这种组合式投资,不仅有酒店客房,也有可以租售的公寓,这样可以平衡收入,保证我们酒店在各种状况下都获得稳定的收益。

现在这39套公寓还没有出售,所以暂时无法透露它们的购买对象是谁。■

(文 / 王恺) 不仅酒店服务米高上海香港主席香港酒店道理服务有限公司物质外滩上海半岛酒店大酒店奢华还有专访建筑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