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又来到江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3月20日早上,太阳刚出现一会儿,天就暗了下来,风力足有七级,地面上只见一道道风沙“波浪”,空中各种塑料袋、纸片飞舞,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土味。由于要出门办事,我只能忍受了一天的土腥味,回家后赶紧洗澡,鼻子也狠狠地清洗了一把。

这种天气在江南并不常见,几年前有过一回。我知道,来自北方的沙尘暴力量强大,人们难以抗衡,可除了土灰,为何空中还有那么多的塑料袋、纸片呢?为何沙尘暴千里迢迢来到江南,所携沙尘还是那么多呢?这些土,难道都是黄土高原甚至是蒙古高原的?不是的。据我的观察,还是本地土多些,主要还是被强风从地上扬起的灰土,这种情况的造成,与本地植被的缺失大有关系。眼下,江南地区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的农地被征用、农村住宅被拆迁,尚未来得及进行绿化的原农地,在晴朗天气阳光普照下,土干燥,容易被风扬起,而城市管理不能覆盖的地方,如市民缺乏文明的习惯问题——随意抛垃圾、扔塑料袋、丢纸片等等,看似小节,却在这个时候一起加入沙尘暴的大合唱,对这座城市发起攻击。

环境保护体现在以下细节中:皮鞋在城市中走一天鞋面要不灰,这一点香港能做到;城市建设时,植被能跟上,而且要与当地环境契合,绿色植物能与土地无缝对接,这一点香港也能做到;拆迁时,尽量减少扬灰,这一点香港也能做到;当然了,路人不随手扔塑料袋,这点香港也能做到,而我们的江南古城为何做不到呢?在我居住的城市中步行,常常见到那些飘落地上的塑料袋,皮鞋不要半天就灰了。

沙尘暴要得到治理,旷日持久,也不是我等江南城市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把本地“原产沙土”和“不文明生活习惯”管好,如此而已。(文 / 山河) 来到沙尘暴江南

上一篇: “绿委”的作为
下一篇: 失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