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劳和莫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莫劳和莫老是我给组织里俩胖子起的外号,组织一周一次的饭局总是能让我恨不得吃掉下巴颏儿,不再跟自己拧巴。莫劳和莫老是从小生长在北京大院里的独生子,俩人体态雄伟,窝在椅子里像有8个月身孕。每天睡到自然醒,天老大他老二,一睁眼爹妈媳妇就把牛奶热好了,自己还觉得跟孩子似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在“90后”眼里都成了大叔。
从认识第一天起,莫劳就跟我念叨北京朝阳区霄云路那家叫莫劳的比利时餐厅,整天莫劳的双人份牛排如何如何,因此得莫劳之名。莫老是因为人近中年还自称我们男孩子,永远是五分熟牛排。俩胖子的20年情谊是吃出来的,早年间食量惊人,经常一人一只烤鸭外加6个菜,莫劳一顿曾干掉12根炭烤牛肋骨,两人一餐吃过12只乳鸽,吃比萨汉堡更是手起刀落决不留情,生往身上揣出40斤肉,只一顿大觉寺的斋菜就能让莫劳感叹生命的凄惶。
前一阵去“老莫”怀旧,俩胖子吃爽了。组织里一兄弟向来蹭饭还迟到,穿得像朵荷花一样飘进门,翠绿裤子粉衬衫,皮笑肉颤,一副秦淮河边恶少范儿。有一次蓄意把俩胖子骗到欢乐谷,撺掇他俩玩过山车,理由是在高空晃悠晃悠可以降血脂,之后再去吃比萨。俩胖子在门口琢磨一阵子终于还是没上套儿。
红菜汤、冷酸鱼、奶油烤杂拌、罐焖牛肉、铁盘杂拌、金枪鱼色拉、黑面包、首都色拉、炸泥肠、炭烤牛里脊,组织占据了“老莫”最大一张横桌,菜上得很快,呼啦一桌子。俩胖子点菜从来像掰着不心疼的牙似的,肚子吃饱不叫饱,必须眼睛也看饱了。吃顶了,桌上还能有剩菜喂着眼睛,那才叫志得意满不虚此行。
5个人吃了18道菜,还有数不清的扎啤红酒干姜水。香烤栗子蛋糕、巧克力布丁、“树根”等甜品上来时,莫劳命服务员拿来不锈钢大暖壶,用随身带的宜兴紫砂泡上铁观音,喝到第三泡生津回甘时,感叹一声活着就挺好。
如果你告诉他们胖是堕落要注意饮食健康,他俩会像三伏天咬着后槽牙怕冷似的告诉你节食的人性欲低下。莫劳放言有钱有闲者才有能力恋爱,食量与感情成正比,看不上办公室里的贫血调情,觉得他们是不断充电的手机电池,把真练改意淫,用一会儿就废了。
莫老把人分成资讯和练达两大类,有人一会儿不看书都觉得浪费生命,这种人通常会给你刮起一阵资讯龙卷风,对比着你太没文化,恨不得扎裤裆里死掉。其实他们是买来一袋面粉,又还人一袋面粉,中间赚个差价,连包子都蒸不出来。莫劳和莫老自大学毕业后没看完一本带字儿的书,智慧都是吃出来的,他们绝对是人情练达皆文艺的青年。■(文 / 微尘) 莫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