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业股盘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浙江生产紫铜管厂家的工人 )
近日,智利突发地震,让人再次聚焦盘整了近半年的铜业板块。3月1日,铜业板块个股大幅上涨,江西铜业、云南铜业、铜陵有色等以涨停报收。不过地震仅带来一日行情,随后接连几日的下跌,已将地震效应基本抹平。且统计显示,涨停当日,机构席位反手做空,在涨停板上大举抛售,一周之内,云南铜业等有色个股资金流出超过1亿元。
这些操作在分析师们看来实属正常。铜业板块从去年8月开始调整,股价始终没有突破前期高点,也没有大幅下跌,维持箱体震荡自有深层原因。这次地震影响较小,也就难以扭转个股原有走势。机构可能借机调仓,或者短线操作。
其实,有色金属板块多数个股近半年的走势都与铜业板块相似,它们为何集体遭遇盘局?以基本面较好的铜业资源类个股进行分析,或可管窥动因。
股价的波动往往是企业的价值和市场预期博弈的结果。市场预期很难把握,而企业的价值则可通过业绩和资源来衡量。
铜企业绩由业务收入结构决定,与铜价密切相关。具体而言,铜企的业务包括开采、精炼和加工等,收入则来源于自产铜矿、冶炼费、铜材加工费和副产品硫酸、贵金属等。
自产铜矿是企业最主要的利润来源。由于铜矿的地理特性,资源相对集中分布,且多年开采致使铜矿品位下降,开采困难,加上新增储量较少,供应相对紧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占总消费量的35%,但是自产铜矿供给率仅有20%左右,每年中国都要大量进口铜矿和精铜。铜矿价格与铜价息息相关,根据惯例,铜矿的价格一般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价扣减冶炼费定价。铜需求上升,铜价上涨,矿价也就水涨船高。国内铜企自产铜矿由于成本相对固定,其与国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成为企业的主要利润。据天相投资顾问公司的数据,目前江西铜业的铜矿自给率最高,在20%左右;云南铜业的自给率为15.9%;铜陵有色的自给率为5.6%;西部资源则直接出售铜精矿,不过企业规模很小。企业的冶炼加工环节,主要收取精炼加工费。由于铜精矿的供应相对紧张,而冶炼产能较为充裕,今年日本企业与必和必拓首签的铜精矿精炼加工费大幅下降38%,协议价格为46.5美元/吨(精炼费)和4.65美分/吨(加工费)。与铁矿石协议类似,其他企业签订的价格也多遵循首签价格。这样的价格与国内多数企业的冶炼加工成本相差无几。不过,铜矿冶炼过程能够带来黄金、硫酸、金属钼等副产品(因为铜矿常与金矿、钼矿伴生)。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副产品也为企业贡献了一定利润。以江西铜业为例,它的精铜生产产能为90万吨,其中自产矿产铜只有16万吨左右,贡献了企业利润的2/3,黄金等副产品贡献的毛利约占20%。
铜价推动业绩及其预期发生变化,它们又必然反映在股价上。2009年,中国的收储和消费需求,以及各国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宽松资金面,推动铜价大涨141%,铜业个股也集体飙升。江西铜业的股价在2009年上涨了302.9%,云南铜业上涨了282.6%,铜陵有色上涨233%。但是,股价过度膨胀,超越基本面,调整也就在所难免。信达证券分析师范海波对本刊分析:“去年8月,个股股价达到顶峰,但企业业绩没有跟上,让市场产生了一些疑虑。比如去年三季度,国际市场的铜价还在持续走高,江西铜业的业绩环比反而下降了。这与企业的产品结构可能有一定联系。”长城证券分析师耿诺告诉本刊:“去年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时,有色企业的业绩低于预期,价格过度地反映了其投资价值,基本面对股价的支撑力度不足,造成了个股股价的调整。”
进入2010年,铜价走势更加复杂。过去的两个月,铜价先是大跌20%,紧接着又强势反弹,个股受此影响,也大幅波动。宏源期货分析师许骏告诉本刊记者:“影响铜价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金属的商品属性,也就是基本的供需状况;另一方面则是金融属性,即资金面和投资需求发挥的作用。去年,过多的资金进入商品市场,导致价格的攀升背离了本身供需的状况。市场在流动性不断收紧、加息预期升高、资金的充裕性减少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必然回归供需关系。”他说:“从上游供应来看,目前仍面临供大于需的格局,三大交易所库存大幅超越历史同期水平,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处于贴水状态,都说明下游的消费没有预期那么强,造成了铜价的疲软。下游消费的复苏,不仅要依靠中国的强劲复苏,也包括海外经济体的良性复苏。从美国看,各类指标回到了一个正常的状况,但是其复苏的时间还很短,是否进入良性状态,还需要观察。因此铜价会面临一个中期震荡的过程。”渣打银行的报告也认为,铜价的剧烈波动,显示出了铜价试图向基本面靠拢的尝试。
金瑞期货朱彦忠分析师的看法稍稍乐观,他告诉本刊记者:“3~5月是铜消费旺季,随着企业陆续开工,消费需求将逐步显现,这也是铜价依然坚挺的原因。今年各大交易所铜库存高企的现象,不能简单拿来和历史数据相比,因为情况特殊。今年有很多生产商、交易商在开仓后,拿仓单去银行抵押贷款,这个库存不会轻易消耗。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不是特别明显,不过在其他金属的库存上比较常见。沪铜库存暴增则和期现套利有关,因为两者存在差价。目前的库存只是隐性库存的显性化。2010年的铜价应该是振荡向上,只是没有2009年那么疯狂。”
近期美元相对欧元的走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铜价。渣打银行的研究显示,自2000年6月伦敦金属交易所指数创建以来,其与美元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19。从美元与欧元的汇率走势判断,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曾刚主任告诉本刊:“汇率从长期来看,还是国家竞争力的反映。美国目前的情况还算可以,尽管就业还没有完全复苏。欧洲的情况就不太好,好像危机才刚刚开始。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国目前都有很大风险,它们是欧元成员国,如果出现问题,不可避免要对欧元产生极大打击。这不仅是汇率问题,还影响到了对一个货币体制的信心。这种影响可能要花一定时间才能平复。而且从应对危机的能力来说,欧洲的政策相对僵化,应对危机的能力有限。因此,欧元可能会持续疲软,美元则相对升值。不过从货币的购买力来看,美元长期还是处于一个贬值的趋势中。”
铜价走势的不明朗,增加了企业业绩的不确定性,也加重了市场的疑虑。耿诺认为:“下一阶段,个股表现还要看金属价格。同时,国家‘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变化,包括前期电网投资下降,都对今年的金属消费有一定的抑制。”但范海波相当坚定地认为:“宏观经济本身就是明朗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8%的目标,英国和欧盟近日也都表示继续保持宽松政策,经济持续向好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从中国城镇化、农村电网建设的进程来看,对铜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同时,欧美经济的复苏,也有一个补库存的过程,不像去年,中国需求独大。”他相信,一季报和年报会让企业的业绩更加明朗,市场也会因此建立信心。
不过,铜企业绩太好时,反而令人担心,因为此时行业的发展周期往往接近顶峰,紧接着很可能就是下坡路。业界针对资源周期类企业有“高PE(市盈率)时买入,低PE时卖出”的说法,因为高PE时,往往是企业业绩最差的时刻,正如2008年底,有色金属板块由于金属价格的暴跌,业绩跌入谷底,但周期和业绩拐点可能也就在此。渤海证券分析师靳海明告诉本刊记者:“当前铜业板块个股估值合理,不过由于铜价处于历史高位,企业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大盘整体估值提升,它们也会走强。”
如果说业绩的不确定性制约了个股向上的空间,资源价值则为个股提供了底部支撑。从长期看,企业资源价值始终不容忽视。许骏指出,从全球目前铜矿的产量和储量来看,只够35年的开发。中国的储量也只有30年,其中大部分的矿山品位低,开采难度大。铜业企业近年来都在加紧扩张资源储量,因为资源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江西铜业正在扩建德兴、城门山、武山和银山铜矿项目,还分别与中冶集团、五矿有色合作,开发阿富汗和秘鲁的铜矿。云南铜业积极整合铜矿资源,推出定向增发计划以筹集资金投资大红山铜矿深部开发项目、收购集团铜矿资产。铜陵有色在投建铜山矿业深部开采项目,其控股股东也与中国铁建合作,拟收购加拿大铜矿。
从现有资源储量看,江西铜业的资源储备最大,权益铜储量达到1600万吨以上、黄金482吨。同时,随着矿山产能扩建项目未来相继投产,江西铜业的铜矿产能将有大幅提高。据国信证券分析师的测算,2009~2011年,江西铜业自产矿产铜产量将分别达到16.7万吨、19万吨及22万吨。以目前的铜价来看,自产铜矿的增长将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海通证券分析师则预计,云南铜业在实施定向增发计划后,获得的资源将增加铜矿年产量1.5万吨。■
(文 / 陈斯) 分析师股票投资中国资源股盘局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