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命的误袭
作者:蒲实( 2009年12月30日,阿富汗民众在首都喀布尔就北约误袭事件举行抗议集会 )
2009年12月,北约驻阿部队在阿富汗东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库纳尔山区进行了一次夜袭,10名年龄在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在袭击中丧生。当时,北约声称夜袭目标是“一个叛军武装组织”,称该组织“对一系列暴力袭击事件负有责任”,并指出10名死者曾参与制造和走私简易爆炸装置。北约还称,在进入这座村庄时,“受到了来自几幢建筑物的袭击”。但经过英国《泰晤士报》长期调查和披露,北约现在承认,这些青少年是无辜的平民。一位北约官员日前说,“如果我们当时掌握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信息,那场袭击很可能就是不正当的”,“最终我们确定,这是误袭平民的事故”。
《环球邮报》驻阿富汗记者格雷姆·史密斯告诉本刊记者:“在过去几年中,被塔利班杀害的无辜平民人数和被美国、北约和阿富汗军队误杀的平民数大致相等。但去年6月,北约对空袭政策做出了严格规定,被美国、北约军队误杀的平民数比例有所下降,大概下降了20%。然而,误伤平民仍然是成功完成阿富汗战争任务的重要障碍。”根据联合国调查,2008年,阿富汗战争中无辜平民死亡人数达到2118人,塔利班和叛军的自杀式袭击和路边炸弹导致了大部分死亡,但阿富汗政府军队和美国领导的北约联军也导致了828人死亡,大部分人是在夜间空袭村庄的军事行动中被误杀的。“与伊拉克战争相比,空袭在阿富汗使用的频率要高很多,因为大部分战斗发生在开阔的乡村地带,而伊拉克战场大多在城市。”史密斯说。一个独立国际组织调查指出,仅在今年2月的两周内,就有63名平民被杀,其中包括美国特别军2月21日晚在阿南部乌鲁兹甘省对一支小面包车队发起的空袭,导致27名平民身亡。
对库尔纳的这次夜袭,北约官员目前把失误归结于“情报失误”。北约方面称,美军虽然有所参与,但不是发起人。一些西方高级官员则暗示,“扣动扳机”的是阿富汗人,但阿国防部长说,阿军没有介入。英国布拉德福大学安全研究小组主任、反恐问题专家肖恩·格里戈里告诉本刊记者:“美国和北约要在阿富汗获得准确的情报的确非常困难,他们不仅缺乏语言能力,而且他们的行动必须要当地人协助。美国很依赖有良好网络的当地情报机构,但这些机构和美国及北约的利益和目标不尽相同。美国擅长的是所谓的‘技术情报’,但在阿富汗战场,人工情报才是关键。从2002年以来,美国和北约在打击叛军、打击贩毒和贩卖武器上鲜有成效,它们的情报网络太差。”史密斯认为,北约官员的说法“反映出阿境内很多亲政府力量的问题。这些组织有些从未公开露面,比如在美国中情局接受准军事训练的阿富汗精英武装”。
“卡尔扎伊总统曾经在公众面前为平民伤亡而落过泪,他对此有着强烈的感情。”史密斯说,“他曾经多次激烈谴责美国领导的北约造成的平民伤亡。”不仅如此,“和美国选民相比,欧洲和加拿大选民对平民伤亡非常敏感”。去年9月,北约在阿富汗北部昆都兹对被塔利班劫持的油罐车发动进攻,导致142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阿富汗平民。该次空袭的命令由北约的德国发出,这直接在德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导致德国前国防部长弗朗茨·约瑟夫·荣格和德国国防军最高司令官辞职。阿富汗战争延续已近9年,至今未决,随着士兵和平民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欧洲反战情绪也在上涨,欧洲各国都不愿向阿富汗增加装备和军队。美国对北约内部的危机感到很恼火,国防部长盖茨批评欧洲盟国“对作战行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欧洲的“非军事化”对安全构成了威胁,削弱了北约的生存能力。
目前,美国和北约军队提出“平民百姓背离塔利班”的战略,以军事行动逼使那些与“基地”组织或其他恐怖组织没有联系的塔利班成员进行和平谈判,并筹备了数百万美元来支持平民脱离塔利班。“最近,北约领导人开始理解,平民伤亡对他们的战略是致命的威胁。”史密斯说。去年6月,新上任的北约驻阿军队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对空袭做出了严格规定,限制只有在保护自己军队的必需情况下才能使用空袭,对疑被袭击叛军占领的房屋和建筑空袭则有更严格的规定。“空中力量蕴含着摧毁我们自己的种子,如果我们不能负责任地使用的话。”麦克里斯特说。■(文 / 蒲实)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东局势致命误袭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