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日尔军事政变
作者:蒲实( 2月20日, 数千人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集会,支持政变军人把总统坦贾赶下台 )
西非国家尼日尔当地时间2月18日下午,首都尼亚美的总统府传来密集枪声。包括尼日尔国防军在内的军人发动了军事政变,对总统府的袭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正在主持部长会议的总统马马杜·坦贾被政变军人关押。当晚,尼日尔政变军发言人阿卜杜勒-卡里姆·古可耶上校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成立“民主复兴最高委员会”,中止第六共和国宪法,并解散所有政府机构。“民主复兴最高委员会”实施宵禁,关闭了陆空边界。政变后,一名军方高官萨洛·吉博被任命为主要领导人。
法国国际关系学院南撒哈拉事务专家苏尔文·图阿提(Sylvain Touati)告诉本刊记者:“自2009年尼日尔爆发政治危机以来,曾几度出现军事政变的可能性,这一次发生军事政变并不令人意外。”2009年,按照当时的尼日尔宪法,已任尼日尔总统10年、71岁的坦贾总统将在年底结束他的第二任总统任期,并不得再连任。为寻求连任,坦贾试图修改宪法,取消对总统任期的限制,但他的修宪计划三次都未能在最高法院通过。2009年6月,坦贾下令宣布解散最高法院,中止宪法,并宣称“尼日尔人民希望我继续留任”。在这之前的5月,坦贾已经解散了议会。坦贾解散最高法院激怒了反对派领袖,他们称这一举动无异于军事政变,并号召在全国举行抗议游行,要求坦贾辞去总统职务。
“尼日尔军队曾在2009年的政治危机中宣布中立。”苏尔文对本刊说。1999年,尼日尔总统卫队长瓦拉姆·万凯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1996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前武装部队参谋长巴雷的政府,自任国家元首兼全国和解委员会主席。在1999年11月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中,马马杜·坦贾当选总统,并领导全国发展社会运动党及其盟党民主和社会大会党在议会选举中胜出。“很多人曾认为,坦贾总统本来就曾是职业军人,他懂得怎样获取军队的支持。很多尼日尔问题专家也曾认为,军队是站在坦贾总统一边的。”苏尔文说。2009年,坦贾解散议会和最高法院后,尼日尔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还曾批评军方袖手旁观,道德堕落,号召军队发挥作用。
2009年8月,尼日尔宪法法院通过新宪法草案,规定尼日尔实行总统制,任期5年,可无限制地连选连任,并决定在2009年底举行总统大选。然而,积极追求修宪的坦贾逐渐将自己孤立起来。巴黎政治学院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西非事务专家罗兰·马歇尔告诉本刊记者:“坦贾不仅强硬地坚持宪法改革,而且越来越多地打压其他政治力量,甚至包括对宪政改革表现出热情不高的同盟。实际上,坦贾采取的行动,是要排挤那些不完全拥护他的人。他甚至明确表态,会惩罚一些军官,这打破了他与军队间的权力平衡,是军队不会允许的。2009年10月,反对派拒不参加立法选举,而这次军事政变说明,坦贾在军队中也未能赢得多数人的支持。”
军事政变前,曾经有过一系列的政治协商努力。苏尔文说:“2009年12月22日,坦贾总统的任期依据过去的宪法已经结束,由于反对派决议阻挠他留任,他也没能成功地组织总统大选。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和国际社会,尼日尔权力各派曾开展调解对话,对话一直进行到2月14日,但直到2月16日最后关头的会晤,西共体也未能打破僵局。与此同时,自2009年7月以来,针对尼日尔新宪法公投造成的‘违宪’,西共体、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和欧盟陆续纷纷冻结了对尼日尔的人道主义援助,并计划对尼日尔实施经济制裁,这让尼日尔在国际上孤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介入了进来。”
军事政变后,首都尼亚美的局势很快恢复了稳定。苏尔文说:“这次的军事政变在尼日尔的一些地区受到欢迎,而大部分尼日尔人对这一情况漠不关心,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挣扎在饥荒中和艰难的经济条件下。”
罗兰·马歇尔说:“实际上,军事权力在尼日尔的后殖民地历史中不是例外的权力,相反,它时常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军队不是闲置在军营里的,我们在历史上曾多次目睹与当下军事政变同样的逻辑。这在其他的非洲国家,比如毛里塔尼亚、几内亚、马达加斯加等,也很常见,军队仍然和政治权力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文 / 蒲实) 时政外交国际社会军事政变尼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