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的自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重庆彭水县的孩子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早上6点钟左右在家里吃第一餐到学校读书,15点过后放学回到家才能吃第二餐饭。对此新闻,我充满了怀疑。温饱已经解决的今天,还会有这样的事吗?
在陕西子长县西部丛山中有个叫白季峁的生产队,离县城90多里,当年我走了一天,才走到半路,夜里发起高烧,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一个白季峁的农民,听说北京的记者要专程到他们那里调查,连夜打着火把走了几十里山路来迎接。第二天,看到记者生病了,4个精壮小伙子让记者坐在椅子上抬着走,一直走到天黑才到白季峁。农民们希望记者能反映他们的贫穷,希望能带来一个好政策,可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啊!
作为一位“新闻人”,我带着好奇和强烈的质疑,在网上寻找到彭水教育局的电话。接电话的闻姓网站负责人听了记者的疑问后,说这样的电话已经接到多个了,你不来过这里,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这样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我们提了许多问题,譬如家长怎么舍得让孩子不吃中餐,学校为什么没有食堂,又怎么不为孩子准备一点热水……他说,彭水经济欠发达,孩子们的父母大都出门打工了,许多孩子根本无人照看。而彭水的不少学校至今没有通电,连一些最基本的教育设备也没有,根本没有条件为孩子造一个食堂。随后,我们又联系了彭水朗溪乡小学的谢宗福校长,谢校长得知我们之前的疑惑后,非常意外。他不停地说:“也许你们没有来过这里,这些都是真的。”我们问他现在孩子们最缺什么,谢校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过冬衣物和学习用品。我们问他是不是缺钱?谢校长说,钱我们能不谈吗?我们这里真的很穷,但是你要理解,如果有人帮助我们,我希望是学习用品和冬衣。谢校长的憨厚和“难为情”虽然远隔千里,我们仍然感觉到了。他有他的尊严,他还在为孩子们维护着尊严。(文 / 流沙) 自尊彭水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