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人造天坑地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阿伟)
今日到梁平,参观了该县一个个人造天坑,有的深达7米,有篮球场大。上世纪90年代,梁平县出现非法采砂。2000年以后,在河砂需求量增大、采砂利润丰厚的情况下,采砂业主将目标转移到小河流域滩地,之后又逐渐侵蚀附近耕地,耕地遭到破坏,逐渐形成“天坑”。目前,全县有35处非法采砂场所,损坏耕地已达150亩。
近日,梁平县政府决定集中半年时间打击、取缔非法采砂。然而,整治这一个个“天坑”并不那么简单。这些采砂场要复耕和绿化需花费5000万元左右,梁平县非法采砂10多年来总共也就2000万~3000万元的收益,政府没得到过一分钱,全都进了采砂老板或是默许开采者的腰包。如今,老板拿着钱走了,留下一个个“天坑”等着政府来收拾,可说到底最终买单的还是老百姓。
采石同样如此。渝北区玉峰山曾经青山如画,然而从2001年开始,这里的山体便开始遭遇采石之祸。到2004年,全区采石场达到了174家,其中仅玉峰山就有110多家,玉峰山已是千疮百孔。当时,政府以为大量采石场的出现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结果是采石场每年要发生10~15起安全事故,死亡6~8人。而且开山采石,不仅破坏山体,还严重污染空气、损坏道路,对玉峰山旅游造成了极大影响。经过玉峰山的319国道,每天有上千台大车运石子,虽然政府每年因采石场增收1000多万元,但要花3000多万元来修路。
采砂采石是为了发展需要,但非法和无序开采破坏的是生态,损害的是子孙后代的利益。但愿政府决策者们能有远见,面对类似问题能早出手早整治,而不是等一个个“天坑地漏”形成之后。 人造天坑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