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贝)

科学用脑0

11月17日,《新牛津美语辞典》评选出2009年年度词语,入选的词语中有intexticated,意指开车时因为发短信而分散注意力。Amazon网站允许顾客上传一些该网站销售的商品的照片。19日,由魔术师转行为心理学家的理查德·怀斯曼注意到,该网站上销售一种可以放置在汽车方向盘上的笔记本电脑托盘。结果很多顾客在这种商品下面上传了很多车祸的照片——也许是说如果你一边开车一边上网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美国生物学家约翰·梅迪纳在《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中说,当说到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多任务处理是一个神话。大脑自然地按顺序将注意力集中在概念上,一次只能注意一件事。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我们没有能力同时处理多个注意力丰富的输入。研究表明,多任务处理降低了效率,增加了错误。

注意力无法多任务操作,但在某些情况下,大脑的确在进行着多任务处理。比如,可以一边走路一边说话;在你读书的时候,大脑控制着心跳;钢琴家可以左手、右手同时演奏一件作品。梅迪纳甚至在跑步机上安装了一个架子,把笔记本电脑放在上面,一边运动一边自由操作。

梅迪纳提出了大脑运行时的12条定律,第一条是越运动,大脑越聪明。大脑如此活跃,没有氧气它根本坚持不过5分钟。通过运动,促进血管的畅通,个体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运动能增加大脑齿状回区域的血容量,运动还对人类大脑最强的生长因子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实验室数据表明,规律运动可以提高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流动智力甚至记忆力。梅迪纳由此建议在办公室安装跑步机,董事会议也可以在董事们以每小时2英里速度散步的时候同时进行。

关于大脑的书不会不写到睡眠和记忆力。自从有了油灯、电灯等高效率照明工具之后,在夜晚活动就不只是小偷和侠客们的专利了。但根据书中的数据,天生爱熬夜的人要多于闻鸡起舞的人。我们中间,大约每10个人中有1个是百灵鸟型的,这种人在中午前后头脑最为灵敏,午饭前的几个小时工作效率最高。他们一般不需要闹钟,因为他们总是在闹钟响之前就能自己醒过来,通常是早上6点之前。大多数百灵鸟在晚上21点左右就已经上床睡觉了。大约每10个人中有2人属于猫头鹰型,在下午18时左右头脑最为敏捷,很少在凌晨3点前睡觉,总是需要闹表在早上将他们叫醒。如果任由猫头鹰族自己的性子来,他们大多数不会在上午10点前起床。余下的大多数人是蜂鸟型,有些蜂鸟接近猫头鹰型,有些更接近百灵鸟型,还有一些介于二者之间。

科学用脑1( 约翰·梅迪纳和他的作品《让大脑自由》 )

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大脑很娇气,要小心呵护;大脑不关注无聊之事,听演讲10分钟后大脑就会走神,所以10分钟后要用故事等再把它吸引过来;压力会损伤大脑,破坏大脑自然的即兴本能,所以要实施以控制为基础的压力管理;大脑偏爱用视觉来看世界,所以要多给它看图片,典型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每张幻灯片包含40个字太多了,媒体要像《今日美国报》那样多用照片。这些说法未免都有些反智倾向,仿佛高级文化对大脑做了太高的要求。

作者有时会插入一些个人经历和有趣的引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哪儿丢了东西,要去丢东西发生的地方去回想,往往能想出来丢哪儿去了。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通过复制初始编码时周围的环境改进回忆。这一结论的一个推论是,当你悲伤时学习一些知识,在回忆这些知识的时候如果你也能设法将自己弄得悲伤,那么你能更好地回忆起这些知识——这样的话有时考场要出现哭声了。

“为了使一个故事连贯,大脑会乐于插入一些虚假的信息。大脑有一个令人钦佩的愿望,它要将困惑和混乱的世界变得有条理有组织。新输入大脑的信息经常要对以前的记忆进行重新塑造,然后大脑再将整个重新创作的记忆送回去重新存储起来。大脑的这种记忆趋势,会使刑事司法系统发狂的。”也就是说,有时犯人并不是故意伪造口供,是人脑的天性使然,审判人员要加以同情的理解,不要以为自己被耍弄了。■ 科学用脑

上一篇: 什么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