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慧?

作者:薛巍

(文 / 薛巍)

什么是智慧?0( 《所罗门王大智慧书》 )

箴言中的智慧

《品德》杂志每年春季、秋季和冬季各出版一期,每期集中探讨一种品德,如节俭、诚实、慷慨、宽恕。今年该刊秋季号的主题是智慧。专号中有一篇《智慧编年史上的十个伟大时刻》,可以由此了解智慧的全貌:公元前961~前922年,所罗门王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一场监护权争夺:他威胁说要把那个孩子劈成两半,使真正的母亲放弃诉讼后得到(整个)孩子。公元前536年,15岁的孔夫子决定献身于研究古代圣人的智慧,他将发展出一套以传统、仁爱和礼为基础的哲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接受雅典人的判决,拒绝克力同帮他逃跑,饮下毒药。公元29~33年,基督做出山上宝训。1666年,也许苹果的故事不是真的,但这一年牛顿开始思考万有引力定律。1796年,在担任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竞选,回到弗吉尼亚农场。1815年,维雅纳虽然拉丁语很差,第一次都没有通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在班上几乎倒数第一,仍被任命为牧师,他因为向忏悔者提供睿智的建议而闻名。1851年,曾经是一位奴隶,没受过正式教育,但热爱读书、能够在文章中引用西塞罗的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一篇社论中拥护美国宪法,与抵制宪法的人决裂。1859年,南丁格尔的《护理札记》出版,她的实践智慧将改变护理业。1938年,英国人热烈欢迎在慕尼黑跟希特勒签署了协议的张伯伦回国,但不悦的丘吉尔知道他的时代不会有和平,丘吉尔在欢迎张伯伦回国的仪式上遭到嘘声。这10个人物涵盖了日常生活、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中的智慧。

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威廉·德斯蒙德介绍了智慧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智慧有多种形象,但也许我们最熟悉的是一位面容坚定、和善、胡须飘飘的老头。所以电影导演们在表现《魔戒》中的甘道夫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邓布利多时都给他们设定了这样的形象。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书,这种智慧主要是世俗的、实用的,典型的智者是国王。当上帝答应满足所罗门王任何愿望时,所罗门回答说:“给我一颗能够判断人和善恶的心。”所以传说所罗门选择了智慧而非权力和财富,但明智地选择了智慧之后,他三者都得到了。

箴言是智慧书最典型的形式。所罗门在箴言中告诫他的儿子如何面对生活:敬畏上帝,尊敬父母,服从国王,诚实,争取和平,不轻易发怒,好心待人(尤其是穷人),不要把钱浪费在酒和妓女上,不要多嘴多舌,不要熬夜或游手好闲,娶一位勤劳、敬畏上帝的妻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所罗门说,如果做到这些,他的孩子将得到荣誉、健康、长寿和财富,因为这些是智慧的果实。所罗门的说教中时而会闪现一点幽默:“门在枢纽转动,懒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但整体上箴言比较沉闷、严肃。看破人生的智慧也往往比较悲观,所罗门在《传道书》中说:“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这时智慧不再是关于如何取得成功的自信的建议,现世变得微不足道。

道德箴言作为智慧的问题在于,单单聆听这些箴言不足以指导行为,人们总是要吃一堑之后才能长一智,真正领会箴言的意义时为时已晚。英国哲学家罗杰·斯克拉顿说,科学、法律和历史知识很好学,有专门的教科书,它们可以学习、记忆然后加以运用。但道德知识没有教科书,没有任何一门课程能够保证教出高尚的学生。我们只有故事、格言、艺术作品和对话,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它们引发的美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智慧是品德的一部分。一个人也许有满脑子的信息和经验,但不会智慧地加以运用。品德是习惯问题,而习惯可以养成。因此我们努力让孩子养成习惯,包括勇气、节制和公正。养成这些习惯很困难,因为孩子们只有在确立习惯之后才能明白确立它们的理由。你没法让一个自私的人培养公正的习惯,因为他看不出那样做的意义,就像一个贪吃的人看不出节制的意义或懦夫看不出出头的意义。箴言的一个好处是,能让孩子们具有美德之后感到吾道不孤,因为大家都接受同样的箴言的教导。

什么是智慧?1( 《从老人那里寻找智慧》一书的作者亨利·阿尔福德 )

《从老人那里寻找智慧》一书的作者亨利·阿尔福德说,确实存在智慧。它生动地存在于那些已经克服了逆境的人身上,不管是疾病、历史、收入、爱情还是天气上的逆境。1984年计量心理学家保罗·巴尔特斯开展了名为“柏林智慧项目”的研究。他让人们回答在一些假定的情境中该怎么做,像一个15岁的女孩想马上结婚,可以吗?根据巴尔特斯和他的同事们的统计,对这个问题睿智的回答会让我们感到是试探性的、两面下注的:“婚姻对一个15岁的女孩来说不是好主意,但在有些情况下,婚姻也许有用,比如这个女孩是孤儿,或者得了绝症,或者生活在一个与我们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文化中。”

奥尔福德认为另一个故事更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2003年海啸那天早上,一位生活在印尼阿达曼岛的60多岁的莫肯人渔夫展现了他的智慧。莫肯人是一个渔猎部落,他们对大海的理解可以与任何海洋学家相匹敌。他们几乎是水陆两栖的,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学会了游泳,他们可以降低自己的心率,从而能比其他人在水下多待一倍的时间。在2003年那天早上,这位渔夫逃过了一场小的气候异动,为他一生中更严重的一场灾难做了准备。注意到海啸的先兆之后——不正常的退潮、蝉掉下的声响、海豚探出海面,他引领部落成员爬上高山,救了上万人的命。

什么是智慧?2( 英国哲学家罗杰·斯克拉顿 )

“柏林智慧项目”和莫肯人对智慧的定义也许不一致,前者是回撤到心理治疗师的沙发垫上,后者是逃到了山上,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无所不知和无私。“智慧就是关闭生活中的杂音,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同情心的人,不仅能理解一个15岁女孩的心情,还能理解她周围的人作何感想;不仅能感知到海潮和动物的异动,还能想象这些异动会对周围的世界造成什么影响。威廉·詹姆士曾经说,智慧是知道忽略什么,但智慧也是知道如何想象。”所罗门王成功解决监护权纷争也是因为他对人心的体察。

哲学即爱智慧

什么是智慧?3( 所罗门王 )

古希腊人的智慧书有赫西俄德和荷马的诗歌。但从苏格拉底时期开始,诗歌开始被哲学超越,哲学成为最高智慧。诗人讲述关于诸神和英雄们的故事,而哲人寻求关于宇宙和人在宇宙中恰当的位置的理论。“哲学”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爱智慧”,智者要拥有自己的宇宙观,并按照自己的宇宙观生活。

柏拉图“哲人王”的理想结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不接受这一号召。亚里士多德忠于常识,把智慧分为两种,实践的和理论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美德是罪恶的折中,是各种激情之间的平衡。比如,勇气是懦弱和鲁莽的折中,是过于恐惧和过于无畏之间的中道。勇敢的人既不战战兢兢,也不是在危险面前完全不害怕,而是保持坚定和沉着。以这种方式分析了多种美德之后,亚里士多德总结说,没有美德,就不会幸福,比如,世界充满恐怖,一个非常怯懦的人早上都不敢起床。培养美德是一个人所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其中最有用的美德是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心灵一种解释不清楚的品质。它能从经验中得来,但不能简化为规则。没有获取智慧的具体方法。实际上,在这样一个不确定、变动不定的世界里,渴望这样的方法就是愚蠢的标志。

亚里士多德本人在逻辑学、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取得了惊人的科学成就,这些理论知识也许让他更偏爱第二种类型的智慧——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应对的是变化的事物,而理论智慧指向的是不变的东西:数学和理性的真理,自然的法则,神。对星辰的轨迹的知识不是必需的,但却是最好的、最动人的知识。它实现了我们作为理性的动物的本质,因为由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组成的知识将使心灵达到宁静、自足的思想状态,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神的本质。因而理论智慧将人类提升到一种类似神的地步。

在观念史上,大部分现代思想家都不太关心智慧,他们关心的是理性、自然法、科学和技术。但过去30年间对智慧的兴趣开始复苏。亚里士多德界定的实践智慧被当代哲学视为一种默会知识,它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知识,不能用语言明确地表达,但仍不失为知识,并不玄虚。■ 智慧

上一篇: 台阁体与馆阁体
下一篇: 科学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