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来亚洲
作者:蒲实(文 / 蒲实)
( 在韩国访问期间,奥巴马与李明博切磋跆拳道 )
这次总统访问,表明亚洲在白宫外交政策议程上变得重要。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樊吉社研究员告诉本刊记者:“反恐曾是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其对外政策的议程集中在中东和南亚,亚太重要性相对下降。奥巴马上任之初,国内事务占据了他大部分议程,包括应付金融危机、国内医疗改革和能源问题。但这次亚洲之行,改变了对亚洲关注不多的局面。”
11月6日,总统特别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杰弗雷·贝德(Jeffrey Bader)在布鲁金斯学会介绍奥巴马的亚洲行时曾说:“美国政府埋头在反恐战争的前线作战,抬起头来时,却发现面对着崛起的亚洲。美国经历了国内高消费、国外高借贷的狂欢,现在表明,这是不可持续的。这让很多亚洲人认为,美国已经过度扩张了,美国正心烦意乱。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文章,预言美国衰退,在过去10年中,我们也听到了对中国崛起添油加醋的说法,似乎想昭告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贝德认为:“奥巴马由此意识到,必须在亚太地区恢复这些年受到损害的美国领导力、影响力和形象。”
美国重要智库卡耐基和平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道格拉斯·帕尔(Douglas H.Paal)是华盛顿亚太政策中心主席,并在布什和里根政府时期参与亚洲事务。他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告诉记者:“在乔治·布什的第二任期内,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从亚洲转移,这一次,奥巴马寻求让美国重返亚洲,这是奥巴马亚洲政策的最重要改变。也因为此,希拉里·克林顿上任后的首次外交访问就选择亚洲。”
奥巴马此行第一站是日本东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廉德瑰副主任告诉本刊记者:“奥巴马的日本政策其实没有太大调整,日美同盟仍然是美国东亚安全政策的基石。”奥巴马就职后,在白宫迎来的首位外国领导人就是日本首相,而希拉里·克林顿首次出访目的地亚洲,首站就是日本。廉德瑰说:“美日同盟关系自伊拉克战争后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国不再仅仅是为日本提供核保护,而要求日本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朝鲜与伊朗核问题等国际问题上发挥作用,奥巴马政府延续了这种变化。目前日本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援助仅次于美国。就在11月10日,日本民主党政府决定在5年内向阿富汗提供50亿美元援助,奥巴马在东京时评价日本在进一步承诺支持该地区的国际发展努力中发挥了重大的带头作用。”
在奥巴马访日前,美日媒体和智库在冲绳普天间机场迁移问题上唇枪舌剑正酣。奥巴马政府面对的是日本政权逾50年来的第一次更迭,新执政的日本民主党在外交政策上寻求与美国的平等关系。贝德说,美国希望强化在东北亚地区的同盟,“东北亚民众支持同盟,但希望关系平等一些,美国的脚印浅些”。廉德瑰说:“鸠山内阁的这种平等诉求在这次奥巴马访日中的印证,就是冲绳普天间军事基地问题。”普天间机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最大规模的武装直升机机场,2006年日本曾与美国达成协议,准备将普天间机场搬迁到冲绳名护市边野古地区。因为机场扰民,引起冲绳人的反感,民主党政府要求修改自民党政府的协议,将其迁出冲绳,重新选址会使驻日美军整编计划全部停止。廉德瑰说:“民主党政府坚持修改协议,这是10年来日本第一次对美国采取强硬立场,曾导致两国关系一度紧张。”11月13日奥巴马与鸠山的会谈中,这也是重要议题之一,会谈结果,双方认同“现在最迫切的是驻日美军再编与普天间机场搬迁”。奥巴马之后在11月14日的东京演讲中称,“将通过工作组实施两国政府就调整驻冲绳美军问题达成的协议”。
( 奥巴马访问日本期间,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发表演讲 )
樊吉社说:“日美同盟内部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声音,显示出日本对平等的诉求。”日本自民党政府不仅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催促美国履行减排承诺,而且在10月,外相冈田克也还要求美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廉德瑰说:“过去,在朝鲜问题上,美国有时做出单方面调整而不通知日本。”而现在,贝德说:“我们与盟国就朝鲜问题达成共识上做得更谨慎,真正听取他们的意见再做决定,也不会在未做决定的情况下就行动。”在11月14日的东京演讲中,奥巴马两次强调,美国与日本要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亚洲政策的第二个重要改变是,他从上任伊始就寻求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道格拉斯说,“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都太复杂,无论一国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只身解决。因此,奥巴马寻求让中国参与解决困难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全球经济平衡、气候变化和防不扩散。中国在伊朗和朝鲜问题上都很有影响力,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尤为显著。奥巴马认为,中国在亚洲和全球安全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中国也表示,欢迎美国作为亚太国家发挥作用。”
在11月14日的亚洲政策演讲中,奥巴马说:“我知道,许多人都质疑我们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但我说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上,实力不必是零和游戏,各国也不必忧惧他国的成功。”在11月16日上海科技馆的演讲中,奥巴马也明确表示,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崛起”,并重申“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樊吉社说:“虽然奥巴马对普世价值观仍有所提及,但与过去比,中美两国的关系已更加成熟,不会因此影响到全局的议题。”
奥巴马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议题涉及全球经济、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地区安全、防扩散等方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17日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后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声明指出,将提高中美两军交往的级别和频率,增进对彼此意图和国际安全环境的理解,在反恐、打击国际犯罪等方面加强合作。在经济合作领域,中方将继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家庭收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美国将致力于将联邦预算赤字降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并采取措施鼓励私人储蓄,双方将适当关注货币政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视为“核心国家利益”的环境与能源问题上,《中美联合声明》不仅重申了原则,而且同意在未来5年对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投入至少1.5亿美元,两国各出资一半,优先研究课题将包括建筑能效、清洁煤(包括碳捕集与封存)及清洁汽车。
美国亚洲政策的重要一部分,是恢复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早在今年2月,希拉里在出访亚洲时就访问了印尼,这次访问被视为美国与穆斯林世界握手的表态。这次访问,美国与印尼达成了“全面的伙伴关系”,并与东盟国家签订了《友好与合作条约》。此前,希拉里还曾访问泰国。上周,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参加了在缅甸举行的会谈,成为10多年来到缅甸级别最高的美国官员。
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指出:在奥巴马政府的亚洲政策中,美国将与印尼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增进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并重新确认与泰国和菲律宾的同盟关系。奥巴马在11月14日美国亚洲政策的演讲中说:“新兴国家正蓄势待发,准备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至全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已采取民主制度的国家。”美国将扩大与东盟的合作,并将首次指派美国驻东盟大使。11月末,奥巴马还将在新加坡会晤东盟10国政府首脑。
11月18日,奥巴马抵达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首尔,与韩国总统李明博就朝核问题、韩美自由贸易协定、2010年G20峰会、气候变化等问题交流意见。当前美、韩两国同盟关系紧密,在对朝鲜核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韩国已宣布,将派出人员协助阿富汗一个省的战后重建。 亚洲奥巴马奥巴马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