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购买俄罗斯的“航天期货”?

作者:宋晓军

(文 / 宋晓军)

谁来购买俄罗斯的“航天期货”?0

“中国会不会购买俄罗斯的‘航天期货’呢?”这是俄罗斯太空署在10月28日宣布要建造用于登月和火星的核动力飞船的消息后,一位朋友问我的问题。这位朋友之所以这样问我,是因为看了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今年第39期上发表的《大国利器的“裸体游戏”》一文后,曾猜测中国是不是买了俄罗斯红外预警卫星的技术。很显然,他也不相信俄罗斯在2012年就可以建造飞向月球和火星的核动力飞船,但他认为,这是俄罗斯要出售“航天期货”的一个信号却很正常。

目前核动力用于空间有两种方式,即核电源与核推进。“冷战”期间,美、苏都实施了多项将核动力用于空间的计划,从美、苏方分别于1961年和1967年首次发射拥有核电源的卫星至今,双方投入使用的还只是空间核电源。利用核能推进飞船有核电能推进和核热能推进两种模式,前者被称为电火箭,而后者则称为核火箭。所谓电火箭,就是通过核能转换为电能使火箭的推进剂(如汞或氙)电离、加速形成等离子态以高速排出火箭喷管产生推力。所谓核火箭,就是利用核反应堆取代液体火箭的燃烧室,将推进剂(氢、氦或氮)加热至极高的温度,经火箭喷管排出产生推力。对于前者,自上世纪70年代苏联利用非核能电源驱动的小推力等离子电火箭用于卫星调姿后,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又将俄罗斯的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技术中多次装入卫星实用,技术已日渐成熟。因此在2003年1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批准“普罗米休斯计划”,意在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终止的大推力核能电火箭的研发,最终实现载人登火星的计划。对于后者,苏联虽然成功研制了热核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元件和燃料组件并建造出了试验样机,但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8年提出的《俄宇航核动力发展构想》中的中长期目标,却迟迟没有兑现。

2003年2月3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调整了空间探索计划,于2004年1月14日由总统宣布了新的“星座”计划。计划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在2010年航天飞机退役前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第二,2014年前建造“猎户座”飞船首次完成载人进入空间站;第三,2020年前载人重返月球建立基地,为最终实现人类登火星做好准备。“星座”计划的是将一个航天飞机的四段式固体火箭助推器改装为五段式固体火箭作为“战神-Ⅰ”火箭的第一级,再用原“阿波罗计划”中的“土星”火箭的第二级液体火箭发动机J-2发展型J-2X作为二级火箭,将新建的载人飞船“猎户座”送入地球轨道。可载6人的“猎户座”飞船有一边替代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送人,一边等待由航天飞机主发动机RS-68作为第一级(同时捆绑两枚“战神-Ⅰ”第一级作为助推器)、J-2X作为第二级的“战神-Ⅴ”火箭和月球登陆器“牵牛星”的建成。“战神-Ⅴ”和“牵牛星”建成后,一方面可以担负向地球轨道的国际空间站的运货任务,一方面可以用第一级将作为月球登陆器的“牵牛星”和作为地球飞离级的J-2X火箭送至地球轨道,然后与“战神-Ⅰ”送至地球轨道的“猎户座”对接后,再利用“战神-Ⅴ”上的地球飞离级将“猎户座”和“牵牛星”送入月球,实现载人登月并为登陆火星做好准备。

奥巴马上任后,成立了对“星座”计划的独立评审委员会,专门对2008年11月3日国会预算委员会发表的有关“星座”计划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和技术问题进行评审。今年8月12日,独立评审委员会在最后一次公开听证会上提出了对“星座”计划在资金和技术上有颇多质疑的报告,声称未来如不增加500亿美元的投资,“星座”计划将无未来可言。但报告同时指出,鉴于对“战神-Ⅰ”第一级火箭的试验型“战神-ⅠX”已完成最后组装,仍定于10月31日前发射升空。

10月28日“战神-ⅠX”发射升空后,也许会给“星座”计划带来一线希望,而在新世纪宣布了探月计划的印度、日本、欧洲似乎也在等待着“战神-ⅠX”的测试数据考虑是否加盟。在“战神-ⅠX”发射成功不到10个小时后俄罗斯再次抛出尘封多年、理论上可以直接载人登月的热核火箭设想,西方媒体普遍发出了“嘲笑”之声,而对于有了探月计划的中国人来说,认为俄罗斯是要出售“航天期货”却是很正常的,因为中国作为太空探索的后来者,空间核动力的基础研究毕竟还是空白。■ 购买俄罗斯航天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