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的纳斯达克”寻找机会

作者:王恺

(文 / 王恺)

在“中国式的纳斯达克”寻找机会0(  “之所以达晨创投所投资的公司,有多家在此次创业板上市,是因为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做同一件事。”达晨创投总经理傅仲宏说 )

“中国式的纳斯达克”诞生了吗?

在多数人还在研究如何在创业板上寻找机会的时候,已经有一批投资者为创业板筹备了多年,2000年时候,达晨创投就成立了,“就是想寻找机会,多找些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投资,希望它们能在创业板上市”。

可是因为美国纳斯达克的IT行业泡沫,中国创业板迟迟未能推出,“当年成立的几百家公司活到现在的只有几家了,不过坚持是有道理的,在创业板首批到会即将上市的100多家公司中,我们所投资的就有七八家,目前已经准备上市的29家中,就有我们投资的3家”。达晨创投的总经理傅仲宏对本刊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他特别得意于自己企业的成就,“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财富收入,还意味着我们的专业眼光”。

某种意义上,达晨创投像是为创业板而生的企业,所以他们搜索的眼光,也就和一般风险投资公司不同。“我们很快发现,中国的创业板注定和美国的纳斯达克不同,美国纳斯达克的企业基本上全是高新技术企业,因为他们的传统制造业已经全部在纽交所上市了。我们国家发展阶段不同,要是简单地用美国的套路来甄选,符合要求的企业太少了。”傅仲宏说。

在达晨投资的3家即将上创业板的企业中,几乎都和高新技术有点距离,“一家是艾尔眼科,属医疗行业。我们是看准了它的连锁模式,而且市场清晰,又能体现现代服务业特色。一家是生产锂电池的企业,还有一家是提供网络加速装置的企业,我们不觉得高新技术企业是创业板的唯一主打,所以投资很分散。比如这家为网络提供加速装置的IDC,我觉得它就像美国淘金时代生产斧头和麻袋的公司,能为网络行业提供增值服务,我们更看好这种类型”。

在“中国式的纳斯达克”寻找机会1( 天泉投资董事总经理薛毅明说,“海外的创投资金很看好中国的创业板,因为给了他们更多的公司挑选余地” )

创业板的上市企业实行审核制而不是申报制,为了减少风险,“必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要求,在中国寻找能上创业板的公司,肯定要去寻找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很多在传统行业里。比如我们在福建偏僻山区找到了一家养鸡的企业,去的时候是禽流感时期,没人愿意去考察,我们在山路上奔波了几个小时才到。就因为听说它是农业工业化的典型例子,全部自动化养殖,属于现代农业的范畴。结果我们陆陆续续投资了4000万元进去,前些天招股,股价翻了15倍,不光是钱上面我们获得了巨大利益,更有对自己判断能力的成就感在那里”。这家企业不久也将进入创业板审批行列,“在美国,你是无法想象一家养鸡的公司能上纳斯达克的”。

同样是早年成立的亚商投资咨询公司的总裁江咏也有这样的感慨:“中国的创业板不可能是另一个纳斯达克。”他们公司是证监会核准的专业投资机构,对哪些公司能上创业板很有发言权,“目前的选择就是三类公司,一种是创新型企业,这和纳斯达克有点像,另外两种是:有新商业模式的企业,或者新型服务企业。比如像给证券公司服务的软件公司,同花顺公司,完全不算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是,在中国市场上,这类公司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毕竟我们还是制造业的大国,这个定位不变,那么上市公司就都和这有多多少少的关联,他们的收益稳定,比起那些还处于研究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实在很多”。

在“中国式的纳斯达克”寻找机会2( 唐浩夫在美国的交易所工作过,对纳斯达克的规则非常了解,他觉得创业板的开出给了投行良好的退出机制 )

虽然和制造业有很大关联,“但是这些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肯定不一样,预期中的成长性肯定很好,比如我们当年投资过的莱美药业这次也上了创业板,就因为它属于制药行业,但是生产的都是抗肿瘤药物,大家对其有预期。我们还投资了一家养鸡企业,也在福建,70%的产品都供应给肯德基和麦当劳,既有成长性,又有规模性,这样的企业肯定是监管部门所欣赏的”。

在各个积极为创业板公司提供上市服务的投资咨询公司转一圈,很惊奇地发现,准备上市的公司五花八门,有类似于ZARA的女装连锁公司,也有替风力发电机生产零部件的制造公司,“这些企业在中国都有着显著的前途,事实证明不少新商业模式在中国都还是空白,所以我们的创业板,肯定不是高科技板”。

在“中国式的纳斯达克”寻找机会3( 作为老资格的投行专业人士,亚商投资咨询公司总裁江咏觉得创业板虽然有风险,但机会更多 )

“这些企业中,确实有可能诞生苹果、微软那样的大企业,但是,这种希望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其中的高科技成分,而是中国市场庞大,这批企业,很多是刚刚开辟出一个新市场或者新行业的领导者。”江咏告诉本刊记者。

中国的创业板依托中国的市场规模,江咏说:“有了成为另一个纳斯达克的可能性,可是要是企业家没有能力,沦为单纯的资本游戏的市场,那么肯定也会死亡。” 投资二级专业人士创投寻找机会纳斯达克市场创业中国式创业板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