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难寻踪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雷雨)

说来遗憾,我的堂弟因敲诈未遂于去年3月被送“劳动教养”18个月。在长达两个月的铁窗牢笼后,他终于下到了教育大队吐吐“空气”了。这个教育大队是市劳动教养局设立的一个直属单位,主要任务是对“服教”的学员进行“分配、体检”等工作的。据说,凡是从看守所里“提”出来的学员,都必须打电话通知家属来队接见,或送衣物,或送现金买饭菜等等。只要电话匆匆一打完,承包的电话主便“恭敬”地递上一硬皮本和笔,要你“签”上大名,以便“按名索骥”向家属索要高达每次10元的市话费和每次30元的长话费。

在这座特殊的教育单位里,却有不少污浊事存在。原来,对新学员,该队要集体组织身体检查、照相等工作,花费不菲,此外,还有无休无止的“人情网”,诸如想不“走操”、不晒太阳,只要有钱便行。有钱的会在每天“队列”之前去小卖部买来一些高级饮料、饼干、罐头之类的“营养品”来贿赂、拉拢所谓的“安全员”(表现好的担任值班的劳教人员)。只要“东西”到位,想怎样你就怎样。可怜,我的堂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确实算“苦涩走了一回”。原因只在于他家“环境”太差,因此他只能每天过着单调、乏味的“改造”生活。

按国家有关规定,教育大队是“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特殊学校,它有义务对学员进行党纪国法、思想道德的宣传教育等。但那里的现实是,除了每天围着操场顶着烈日“跑操”或“队列”,丝毫也找不到“教育”的影子。 踪影难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