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志勇:公寓营销与整合传播
作者:李伟营销经理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困境。房子卖得好的时候,是市场好,你的功劳在哪里?房子卖得不好的时候,价格一降,又卖出去了,那你的价值又在哪里?比如我们现在的“欧洲公馆”项目,周边此类房产的价格每平方米在1.6万~1.8万元,都是精装修,按常识判断,我们的价格也只能定到1.8万到2万元之间。但如此定价,营销确实没什么价值。一开门,大家排排号,房子卖完人就走了。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不仅要争取销售数量,更要争取价格优势。这就必须脱离简单的产品营销,进入到品牌营销,给产品加入无形的价值,实现它价值的提升。
具体到“欧洲公馆”项目上,核心价值是稀缺区位和精工品质,在此之下构成了8项价值体系,包括园林、装修、教育、商业等方面。外面有公园,内部有花园。尤其是我们周边的医疗配套优势非常明显,三级甲等医院就有3家:武警总医院、301医院、航天医院。教育配套也很成熟,重点小学有3家:十一小学、五一小学、育英小学。我们项目本身就有一个国际标准化的配套小学,准备引入一家一流小学合作。
这些是硬性价值,我们还必须赋予公寓项目精神层面的价值,这是公寓的生命力,比如“欧洲公馆”强调的就是家族传承精神。家族沿袭三代,方称世家。自建国至今,如果第一代为建国时期的干部,那么现在正好三代。虽然三代人的教育不同,职业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家族的精神会一代代延续下来。我们的项目就是希望能承载这种北京的世家情怀。这就给房子加入了灵魂,而不仅仅是作为钢筋水泥的集合体来卖。
价值体系搭建完毕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传播价值。这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闭着眼睛就能办:选一家本地发行量最大的日报,网络选一家最大的门户网站,等等。其实这是只凭习惯来投广告,并没有实现整合传播。什么叫整合传播?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用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同一个声音,来保证传播两个最本质的特点——连续性和一致性。
因为就消费者来说,信息渠道是多元化与立体化的,很难说是哪一个渠道的信息最终影响了他,打动他做出消费决定。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在售楼处统计客户拿什么广告来买房,来确定哪一个渠道的传播效率最高。目前在房地产业,很少实现整合传播,比如说我们会很少在汽车和财经类网站上看到地产广告。
做到整合传播,必须要深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研究消费者接触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比如,一位消费者早上看报的时候注意到了一则地产广告,留下了一点印象,可能只是记住了案名。然后,他在网上浏览新闻的时候,又看到了这个项目。随后他去汽车店保养汽车,在店里收到了一个印刷精美的直投广告册。回到家里,因为他是银行的VIP会员,接到了一个活动邀请函,请他去参加这个楼盘的活动。也许这时候,他才又重新唤起对这个项目的印象。这个周期也许一周,也许10天,也许更长,但他是从不同渠道接触到这个信息的。此时他可能开始感兴趣了,就会寻找详细的资料,耐心地把项目内容读完。
现在的房地产传播,就应该实现这样的整合传播,而不再仅仅是靠一个套路。只有如此,才会在消费中种下那颗种子,留下最完整的印象。
那么整合传播是不是意味着花更多的钱呢?事实并非如此,它是一种最经济的传播方式。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哪个群体,他们接触信息的渠道是哪些,频率如何,依据他们的这些行为方式去确定传播方式。卖公寓是这样,卖别墅也是如此。房地产传播应该突破那些闭着眼睛就能做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