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和他演的李济深

作者:李东然

(文 / 李东然)

金鑫和他演的李济深0( 电影《建国大业》剧照。金鑫饰演的李济深 )

通过收集整理人物资料,金鑫发现李济深这个人还是很有故事的。“首先他是黄埔军校的副校长,他是个军人,然后他又做到那么高位置,所以说这个人物还是有他的张力的。”金鑫坦言自己演过的角色多半家长里短,这么大的官,尤其是第一次,所以准备起人物尤其认真。开始,李济深的硬气、胆识格外吸引他,但后来,他又觉得李济深也是儒雅的,“要当成一个饱满的人物去塑造”。

或许这就是演员和人物产生感情的过程,至今,金鑫反复感慨有一场戏删得可惜,就因为怕观众看不懂李济深“矛盾,游移”的背后,怕观众错怪了李济深:“我刚拿到文学本子的时候,里面有一场戏,后来删掉了。那场戏是说当年李济深反对蒋介石,然后就在福建起义,其实那时候他已经想要投靠共产党,但是共产党那边说好的支援没能到来,没能达成合作,所以后来李济深就逃到了香港。其实这件事情对李济深的心理一定是有影响的,我觉得理解电影里的李济深要有这个前提。”

对李济深,同样出身军营的金鑫有自己的理解:“这个人物他是比较儒雅的,他是有自己想法的,所以蔡廷锴劝说他的那场戏,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他没有答应;另一方面他也是有自己的考虑。我收集过政协那边的一个传记,写李济深的,呈现他也就是很和蔼很慈爱的那种,我也曾以为那么演就对了,但文字资料看得多了才知道,那毕竟是1949年以后,我要演的是1949年以前的这个人物,所以他不是那种很没有锐气的老头,我认为他还是很有锐气的,是很不一般的一个人物。”

金鑫总在强调一点,自己军人出身,不是明星大腕,所以想把心思全放在李济深上。剧组里的明星阵势曾让他难以招架,比如起初成龙扮成小记者采访他,就让他很别扭,甚至想到,不凑这个热闹也好。

“怎么说呢,他们找我找得也挺早的,当时也没有说会有成龙、黎明这些人来,他们应该是到后期才来的吧。这个戏就炒作得挺大的,很多明星啊,当然制片方肯定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也是挺合理的。但我自己当时其实想法特简单,因为我挺不愿意掺和这些事情,毕竟当了这么多年军人,我这个人本身不太爱凑热闹,我觉得演戏就踏踏实实演好了。”

后来,或许是“大腕”合作得多了,金鑫反而泰然了,甚至很多时候他还挺快乐,挺感动。“跟他们合作的时候,我觉得他们都是特别认真的演员。比如有一场戏关于选国歌的,冯巩坐在我旁边,他就一句台词,但是从头到尾翻来覆去地在那儿念,在揣摩,那是真的认真。所以说,有时候名气大的演员也是有道理的,不光是名气大,人家也是真的很认真在演戏。”

《建国大业》的剧组里,特殊的也不只是“明星大腕”云集,导演阵容也是空前,甚至几大名导轮番上阵,金鑫坦言,这才是整个剧组拍摄过程里,最让他感到有压力的部分。

“第一场戏的时候压力最大,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人物到底怎么样演比较合适,并且刚进剧组的那些‘不知所措’还没有回过神来。拍第一场戏就是黎明演的蔡廷锴劝李济深的那场戏,是请陈可辛来客串导演,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广播里放着宣言,然后陈可辛突然说,要下围棋,然后特写拍我的手,他说我的手特好看。我又不会下围棋,又没觉得自己的手好看,又一个不知所措。但后来我想想他说的或许有道理,演员毕竟要服从导演,试试吧。广播里的宣言就又响起来,然后黎明和我一边谈着广播里那些内容,一面下围棋,围棋棋子很轻,但是导演要求一个一个放下来,得有一锤定音的哐哐声儿,两台大摄像机就对着你的手拍,当时确实是很紧张,人都要僵掉,还好陈可辛几乎只拍手,还有我们谈话与广播的两组画外音。那个镜头挺长,我也不知道后来有没有保存,但回过神来琢磨着,真有味道。或许很多导演没有合作过,他们的做法会叫演员一时诧异,但他们之所以成了名导,肯定因为这种与众不同,这才叫艺术创作吧。”

回过神之后,金鑫说自己体会到了很多在《建国大业》拍戏的独特乐趣:“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反正到后来,每一场戏临拍前,我都看本子但不背那些台词了,因为黄导第二天一定会改剧本,我是原则上不接受随意改本子的演员,但是他那剧本改得真特别好,就是说第一时间就能让我感到演起来觉着特别对。韩导和黄导确实都是大导演,又各有侧重,很少有电影能一部片子无论柔的一面,还是刚的一面都有人照顾吧,所以,这部电影就是得天独厚。”

《建国大业》里,金鑫的戏有十几场,他是完全拍完了前面的戏进入剧组的,后来,也一直没有接别的戏。

金鑫也说,很多时候因为档期原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戏什么时候拍,所以就一直在剧组里等通知,挺尴尬,但这样一路坚持下来,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吧,我觉得演员去演一个角色,感觉就是外面包着一个东西,如果走神儿或者分神儿了,那么这个东西就破了,那个气儿就出去了。因为你一直在这个人物里面,很多情绪是连贯的,所以演出来很多的感觉就是自然的,不会有断的感觉。”

金鑫说,他在《建国大业》剧组待得越久,就越是明白这部电影是会名留史册的,所以他最想要的是毫无遗憾,至今最担心的是那几场戏最后成片的时候是不是还都完整,他特别理解那些演员们非常普遍的“不要钱,别删戏”的呼声。

“像我说的那场没有拍的戏,其实要是拍出来会更完整、更全面地表现这个人物,他当时为什么会犹豫,为什么没有立即答应蔡廷锴,都是有原因的。希望剩下的这十几场能完完整整就好,前两天张国立也看了片,说李济深这个人物还挺完整的,我就略微安心一些,可是他也不知道删没删戏呀,我们都是各拍各的嘛,不知道对方具体演了多少场戏。人物完整是说这个人物的戏,连贯性看起来是没问题的,因为就算只有三四场戏,人物也可能完整的,形象还是比较饱满的,但你明白,那个信息量和力道是不一样的。”

“怎么说呢,我也不知道研究人物研究出了感情,还是我自己的私心,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刻画吧,呈现一个比较真实的民主党派创始人。因为我们之前印象里的这些人都是比较谦和,或者没什么个性,白开水一样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研究剧本时,我就庆幸李济深能这样出现在电影里,真是史无前例,希望能让这个人物至少在这个电影里面保留点重量吧,就是说,不是那种一闪而过的人物。因为他的历史地位决定他确实是有这样的作用的。”金鑫如此向本刊解释了自己的“执著”。■

(实习记者童亮对本文亦有贡献) 金鑫建国大业影视李济深中国电影电影剧情片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