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三兄弟”的中国布局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斯柯达“三兄弟”的中国布局0( 3月3日,瑞士日内瓦第79届国际车展媒体日上斯柯达展台 )

“三款车在中国上市后,斯柯达产品布局就比较完善了,当然,我们还会根据市场形势和消费者的需求,适时引进成熟的欧洲车型,不断丰富产品线。”斯柯达销售和市场董事弗雷德·开普勒(Fred Kappler)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已经成为斯柯达品牌全球最大市场,以目前市场的增势,明年斯柯达在中国的销量很可能会达到6位数。

昊锐被认为是上海大众斯柯达第三款战略车型,是斯柯达第一款中高级车,既担负着拉动销量的重任,又有提升品牌形象的使命。斯柯达将昊锐的目标消费人群界定为“当代中国新力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经理张海亮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通过晶锐、明锐,昊锐,中国消费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体会到斯柯达品牌的丰富内涵。”

三联生活周刊:多品牌战略一直是个双刃剑,上海大众的双品牌战略,是否会造成大众品牌与斯柯达品牌的重合以及恶性竞争?

张海亮:从上海大众来讲,一开始我们就对双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双品牌可能是一个双刃剑,做得好对两个品牌都是一个促进,做得不好互相之间会有拖累。一直以来我们也在探讨大众品牌跟斯柯达品牌的定位,这两个品牌都是德系的,都是大众集团的品牌。在中国,大众已经发展了20多年,是一个运作成熟的品牌;而斯柯达尽管在海外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却只有短短三四年。我们相信它会成为中国市场成长性最好的汽车品牌,从我们双品牌的运营状况来看,真正感觉到了1+1>2的力量,两个品牌相互协同,共同征战细分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在上海大众总销量里,斯柯达占到多大的百分比?

斯柯达“三兄弟”的中国布局1( 斯柯达昊锐 )

张海亮:这几年斯柯达在中国的成就有目共睹,大家可以看到,从品牌的优先导入,到各款产品的相继引进,斯柯达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07年6月,我们的第一款车型明锐进入中国,仅用6个月,“单枪匹马”的明锐就销售了3.1802万辆。2008年斯柯达实现了6.034万辆的销售,同比增长117%,市场占有率一举达到了1.1%。今年截至7月底,斯柯达累计销量达到了5.922万辆,远远高于我们整体市场的增长。两年时间里,斯柯达累计销量达到了15万辆,其中明锐销量已经超过了13万辆。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总的销量里已经占到了12%。

三联生活周刊:今后斯柯达的全系车型如何定位?

斯柯达“三兄弟”的中国布局2( 张海亮 )

张海亮:对斯柯达品牌全系列产品的引进始于4年前,事实上,引进斯柯达品牌之初,我们就已经有这样一个明确步骤——把斯柯达全系列车型引进到中国。在我们引进谈判布局时,已经包括了这三个战略车型:第一个是明锐,第二个是晶锐,第三个就是昊锐。斯柯达品牌规划是有战略性的,现在看,一年推出一个车型,完全是按照“既定方针”来做的。

三款战略车型的引进,应该说完成了一个战略布局,说明各款产品的定位比较清晰的昊锐虽然定位是在B级车市场,但它可能会占领一部分C级车市场的份额,因此,昊锐可能是比较宽的,它向上能够达到B+甚至C的战略定位,应该说这款车比较符合中高端客户的需求。

关于整个品牌车型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我们也在积极思考中,可能也会在战略执行的基础上更多地引进市场的细分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同平台的竞争车型,昊锐和迈腾是否会出现同室操戈的局面?

张海亮:昊锐和迈腾一样,同样采用了德国大众PQ46平台,但昊锐和一汽大众的产品在卖点或者说客户定位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昊锐是基于全新设计理念和技术选择的全新车型,是世界上第一款高端五门轿车,具有PLA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太阳能天窗以及独特的双段式开启行李厢设计等很多技术亮点,整车技术含量有优势。这款车是德国大众集团家族里一个最新的B级车产品,很多新技术应用使这款车增加了亮点,在高端的B级车里是有很强竞争力的。

三联生活周刊:上半年上海大众已经销售了31万多辆车,成为半年度销售冠军。您能不能预测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势?

张海亮:由于去年下半年市场回落比较明显,所以体现出今年增长比较快,但整体上说,市场回暖迹象还是比较明显的,今年6月以后整个市场仍然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7月同比增长超过了60%。其中原因,我认为,中国消费群体旺盛的汽车需求是重要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对于购车环境改善、刺激消费、推动市场有很大的影响。从目前看,这个因素还在持续发挥作用,所以,我觉得目前这样的形势还将持续,关键还要看三季度,因为四季度是传统的销售旺季。尽管市场发展很难预测,但是我们感觉,今年还是会比较平稳地发展下去。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畅销车型都出现了供货紧缺的状况,就上海大众来讲,何时能解决消费者提车需要长期等候的尴尬?

张海亮:去年底,大家对车市总体不看好,而到今年一季度,市场比之前预期有大幅度增长,所以各个汽车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不足,这是当时大家对行业预测过于保守造成的。包括零部件供应,因为零部件供应商也基于对整体市场的预测,做出了自己的原材料采购以及零部件生产计划的调整。所以总体讲,今年整个上半年,汽车厂商基本都存在产能紧张的问题。

大家知道,上海大众有三个厂区,在南京,产能还是比较有保证的。目前我们这里主要是迎接新产品,最近几年新产品的投入比较大,所以我们在有计划地进行工厂的改造,应该说,工厂内部生产环节没有任何问题,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三联生活周刊:昊锐的销售会不会也要出现“人等车”?您对这款车的市场预期如何?

张海亮:昊锐上线生产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我们现在上市的时间,所以在昊锐上市前期,大家可以在经销商店里看到样车。应该说,我们铺货还是比较超前、比较扎实的。昊锐上市的预售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到目前为止,高意向客户的数量已经超过1万,应该说我们已经充分考虑了资源和销售需求。

至于昊锐的市场预期,眼下,我们更注重它的战略定义,以及它在整个品牌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所以,目前不会对销量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总的说,我们对昊锐的预期是乐观的,希望在将来它的销量越来越高,在整个斯柯达的产品盈利性上,它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斯柯达昊锐兄弟明锐市场营销斯柯达昊锐德国汽车大众汽车中国布局张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