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华尔兹的Novo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西DU)
1978年,纪念The Band乐队告别演出的纪录片《最后的华尔兹》上映,同名主题曲作为奥斯卡金曲传唱不衰。一句“我不知是该走,还是该留;乐队只剩下一首歌要演奏”,开门见山宣告了一段华彩岁月的落幕。31年后,Novo以27岁“高龄”大学毕业荣升学士,说出话来沧桑无比“雷”死人不偿命:“谁愿意跟我在青春的尾巴上共跳一曲华尔兹?”
Novo者,本校BBS一博导级ID。ID主人性喜灌水,口头禅为“不要BS宅男,在古代我们叫隐士”,对V字形“YEAH”标志性招呼的经典注解为“不要看动作,要看数字”。其实Novo基本不会跳舞,另外他略显肥硕的躯体也太不适合舞池的浪漫氛围,对此他自知自嘲:“我的底蕴就像我的脂肪一样深厚。”但是Novo还是“跳”了他最后的华尔兹——由文字和图片构成的虚幻身体,在校园网上下左右摇曳摆荡,淋漓抒发着内心的喜怒哀乐。毕业前Novo的主要行为就是窝在宿舍里发帖子,以“文似看胸不喜平”为写字儿指导原则。
Novo因伤痕而魅力C射。单说那九九八十一面每面必被HR问到的“你是应届生吗?”就足以让听众唏嘘时光如水感叹冯唐易老。Novo上过两个大学,第一个大学上到了“大二”即将结束。对与第一个大学的离异他讳莫如深。在第二个也就是现在的大学里,Novo学习刻苦,差点儿保研。学业外他基本野蛮生长,随缘任性,“流氓外表翡翠心”。他曾有一段“闪恋”经历,据说失恋的原因与RP值无关,而与年龄的相关系数较大。Novo的帖子里看不到挫折,更多是对挫折的清蒸红烧沙拉铁板,所以他一个帖子后面经常是百层以上顶礼膜拜的年轻“RE”们——他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浮云”和“小范围牛×”。
Novo说“雷语”本质上是一种谎言,起码也要算是一种大张旗鼓的矫情。但是因为这种矫情足够新鲜刺激也足够带来小满足,所以才让人乐此不疲。“我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大学的前3年度过的,我最悲惨的世界是在‘大四’的后半拉构建的。”“大学是雷语之母,叛逆是雷语之父。”Novo的牛帖儿大都诞生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在无数次求职被鄙视(笔试)而最终被慧眼识英后。抱着3年多的流金岁月,大半年的“颠影”传奇,以及毕业后就要开始的艺“赎”人生,Novo把华尔兹跳到了学院的毕业晚会上。在班级的一个无厘头小品里,Novo饰演的角色做了一个样板戏里面的革命动作,并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传说”。
话到无话可说时,正像《最后的华尔兹》歌词里写的,终于“泪水与离歌齐飞”。传说Novo在吃散伙饭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要哭一场,眼泪和他的雷语一样丰沛,流量惊人。看来,伤离别也没有国界。■ 华尔兹N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