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简气球,还是精简会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林培)
今年初,江苏宿迁市宿豫区针对会议观摩中挂气球、扯横幅等现象,专门做出“五不准”规定。至今,“全区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500余万元”。而该规定的出台,源于区委书记曹秀明对会议成本的剖析,“每次会议观摩或大型活动,到处是欢迎的气球、彩旗和横幅,以一个观摩点为例,挂一只氢气球的日租金是1000元,挂两只就是2000元;每条横幅100元,10条就是1000元;再组织农民铲观摩点沿途路边的草皮,每人每天没三四十元不行。算下来,一次观摩会议光乱七八糟的‘造势费’就要四五千元。而一次会议至少观摩10多个点,那就是四五万元。每年区里要举办这样的观摩会几十次,算下来要上百万元,老百姓能不骂吗?”“五不准”为这个经济欠发达县省下不少“财政”,但对“劳民伤财”而言尚未釜底抽薪。
本人曾在宿迁地区工作多年,深知仇和书记首创的“会议观摩法”风行一时,流行至今。在相互比对中取长补短,竞争共赢,固然有效,但三日一小“观”,五日一大“摩”,势必牵扯干群精力,纷扰正常工作。仅曹书记治下的区,每年就要举办各种观摩会几十场,会议成本和花费暂且不论,光是一次次的踩点准备、挑选看点、演练过堂、布置场面、组织接待等系列工作,就让基层干部忙得喘不过气来,恐怕连干本职都要抽时间,遑论隔三差五全市性的集体观摩了。
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心思变、急于跨越发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观摩会、加压会等偏重政绩主导型的发展方式,比租气球、扯横幅更加劳民伤财,更加不利于地方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更加会让老百姓骂娘。因此,与其精简气球等“造势成本”,不如精简诸如观摩会等“人为成本”;与其用行政手段引领经济,不如培养市场经济氛围,让创业者竞相涌现。否则,依仗行政资源一味瞎折腾,才是最大的扰民。 还是会议气球精简时政